李哲+張成+張海
2013年6月,日本在內(nèi)閣決議中提出了“日本再興戰(zhàn)略”,該戰(zhàn)略中提到要積極利用IT產(chǎn)業(yè),促進以民間主導的創(chuàng)新變革,提高國民的整體IT素質(zhì),并推動高水平的IT人才的培養(yǎng),確保他們今后能成為產(chǎn)業(yè)競爭力的源泉。具體來說就需要積極推進雙向型教育和國際遠程教育,采用網(wǎng)絡媒體,通過多元化手段,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法來促進新型學習方式的變革。國際化競爭能力的需求對高等教育中IT能力和外語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為此,日本近年來將外語學習和IT素養(yǎng)教育結(jié)合起來積極開展了各種嘗試,尤其是大力開展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和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shù)輔助外語教學,e-learning、MOOC、協(xié)同學習、翻轉(zhuǎn)學習等詞匯不斷見諸各類媒體。為掌握日本近年來外語教學的動向,本文以大阪大學、JMOOC等的實踐案例為主,對日本高校主導的e-learning教學改革和嘗試進行綜述。
● 積極變革的大學外語教學中e-learning扮演活躍角色
日本學術(shù)會議會長黑川清教授提出日本需要大學“大相撲化”變革,意思就是日本長期處于知識閉關(guān)鎖國的狀態(tài),高等教育長期沿用舊式思維,教師員工都討厭變革,重視研究評價而輕視教育評價,這些情況嚴重導致日本大學教育無法跟上國際化步伐,日本大學少有英語課程,也缺乏能用英語授課的專業(yè)教師,招募留學生的力度不夠,而且留學生比例與其他發(fā)達國家相比特別低,在信息公開、ICT技術(shù)引進上停滯不前,若能夠像相撲界一樣,大量啟用外國籍相撲選手,使自己獨有的文化與國際接軌,不僅能獲得新的力量,也能開闊視野改變閉關(guān)鎖國的封閉式狀態(tài)。面對日本大學諸多教育問題,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外語能力和計算機能力的培養(yǎng),在日本政府近年來一系列針對技術(shù)信息和外語教育的政策中,都反復提及到了需要加大力度提高信息化社會中的外語能力和ICT應用能力。
在這個大背景下,進入2000年后,日本諸多大學不斷深化教學改革,要求教師使用外語進行授課,開展各類國際合作和遠程教學,以求改變原有知識閉鎖的狀態(tài),積極引入各類新技術(shù)和新設備,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尤其是以大學的多媒體技術(shù)中心為主導開展了各類e-learning輔助外語教育。以大阪大學的外語教學為例,在英語課程上學生可以隨時利用大阪大學Cybermedia Center登錄多媒體遠程授課系統(tǒng),上面提供各類外語教學資源。大阪大學Cybermedia Center是大阪大學教育信息化的主要負責中心(如下頁圖1),負責多媒體教室及語音室的管理和運營、各類電子教材的應用和開發(fā)、配套軟硬件設備的定制和采購,除常見的網(wǎng)絡教學支援系統(tǒng)和教務教學管理系統(tǒng)外,還對學生免費提供大規(guī)模計算機系統(tǒng)和云服務。該中心針對外語教學的需求專門設立多媒體語言教育研究部,開展英語、日語和其他語種的信息化教學實踐,運營和管理CALL(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系統(tǒng)的多媒體教室,提供自主研發(fā)的教育支援系統(tǒng)WebOCM(如下頁圖2),涵蓋網(wǎng)絡視頻教材、語音教材、字典和翻譯服務等,作為基礎(chǔ)科研項目研究開發(fā)基于語料庫的外語詞匯學習系統(tǒng)、外語電子化大學多媒體辭典和教學資源、基于三步學習系統(tǒng)(Three round system)指導理論的英語教材Listen to Me!、基于竹蓋V方法(Takefuta V Method)的詞匯學習教材Keywords in Use、韓語交流能力培養(yǎng)詞匯學習Web教材等。另外,該中心從2007年起與大阪大學外國語學院等部門合作開發(fā)“高度外國語教育全國配信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集成了語言學習系統(tǒng)Web4u和“高度外國語教育自學資源”,后者作為免費提供的自學教材,涵蓋20多種語言,如圖3所示,提供語音、視頻、多語言對照、練習等多種資源。
在教學研究上,以大阪大學為主導,于2005年創(chuàng)辦了e-learning教育學會,該學會主要研究討論電子教材的開發(fā)和應用、基于計算機技術(shù)和網(wǎng)絡技術(shù)的教學法、CALL教室的配置與使用方法、教師培訓、網(wǎng)絡教學等問題,定期舉辦各類研討會。在最近一次的研討會上主要討論了e-learning在翻轉(zhuǎn)學習上的可能性,采用EPUB(International Digital Publishing Forum)開發(fā)具備與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對接功能的電子書籍,基于CALL教學的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教學法,基于虛擬3D聊天系統(tǒng)的英語課程分析,采用iPad的協(xié)同學習分析等內(nèi)容,學會論文主要以系統(tǒng)開發(fā)應用和教學實踐為主,涉及內(nèi)容非常廣泛,通過學會的交流和討論,能在同行之間互相交換意見,互相學習,開展各類合作。
● 以JMOOC領(lǐng)軍推動社會化開放教育資源
提到社會化開放教育資源,不得不提及MOOC(大規(guī)模開放在線課程)。為了跟進美國的步伐,日本在2013年10月成立JMOOC(Japan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一般社團法人日本開放在線教育推進協(xié)議會,該組織主要開展課程發(fā)布平臺運營、翻轉(zhuǎn)學習、國際合作、課程認證、電子學習檔案、學習共同體、商業(yè)模型、信息宣傳等八項服務,目前會員有早稻田大學、日本大學、上智大學、慶應義塾大學、日本發(fā)送大學、九州大學等20多所高校,以及日本國立情報學研究所、朝日新聞、日本電氣株式會社、富士通、三井住友、NTT DoCoMo等數(shù)十家機構(gòu)和公司。2014年4月開始采用由NTT DoCoMo公司和NTT Knowledge Square公司運營的Gacco平臺,以及由日本放送大學運營的OUJ MOOC平臺進行在線公開免費授課。截止到4月10日,僅Gacco上的會員已有26316人,平均年齡為46歲,多為商務人士,學習動機都是源于實際的工作需求,通過MOOC的網(wǎng)絡課程進行自主學習。
想要學習JMOOC的公開課程,必須先注冊成為會員,在登錄后選擇想要聽的課程,然后在該課程開課期間通過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各類設備登錄系統(tǒng)觀看課程視頻,參與課程討論,并提交課程報告或其他資料,滿足結(jié)業(yè)條件后頒發(fā)電子版結(jié)業(yè)證明。其中,Gacco平臺的名稱是源于日語學校“gakko”的發(fā)音,暗示著網(wǎng)絡學校的含義,該平臺上目前提供14門課程,涉及計算機、語言文化、經(jīng)濟、歷史等多門課程,課程主要分為普通課程和翻轉(zhuǎn)學習課程。普通課程完全免費,如圖4所示,主要通過在線視頻和電子教材、在線討論、在線考試和課程論文進行學習;而翻轉(zhuǎn)學習課程則需支付一定的學費,如圖5所示,除采用普通課程的學習手段外,還提供以東京和大阪為主要授課場所的現(xiàn)場教學,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翻轉(zhuǎn)學習課程對于高中生是完全免費的。每門課程一般學習時間為4周,外加1個月的額外學習時間,在此期間內(nèi)課程內(nèi)容可以反復觀看和提問。課程視頻在Youtube上可隨時觀看,每段視頻均被壓縮在10分鐘左右,其他教學資源則存儲在Gacco平臺上,學習者每次只需要抽出短暫的時間便可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為幫助學習者理解學習內(nèi)容,除授課教師外,還配備有多名的碩士或博士作為教學輔助人員進行課程支援,在線學習時師生之間可以通過SNS、聊天室、白板繪圖等功能進行討論,學生之間相互進行打分,在線考試則多以選擇題為主,而最終的課程論文是需要教師親自批閱的。雖然目前大部分課程都是以日語授課為主,但仍然還可以看到如The Uncommon Folk: Cultural Preservation in Japan的全英文課程,為今后國際化,部分課程可能還會推出英文翻譯。endprint
由日本放送大學運營的OUJ MOOC平臺是基于Facebook和CHiLO Book的學習系統(tǒng)(如圖6),目前提供《日語入門》和《計算機構(gòu)成》兩門課程,該平臺上的教學資源均以電子教材CHiLO Book的形式出現(xiàn),所謂的CHiLO Book(Creative Higher Education Learning Object Book)是以開放教育為目的,將電子書籍作為主要教學手段的大規(guī)模在線課程平臺,不僅支持電子書籍的制作和發(fā)布,還支持開放徽章(Open Badges)的頒發(fā)。只要利用CHiLO Book的模板,任何人都能輕松制作基于Creative Commons的開放教學資源,這種電子書籍的特點在于雖然部分課程視頻和練習問題需要在線使用,但是文字和圖片等資料是可以下載后離線瀏覽的,這就極大方便了學習者在沒有網(wǎng)絡的環(huán)境下進行移動學習。以《日語入門》課程為例,該課程以英文講解為主,若要聽課首先需要登錄Facebook加入該課程的群,然后下載CHiLO Book(如下頁圖7)。該Book作為電子教材,里面涵蓋所有可供自學的資源,包括發(fā)音練習、會話視頻、單詞和語法講解、聽寫閱讀練習和測試,所有內(nèi)容完全下載后即可離線自主學習,不懂的問題則可以與Facebook群里的其他學習者一起以SNS的形式交換意見進行學習。在完成Book里的練習(多以選擇題為主),并且在線考試及格后便能獲得開放徽章。
由此可見,Gacco的運作方式是需要教師事先錄制好上課解說和板書的視頻,然后上傳到第三方視頻網(wǎng)站,雖然是完全原創(chuàng),但是錄制教學視頻對于教師來說是一種很大的負擔,而負責外語課程的文科類教師ICT應用水平一般比理工科教師偏低,很難對所錄制的視頻內(nèi)容進行編輯和刪改,想要大規(guī)模公開課程進行e-learning教學就需要專業(yè)的ICT技術(shù)人員輔助。而OUJ MOOC采用CHiLO Book的方式則相對簡化了教師的技術(shù)門檻,特點在于教師能夠比較容易地制作規(guī)范化電子教材,整套課程下來其實就成為一套標準教案,其中的視頻內(nèi)容既可以是教師自己用手機或電腦攝像頭拍攝,也可以是其他電子教材中節(jié)選的資源,并且通過開放徽章的授予和計數(shù),在沒有教輔人員和技術(shù)人員幫助下也能判斷學生的學習進度。當然,OUJ MOOC也有自身的缺陷,就是依附于Facebook這樣的第三方平臺,比起coursera和EdX等自主運營的教學專用平臺而言,缺少一些功能。比如,沒有身份認證功能,很難判斷上課的是否為學生本人,也沒有完整的成績統(tǒng)計分析功能和學習履歷功能,很難支持翻轉(zhuǎn)學習、協(xié)同學習等學習手段,這將造成今后這類運作模式下外語教學的困難。
● 后記
現(xiàn)在日本的大學教學改革正處于高潮,各種新的教學輔助軟件設計設備層出不窮,一時之間也很難明確究竟選擇哪種設備,采用哪種教學方法才合適。在這種情況下,反復進行教學實踐嘗試就顯得非常重要。由于外語教學屬于大學教育中的基礎(chǔ)環(huán)節(jié),處于大學改革的前沿,很多新技術(shù)和新教學方法都將在外語教學中逐漸得到應用、修正、拋棄、革新,因此日本的外語教學中e-learning的研究和應用都將成為今后寶貴的經(jīng)驗財富,尤其是JMOOC的實踐,也許能夠?qū)崿F(xiàn)網(wǎng)絡教育資源數(shù)量和質(zhì)量上的革新,有力促進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大阪大學Cybermedia Center網(wǎng)站http://www.cmc.osaka-u.ac.jp/
[2]大阪大學世界語言e-learning網(wǎng)站http://el.minoh.osaka-u.ac.jp/lang/index.html
[3]JMOOC網(wǎng)站http://www.jmooc.jp/
[4]Gacco平臺http://gacco.org/
[5]OUJMOOC平臺https://www.facebook.com/oujmooc
[6]CHiLO Book概要http://www.slideshare.net/MasumiHori/chilo-bookties-v9.
本論文獲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青年基金項目“下一代信息技術(shù)支持的教育技術(shù)實踐監(jiān)控與評價”(課題號11YJC880159)、東北師范大學哲學社會科學校內(nèi)青年基金團隊項目“文化公平觀與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課題號12QN04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青年項目日本NHK電視臺對重大突發(fā)事件輿論引導及對應機制研究(課題號12CXW020)、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啟動基金“信息技術(shù)深層整合教學結(jié)構(gòu)及教育信息化演變機制研究”資助。endprint
由日本放送大學運營的OUJ MOOC平臺是基于Facebook和CHiLO Book的學習系統(tǒng)(如圖6),目前提供《日語入門》和《計算機構(gòu)成》兩門課程,該平臺上的教學資源均以電子教材CHiLO Book的形式出現(xiàn),所謂的CHiLO Book(Creative Higher Education Learning Object Book)是以開放教育為目的,將電子書籍作為主要教學手段的大規(guī)模在線課程平臺,不僅支持電子書籍的制作和發(fā)布,還支持開放徽章(Open Badges)的頒發(fā)。只要利用CHiLO Book的模板,任何人都能輕松制作基于Creative Commons的開放教學資源,這種電子書籍的特點在于雖然部分課程視頻和練習問題需要在線使用,但是文字和圖片等資料是可以下載后離線瀏覽的,這就極大方便了學習者在沒有網(wǎng)絡的環(huán)境下進行移動學習。以《日語入門》課程為例,該課程以英文講解為主,若要聽課首先需要登錄Facebook加入該課程的群,然后下載CHiLO Book(如下頁圖7)。該Book作為電子教材,里面涵蓋所有可供自學的資源,包括發(fā)音練習、會話視頻、單詞和語法講解、聽寫閱讀練習和測試,所有內(nèi)容完全下載后即可離線自主學習,不懂的問題則可以與Facebook群里的其他學習者一起以SNS的形式交換意見進行學習。在完成Book里的練習(多以選擇題為主),并且在線考試及格后便能獲得開放徽章。
由此可見,Gacco的運作方式是需要教師事先錄制好上課解說和板書的視頻,然后上傳到第三方視頻網(wǎng)站,雖然是完全原創(chuàng),但是錄制教學視頻對于教師來說是一種很大的負擔,而負責外語課程的文科類教師ICT應用水平一般比理工科教師偏低,很難對所錄制的視頻內(nèi)容進行編輯和刪改,想要大規(guī)模公開課程進行e-learning教學就需要專業(yè)的ICT技術(shù)人員輔助。而OUJ MOOC采用CHiLO Book的方式則相對簡化了教師的技術(shù)門檻,特點在于教師能夠比較容易地制作規(guī)范化電子教材,整套課程下來其實就成為一套標準教案,其中的視頻內(nèi)容既可以是教師自己用手機或電腦攝像頭拍攝,也可以是其他電子教材中節(jié)選的資源,并且通過開放徽章的授予和計數(shù),在沒有教輔人員和技術(shù)人員幫助下也能判斷學生的學習進度。當然,OUJ MOOC也有自身的缺陷,就是依附于Facebook這樣的第三方平臺,比起coursera和EdX等自主運營的教學專用平臺而言,缺少一些功能。比如,沒有身份認證功能,很難判斷上課的是否為學生本人,也沒有完整的成績統(tǒng)計分析功能和學習履歷功能,很難支持翻轉(zhuǎn)學習、協(xié)同學習等學習手段,這將造成今后這類運作模式下外語教學的困難。
● 后記
現(xiàn)在日本的大學教學改革正處于高潮,各種新的教學輔助軟件設計設備層出不窮,一時之間也很難明確究竟選擇哪種設備,采用哪種教學方法才合適。在這種情況下,反復進行教學實踐嘗試就顯得非常重要。由于外語教學屬于大學教育中的基礎(chǔ)環(huán)節(jié),處于大學改革的前沿,很多新技術(shù)和新教學方法都將在外語教學中逐漸得到應用、修正、拋棄、革新,因此日本的外語教學中e-learning的研究和應用都將成為今后寶貴的經(jīng)驗財富,尤其是JMOOC的實踐,也許能夠?qū)崿F(xiàn)網(wǎng)絡教育資源數(shù)量和質(zhì)量上的革新,有力促進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大阪大學Cybermedia Center網(wǎng)站http://www.cmc.osaka-u.ac.jp/
[2]大阪大學世界語言e-learning網(wǎng)站http://el.minoh.osaka-u.ac.jp/lang/index.html
[3]JMOOC網(wǎng)站http://www.jmooc.jp/
[4]Gacco平臺http://gacco.org/
[5]OUJMOOC平臺https://www.facebook.com/oujmooc
[6]CHiLO Book概要http://www.slideshare.net/MasumiHori/chilo-bookties-v9.
本論文獲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青年基金項目“下一代信息技術(shù)支持的教育技術(shù)實踐監(jiān)控與評價”(課題號11YJC880159)、東北師范大學哲學社會科學校內(nèi)青年基金團隊項目“文化公平觀與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課題號12QN04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青年項目日本NHK電視臺對重大突發(fā)事件輿論引導及對應機制研究(課題號12CXW020)、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啟動基金“信息技術(shù)深層整合教學結(jié)構(gòu)及教育信息化演變機制研究”資助。endprint
由日本放送大學運營的OUJ MOOC平臺是基于Facebook和CHiLO Book的學習系統(tǒng)(如圖6),目前提供《日語入門》和《計算機構(gòu)成》兩門課程,該平臺上的教學資源均以電子教材CHiLO Book的形式出現(xiàn),所謂的CHiLO Book(Creative Higher Education Learning Object Book)是以開放教育為目的,將電子書籍作為主要教學手段的大規(guī)模在線課程平臺,不僅支持電子書籍的制作和發(fā)布,還支持開放徽章(Open Badges)的頒發(fā)。只要利用CHiLO Book的模板,任何人都能輕松制作基于Creative Commons的開放教學資源,這種電子書籍的特點在于雖然部分課程視頻和練習問題需要在線使用,但是文字和圖片等資料是可以下載后離線瀏覽的,這就極大方便了學習者在沒有網(wǎng)絡的環(huán)境下進行移動學習。以《日語入門》課程為例,該課程以英文講解為主,若要聽課首先需要登錄Facebook加入該課程的群,然后下載CHiLO Book(如下頁圖7)。該Book作為電子教材,里面涵蓋所有可供自學的資源,包括發(fā)音練習、會話視頻、單詞和語法講解、聽寫閱讀練習和測試,所有內(nèi)容完全下載后即可離線自主學習,不懂的問題則可以與Facebook群里的其他學習者一起以SNS的形式交換意見進行學習。在完成Book里的練習(多以選擇題為主),并且在線考試及格后便能獲得開放徽章。
由此可見,Gacco的運作方式是需要教師事先錄制好上課解說和板書的視頻,然后上傳到第三方視頻網(wǎng)站,雖然是完全原創(chuàng),但是錄制教學視頻對于教師來說是一種很大的負擔,而負責外語課程的文科類教師ICT應用水平一般比理工科教師偏低,很難對所錄制的視頻內(nèi)容進行編輯和刪改,想要大規(guī)模公開課程進行e-learning教學就需要專業(yè)的ICT技術(shù)人員輔助。而OUJ MOOC采用CHiLO Book的方式則相對簡化了教師的技術(shù)門檻,特點在于教師能夠比較容易地制作規(guī)范化電子教材,整套課程下來其實就成為一套標準教案,其中的視頻內(nèi)容既可以是教師自己用手機或電腦攝像頭拍攝,也可以是其他電子教材中節(jié)選的資源,并且通過開放徽章的授予和計數(shù),在沒有教輔人員和技術(shù)人員幫助下也能判斷學生的學習進度。當然,OUJ MOOC也有自身的缺陷,就是依附于Facebook這樣的第三方平臺,比起coursera和EdX等自主運營的教學專用平臺而言,缺少一些功能。比如,沒有身份認證功能,很難判斷上課的是否為學生本人,也沒有完整的成績統(tǒng)計分析功能和學習履歷功能,很難支持翻轉(zhuǎn)學習、協(xié)同學習等學習手段,這將造成今后這類運作模式下外語教學的困難。
● 后記
現(xiàn)在日本的大學教學改革正處于高潮,各種新的教學輔助軟件設計設備層出不窮,一時之間也很難明確究竟選擇哪種設備,采用哪種教學方法才合適。在這種情況下,反復進行教學實踐嘗試就顯得非常重要。由于外語教學屬于大學教育中的基礎(chǔ)環(huán)節(jié),處于大學改革的前沿,很多新技術(shù)和新教學方法都將在外語教學中逐漸得到應用、修正、拋棄、革新,因此日本的外語教學中e-learning的研究和應用都將成為今后寶貴的經(jīng)驗財富,尤其是JMOOC的實踐,也許能夠?qū)崿F(xiàn)網(wǎng)絡教育資源數(shù)量和質(zhì)量上的革新,有力促進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大阪大學Cybermedia Center網(wǎng)站http://www.cmc.osaka-u.ac.jp/
[2]大阪大學世界語言e-learning網(wǎng)站http://el.minoh.osaka-u.ac.jp/lang/index.html
[3]JMOOC網(wǎng)站http://www.jmooc.jp/
[4]Gacco平臺http://gacco.org/
[5]OUJMOOC平臺https://www.facebook.com/oujmooc
[6]CHiLO Book概要http://www.slideshare.net/MasumiHori/chilo-bookties-v9.
本論文獲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青年基金項目“下一代信息技術(shù)支持的教育技術(shù)實踐監(jiān)控與評價”(課題號11YJC880159)、東北師范大學哲學社會科學校內(nèi)青年基金團隊項目“文化公平觀與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課題號12QN04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青年項目日本NHK電視臺對重大突發(fā)事件輿論引導及對應機制研究(課題號12CXW020)、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啟動基金“信息技術(shù)深層整合教學結(jié)構(gòu)及教育信息化演變機制研究”資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