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加洲
誰都知道,班干部是班級管理中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班干部人員任用是否恰當,直接影響著班級管理的成效。雖然很多班主任意識到了班干部的重要性,但是他們也只是僅僅把班干部定位在助手角色,協(xié)助自己管理班級事務而已,而忽略了班干部最根本的作用就是給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給他們創(chuàng)造鍛煉的機會。
一、鍛煉的前提是鼓勵
我曾遇到這樣一個班級,班長專門喊起立;課代表負責搬本子,幫助老師改作業(yè);小組長收發(fā)本子,查作業(yè);值日管紀律。一個班級就這么幾個班干部。
我曾遇到這樣一個學生,由于成績好,從一年級到三年級都是班長,以至于上了四年級,讓家長主動找老師不做班長。
我還經常在課堂上聽到這樣的聲音:“別講話,再講話就記名單……”
……
管理不等于管制。很多班主任思維還相對陳舊,認為班級管理就是“馴服”,讓學生聽話,凡事做到“快靜齊”,窗戶一塵不染,課桌橫豎成行。對于班干部,在他們的眼中,只是眼睛、耳朵的延伸,執(zhí)行的也只是他們的意志。說句好聽的,是班干部;說句不好聽的,是“傀儡”,是“班奸”,告密者。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教師還停留在“師道尊嚴”上。時代在進步,我們的教育方式需要改變,國家教育改革綱要也提出了“從人出發(fā)”,為“生”服務,畢竟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在班級工作中得到鍛煉,擔任班干部就是最好的鍛煉途徑。這是其一。
其二,主張班干部任命制的教師大多認為,選班干部最好是讓合適的人到合適的崗位去。這一觀念固然正確,但那是對企業(yè)、單位而言,對于學生來說,則有一點悲哀了。畢竟學生性格、能力各方面還沒有成型,過早地被貼上了等級的標簽,對他們的成長不利。因此最好的方式還是在班級中制定一種制度,盡量多設崗位,盡可能地讓更多的學生在不同的崗位上得到不同的鍛煉。筆者在營造班級契約文化、打造班級立憲管理模式時,就組建了秘書處、班委會、學生評議委員會三個部門;對于班干部則采用任命制、推選制和競選制相結合的選拔方法。比如班長是競選制,班委會是班長組閣制;秘書處是任命制,由筆者直接任命;學生評議委員會由各小組推選一名成員組成。由此出現(xiàn)了一種現(xiàn)象,班上39名學生,卻有42個干部,有人身兼數(shù)職。為了讓更多的人得到鍛煉,還得輪崗。筆者在班級里還推出了任期制,即班委會、學生評議委員會四周一任,不得連任。
其三,讓學生得到鍛煉,不僅需要外部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從內心深處產生想做班干部、為班級服務的欲望,這才是真正的鼓勵。筆者曾在班級里規(guī)定,凡是現(xiàn)任班長,在班級里有優(yōu)先挑選座位的權利;做滿一任班長且沒有被學生彈劾的,期末優(yōu)秀班干部優(yōu)先當選,而且在三好生推選過程中享受加3票的權利……雖然這種做法有點功利,但其目的是讓學生的身心得到發(fā)展??傊?,鼓勵學生參與鍛煉,讓更多的學生加入到班干部行列中來,增強他們的班級榮譽感和責任意識,為學生的公民教育奠定基礎,這才是關鍵。
二、鍛煉的關鍵是放手
新學期開學,教師中沒有人肯做班主任,甚至還有人直接找校長:“校長呀,我情愿多帶幾節(jié)課,這班主任你還是把我拿掉吧……”有的教師更干脆,直接跳起來說:“風水輪流轉,憑什么就是我一直做班主任……實在不行,大家抓鬮!”……
教師為何不肯當班主任,這固然與班主任工作量大、辛苦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沒有發(fā)揮好班干部的作用。教師如果一味地“抓權”,一方面會把自己“累”死,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得不到鍛煉。因此無論是從教師健康出發(fā),還是從學生鍛煉出發(fā),最為根本、最為關鍵的還是放手。
放手不意味著“無為”,讓學生鍛煉也不意味著做甩手掌柜。放手意味著教師的“退”,同樣意味著班干部的“進”。但進退之間,也需要“度”。這“度”就需要通過規(guī)則來體現(xiàn)。班主任一方面需要對自己準確定位,明確自己的職責與權限;另一方面也需要積極為學生搭建平臺,為管理構建框架,明確班干部的職責,讓他們在一定的規(guī)則內更好地得到鍛煉。
規(guī)則即體系,通俗地講,就是班級秩序。放手讓學生鍛煉,首先必須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級規(guī)則。比如路隊需要班干部做什么?早讀課需要班干部做什么?衛(wèi)生需要班干部怎么檢查?這都需要明確規(guī)定,一方面讓學生心中有譜,另一方面班干部在執(zhí)行時也有標準。如果教師隨心所欲,那么班干部管理也會喪失底線,只會“狐假虎威”。當然規(guī)則最好在班主任指導下讓學生制定,而不能教師直接“包辦”。比如學生評議委員會就是專門負責制定、修改班級規(guī)章制度以及監(jiān)督班委會執(zhí)行的部門。
有了規(guī)則,還需要明確權限職責。比如在小組內,組長有權依照規(guī)則處理哪些事情?在班級里,班長有權依照規(guī)則處理班里的哪些事情?一層一級,層層遞升,直到班主任可以處理哪些事情。這樣通過分層次、分職位賦予班干部不同的權限和職責,才能把班主任從煩瑣的小事中解放出來,讓班干部真正得到鍛煉,從而培養(yǎng)他們遵守規(guī)則、履行契約的良好習慣。
三、鍛煉的保障是指導
在踐行班級“契約文化”過程中,曾經發(fā)生過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班長選舉:拉票。有五毛錢換一張票的;有套關系拉票的;甚至有利用班長組閣權直接拿班干部做交易的……發(fā)展到最后,往往還形成這個組要么不投,要么全投一個人的現(xiàn)象,以至于形成了所謂的“兩黨制” ……
班級規(guī)則:地上有廢紙,究竟多少扣1分?后來評委會經過商討,竟然得出了面積超過14平方厘米的廢紙扣1分。所以班級里也經常出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那就是有廢紙扣分爭議時,班干部往往就會拿尺來量……
……
鍛煉是一種學習,或者說是實習。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允許學生犯錯,畢竟大多數(shù)學生會在錯誤中成長起來的。但作為班主任不能借鍛煉之名,放手置之不理;而應加強指導,巧妙介入,以免班級走向“歪路”,好心做了壞事。
首先,需要劃出犯錯的紅線。有的錯誤能犯,有的錯誤不能犯,一旦犯了必然會給學生造成永久的傷害。作為班主任首先要給班干部劃出犯錯的紅線。比如懲罰,記得筆者參加工作第二年,做班主任時,就放手讓學生做。結果班干部在處理一起學生早戀問題時,把名單公布在學校公示欄上,最后直接導致該女生輟學,教訓深刻!
其次,注重班干部培訓。給班干部進行指導的重要議程,就是組織班干部培訓。培訓首先是技能培訓,即班長主要負責什么,學習班委主要負責什么,這都需要做好培訓。筆者在踐行班級“契約文化”過程中,曾在學生評議委員會中成立一個組織部門,專門對班干部進行崗前培訓。二是軟實力培訓。班規(guī)班紀相對而言有點剛性,然而班級管理需要人文。所以有時間,筆者就組織學生進行管理培訓,比如“微笑服務”、不與學生發(fā)生爭執(zhí)、學生如有意見建議他們走合法途徑解決等等,要倡導人文精神,培養(yǎng)班干部的軟實力,提升班干部的服務意識以及服務質量。
最后,加強文化滲透。很多時候,班干部在功利的班規(guī)“引誘”下也會變得“自私”。因此,一方面需要堅守班規(guī)原則,另一方面也需要道德引領。加強班風建設,注重文化滲透。比如,針對班干部自私現(xiàn)象,筆者就倡導每天三句話,由班長在早讀期間帶領學生集體誦讀。內容即“1.我的班級我的家;2.心有多廣路有多寬;3.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的”。針對性格內向的學生,筆者要求他們“每天與38個同學(當時我班39個學生)說句話”。每周組織一次班級生活會,及時聽取學生的心聲,加強對班干部的思想教育等等。
總之,做班干部只是鍛煉,這需要教師轉變思想、積極鼓勵外,更重要的是一手注重班級制度建設,一手加強班級文化引導。讓班級充滿活力,充滿靈氣,讓學生真正得到鍛煉,這才是班級管理的靈魂。
(江蘇省建湖縣沿河中心小學 22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