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詩君
初中新課程改革在我們國家已經(jīng)進行了有幾年時間了,新的課改的確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也給我們的教師和學生帶去了巨大的影響。但是在農(nóng)村的初中學校存在著這樣一個問題,在撤并學校的浪潮下,成績好的學生,家庭條件好的學生紛紛進城,到城里的學校就讀。導致農(nóng)村初中學校的學生生源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在小學沒有學過英語,有的學生學習了但發(fā)音不準,有的雖然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但知識不牢固,學習興趣不高,進入初中以后,加上課程增加,時間緊迫,學生的自覺能動性低,很快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便失去了對英語這門課程的信心。上課時間他們不再認真聽講,而是敷衍了事。有的學生英語基礎不錯,但那時在小學教師巨大的壓力下形成的結(jié)果,這些學生一旦進入中學,課程增加,時間緊張,學習不再是在老師的強迫下,不再是被動式的勞動,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出擊。但是這些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掉隊了。
我國的新課程經(jīng)過了幾年改革,我們的教師理論書學了許多,筆記也做了不少。根據(jù)課程改革的要求,我們在課堂上實行小組式學習形式,把課桌并在一起,學生圍成一圈面對面而坐。讓學生的活動多了起來,課前預先,課堂練習,課后復習我們按照新課改的標準去做,盡量體現(xiàn)出學生的地位。雖然我們搞的轟轟烈烈,但最后考試成績卻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學生成績不升反而降了。沉下心來,靜靜思考,使學生的原因?教師的原因? 還是教學方法的原因?我認為是我們這些新課改執(zhí)行者的原因,下面我把我的體會歸納如下:
一、要準確地認識學習新課改,樹立敢于打破舊模式,適應新形勢的信心
新《標準》的主要思想是“以人為本”,樹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我們教學的對象是學生,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差異之間的辯證統(tǒng)一。教育形式必須改革,而新課程標準真是為適應這種形式應用而生的。我們教師必須勇于改變舊傳統(tǒng),舊觀念,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并作出相應的角色轉(zhuǎn)變。同時也為了我們自己在這次改革浪潮中不被淘汰,教師必須重塑自己的形象,注重自己的知識更新和文化意識的提高。要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心。
二、要想打好鋼還需自身硬
一個好的英語教師要想在學生的心中樹立好的形象,第一次上課留給學生的印象是關鍵。漂亮的教姿,標準的英語發(fā)音,合適的教習方法,甚至無微不至的關懷都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lián)]之不去的紀念。
三、要用飽滿的熱情投身到為學生服務中去
教師的行業(yè)是一個特殊的行業(yè),它關系著千秋萬代的發(fā)展,國家要強大,民族要振興,人們對下一代寄予很高很高的期望,因此人們對這個行業(yè)工作的人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教師的形象是第一問題,教師的一言一語,都必須為人師表。因為它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有著很強的教育作用。教師只有行的端走得正,他的話學生才肯聽,才愿意聽,他的表揚才能對學生起到真正的鼓勵作用,他的批評才能對學生起到震懾作用。既然成為了教師,就要做一名好教師,就要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為學生服務中去。走入課堂便把一切煩惱的事情拋之腦后,把我們?nèi)康纳硇耐度氲秸n堂中去,用靈活的,吸引人,活潑有趣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教育學生。
四、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新課改要求我們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個性差異,因材施教。這就要求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要角色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提高英語學習水平。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首先,聽的習慣,學生要每天堅持聽半個小時英語,以課本為主;其次,學生要每天堅持記憶單詞,用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再次,學生要堅持背誦,內(nèi)容以課文為主;最后,學生要堅持訂正錯題記入到本的習慣。
五、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多一些關愛,少一些指責
當學生不會說英語時,就自然而然地不敢開口,怕出錯,害羞。這是一個人正常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xiàn)。這個時候,教師越批評越解決不了問題。我們首先要營造一個和諧的寬松的學習氛圍,學生出錯,我們不能橫加指責,一味地批評,這樣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起到反作用。使學生對任課教師產(chǎn)生反感,繼而對這門學科產(chǎn)生厭惡。我們要把批評化為教育,給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機會,用我們的愛心去感化他們。特別是對這些“學困生”,教師更要一顆平穩(wěn)的心態(tài)去對待他們。
六、堅持不懈地貫徹教育方針,持之以恒地訓練英語
要想學好英語,我們就必須不折不扣地從聽,說,讀,寫四方面著手。Go for it新課改從這四方面進行教材編寫,把這四個方面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聽,這就好比我們的孩子沒有學會寫但會說漢語一樣,所以聽放到了第一的位置,聽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課堂上,教師要盡量讓學生使用英語去說,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習慣。要相對聽和說得到加強必須要多加訓練讀課文,最后,寫一篇完整的作文使我們學習英語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七、堅持多種形式的上課形式,給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
如果我們每天吃一道菜,這道菜即使是山珍海味到最后也會讓人不屑一顧。上課也一樣,每天使用一種教學方式,學士會感到枯燥無味。所以我們上課的形式必須要千變?nèi)f化,適應不同的教學要求,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讓他們時時感到新鮮,天天有盼頭。再有,教師上課的時候,要盡量使用英語來教學,學生也盡可能地使用英語來回答問題,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來聽說。逐漸豐富他們的課外知識。教師要盡量使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在聽覺和視覺上對英語達到有效結(jié)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八、整合教材,因材施教
新課標的教材內(nèi)容的設計主要針對城市孩子,對于我們農(nóng)村孩子來說教材中的有些內(nèi)容和農(nóng)村實際生活不太符合。所以,教材中的有些內(nèi)容我們講解的時候可以適當刪減,有些內(nèi)容可以整合在一起。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這是我二十幾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我明白,在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總結(jié),不斷地學習他人的先進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和汗水,就一定會有回報,我們的教育一定會得到飛快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