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夾縫中求生

      2014-07-04 09:28:12胡楊
      青年文學家 2014年9期
      關鍵詞:薩義德溫斯頓記日記

      摘 要:本文主要從后殖民主義理論的角度來解讀喬治·奧威爾的小說《1984》,通過薩義德的“他者”理論和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間”理論來分析《1984》中的主要人物溫斯頓·史密斯。

      關鍵詞:《1984》;他者;第三空間;身份認定

      作者簡介:胡楊(1988-),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師范大學2011級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09-0-02

      一、喬治·奧威爾和《1984》

      英國小說家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 1903-1950)作為世界文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政治作家之一,憑借著自己的政治敏感度以及高超的文字操控技巧,用寫作來反映現(xiàn)實生活,抨擊政治和社會上的丑惡現(xiàn)象,從而維護普通人應該得到的權利。因此,評論家雷利(Patrick Reilley)認為他是“人類責任和道德選擇之偉大傳統(tǒng)的主要捍衛(wèi)者”。

      《1984》(Nineteen Eighty-four)是奧威爾的代表作。其已經被翻譯成至少62種語言,該小說是一部政治預言,在大洋國的真理部從事篡改歷史工作的外圍黨員溫斯頓·史密斯對其所處的社會和領袖“老大哥”(Big Brother)產生懷疑,并于另一位外圍黨員朱麗葉產生感情,因而成為思想犯,最后落入了獨裁黨設下的圈套里,在經歷了專門負責內部清洗的“友愛部”的思想改造之后,肉體被折磨,精神也全面崩潰,個人自由最終屈服于集體獨裁,成為“思想純潔者”。

      二、后殖民主義理論

      由于本文主要用到的是薩義德的“他者”理論和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間”理論,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后殖民主義理論和其他理論一樣開始占有一席之地,如女性主義和后結構主義等,都主要側重于對人性的探討。其主要是運用文學理論和批評的方法來探討歐美帝國主義的前殖民地文化以及與其他各國的關系。第一批后殖民主義理論家除了弗朗茨·法農外還有愛德華·薩義德和霍米巴巴等等。

      三、溫斯頓·史密斯的行為“他者”化

      奧威爾筆下的溫斯頓·史密斯是一個39歲,身材矮小、身體虛弱的人,甚至右脖子處還患有靜脈曲張的毛病。他受雇于黨的真理部,每天的任務就是改寫報紙,以便使得黨的言論變得更加權威。在溫斯頓所處的大洋國,人們的身體和心靈都受控于領導者的規(guī)則和管轄之下,因此人們的每一個動作都受到監(jiān)視和審查。在這種層層監(jiān)控之下,任何隱私都是不存在的。為了對抗這種壓迫,書中的開頭就寫到溫斯頓決定把自己的真實思想記錄到日記中去。他對過去的那個沒有監(jiān)視,自由的社會僅存有極少的記憶,所以他想把這些寶貴的記憶記錄下來。但是很顯然,記日記這種行為是非法的。即便知道自己的未來可能面臨著死亡,溫斯頓依然把自己放在一個不同于那些忠于黨的人的“他者”的位置上,以記日記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反抗,來追尋和確認自己在大洋國中的“身份”,即究竟應該以什么樣的狀態(tài)生活,是繼續(xù)遵循著黨指定的一系列不合理規(guī)則還是反抗以尋求自由和諧的生活。就如薩義德主張的東方是西方構建出來的“他者”一樣,沒有行為及話語權。

      緊接著愛情降臨在了這個無處不在的苛酷世界里。溫斯頓和女孩茱莉葉戀愛了,在這樣一個國家里,自由的戀愛也是不被允許的。溫斯頓曾經有過一段婚姻,但是妻子完成任務似地與他相處,這樣的方式讓他無比厭倦。和朱麗葉的相識和相戀,讓他重新感受到了女性的美好,以及愛情的甜蜜,盡管知道這段禁忌的戀愛很可能讓兩個人都粉身碎骨,他也依然堅持著,甚至租下了一個小房間來和朱麗葉約會。溫斯頓是通過違反他那個時代的價值以及跟隨他自己的意識來追尋自己的身份,這種意識與黨內追隨著“大哥”的其他成員的意識是完全不同的。溫斯頓·史密斯在面對與朱麗葉的愛情的時候展現(xiàn)了自己的“他者”身份。

      在大洋國里,人們的一言一行都在黨的監(jiān)視下,人們沒有行動的自由,甚至也沒有自由戀愛的權利。而愛情的美妙感覺使溫斯頓感到了做一個真正的人是多么幸福,于是漸漸驅使溫斯頓認識奧布萊恩,一個貌似與黨國對著干的人,并且驅使溫斯頓加入想象中的反對黨統(tǒng)治的秘密組織兄弟會。最后,他追尋自由,違反規(guī)則的行為使他直面死亡。他的反抗沒有使他獲得自由,同時他依然屬于黨國。這就像是霍米巴巴所說的,既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而是之外的某物。通過溫斯頓的行為他者化,可以看出他既不屬于完全自由了的個人空間,也不屬于被束縛的公共空間,而是屬于這之外的“第三空間”。在這個“第三空間”中,溫斯頓提倡和鼓舞更多的人來反抗集權統(tǒng)治,就像溫斯頓寫的:“如果還有希望,希望存在無產階級手中。”

      四、溫斯頓的語言思想“他者”化

      大洋國的官方語言是“新話”。統(tǒng)治者企圖利用控制語言來控制人民的思想。在“新話”中,大大消減了原有的詞語,以此來控制人們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但是溫斯頓依然用標準英語在日記中記錄著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時他也用標準的英語來記錄自己頭腦中僅存的一點對于過去的記憶。他覺得他的日記是在與未來對話,希望將來的一代人能夠看到真實的歷史,而不是被黨國篡改的歷史。雖然他也意識到了現(xiàn)在是沒有希望的,但他依然寄希望于未來。

      在語言上,溫斯頓與黨國的斗爭的方式就是通過保持記日記的方式,將真實的語言而不是“新話”,以及真實的歷史留給未來的人們。作為“他者”,溫斯頓沒有辦法適應大洋國所塑造的社會,同時在他的內心中他也無法接受黨國所設置的“新話”。他徘徊在“第三空間”中掙扎。黨國控制人們所使用的語言就是為了控制他們的思想,縮減的語言代表著黨國所統(tǒng)治的人們萎縮的思想。在大洋國,人們的自我意識逐漸消失,即使你沒有聽清別人在說什么,你也會知道那個人不是在歌頌“大哥”,就是在唾棄和批判哥德斯坦,一個反對黨派,不遵守黨派規(guī)章,和“大哥”對著干的人。在毫不知情的人民心中,集權主義黨派給人民灌輸?shù)乃枷刖褪?,只要反抗“大哥”的人都是“他者”,都是值得批判的人,只有“大哥”才是權威,才是一切。這就跟薩義德在《東方學》中描述的那樣,歐洲國家為了維護自己對世界的統(tǒng)治,對殖民地的統(tǒng)治地位,歐洲西方國家強加給了東方一個文化身份,認為東方人“愚昧、無知、野蠻、封閉”。在這一過程中,東方人不知不覺被“他者”化了,而東方人由于沒有話語權,也只有被動地接受西方人給他們強加的文化身份。

      由于溫斯頓的工作,他知道現(xiàn)實在被黨國不斷改寫。通過記日記等方式,溫斯頓越來越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有創(chuàng)造性的個體,他在日記中寫道:“自由是承認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如果這種自由能夠保證,其他的一切都會有的?!痹谶@一刻,溫斯頓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的身份定位為與別人不同的“他者”。他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它屬于“第三空間”中的人。溫斯頓被抓后,奧布萊恩對其實施酷刑,即使在這個時候,溫斯頓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自由思想,他堅持黨國總有一天會被“某種思想,某種精神”所打敗,當被問及是什么精神時,溫斯頓回道:“人類的精神?!弊鳛閭€體的人也許會被打敗,但是人類的精神永遠不會被打敗。溫斯頓認為,窮人和無產階級具有打敗集權統(tǒng)治的力量,不同于黨派成員,窮人們依然保持著自由的個體狀態(tài),即使受貧窮和疾病的困擾,但是溫斯頓認為,他們比黨派成員更像一個人。最后,溫斯頓妥協(xié)了,在小說中,溫斯頓的自由思想似乎死亡了,黨派似乎獲得了勝利,但是黨派提倡的消滅所有人的思想和創(chuàng)造力的最終目的永遠不會成功。

      奧威爾利用溫斯頓的日記來傳達了自己的信念:人們一定能夠打敗集權統(tǒng)治,點亮自由之光,尤其是那些無產階級們。當人們仍然有能力為真理而戰(zhàn)的時候,就仍然存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希望。如果沒有人敢對謊言和不公平說不,那就永遠沒有自由可言。

      五、結語

      總之,奧威爾在《1984》中強烈抨擊了非人的獨裁統(tǒng)治,表達了他積極支持人類自由思想的愿望。在大洋國的集權統(tǒng)治之下,溫斯頓是第一個敢于通過日記來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人,通篇小說都表達了這樣一個主題:溫斯頓通過不斷地服從與抗爭來尋找自己的身份認同。通過薩義德的“他者”理論,我們發(fā)現(xiàn),溫斯頓通過記日記以及和朱麗葉戀愛的行為來在行為上使自己“他者”化,把自己立于一個既不屬于獨裁統(tǒng)治之下,又不屬于完全自由的“第三空間”中。

      參考文獻:

      [1] Calder. Jenni. (1987). Open Guide to Literature: Animal Farm and Nineteen Eighty-four.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2] 朱坤領. 奧威爾的反面烏托邦及其對現(xiàn)實政治的關注[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0,20(6):93-94.

      [3] 趙利渠. 被表述的他者[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2,28(2):105-106.

      [4] 法小鷹. 第三空間中少數(shù)族裔身份的建構[J].山東社會科學,2011,192(8):96.

      猜你喜歡
      薩義德溫斯頓記日記
      記日記有什么好處
      青年文摘(2020年22期)2020-12-21 02:21:35
      我身邊的新鮮事
      薩義德文學理論中國化:“洋為中用”為人民
      美味盛宴
      新少年(2018年4期)2018-05-07 08:56:08
      寫作從記日記開始
      輔導員(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6
      省察人生 哲理思考
      ——《格格不入:薩義德回憶錄》略評
      溫斯頓·丘吉爾的20條勵志名言
      溫斯頓·丘吉爾的20條勵志名言
      日記
      論《格格不入》中薩義德的自我身份
      疏附县| 韶关市| 华亭县| 日照市| 安多县| 固始县| 英德市| 方城县| 平山县| 太湖县| 安远县| 南康市| 崇义县| 泰和县| 福泉市| 大姚县| 阜宁县| 广安市| 南木林县| 桃园县| 耿马| 浪卡子县| 二连浩特市| 岗巴县| 泸州市| 义乌市| 祁连县| 广宁县| 松江区| 固原市| 公安县| 抚宁县| 建宁县| 陇西县| 泉州市| 普格县| 德安县| 麦盖提县| 鄢陵县| 武定县| 左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