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明 崔林華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小學階段閱讀總量應不少于145萬字。要讓學生有大量的積累,必須讓其廣泛地閱讀,不能只滿足于課內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閱讀內容。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只有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來提高。
關鍵詞:課外閱讀;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
我國古代大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姡d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知識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我在平時的教學中采取了以下策略:
1.講故事激趣
組織學生把在課外讀到的故事講給大家聽,看誰的故事多,看誰的故事精彩,最后評選出“故事大王”,然后再將聽到的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家長聽,充分調動學生讀書講故事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讀書熱情。
2.榜樣激趣
教師在課上,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名人熱愛讀書的故事,以此鼓勵學生課外閱讀。教師還可以介紹本班同學好讀書的事例,身邊的榜樣更能激發(fā)學生讀書的熱情。
3.好書互薦激趣
在閱讀課上,我讓學生自己交流互薦好書。小孩子興趣相近,同伴之間求同心理比較明顯,由他們自己互薦的書更有興趣研讀。
二、選擇閱讀內容
不少小學生和家長也不知選擇什么讀物給孩子。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選擇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
1.依照學生學段不同推薦書籍
學生年齡、學段、性別、性格、心理特點等方面不同,其閱讀興趣也存在著差異。低年段的主要選擇一些童話、寓言、故事、兒歌、童謠、淺近的古詩來讀;中年段閱讀內容為:優(yōu)秀詩文、各類童話、科普讀物、名人傳記、歷史故事、文學名著(兒童版);高年段閱讀內容為:對人生富有啟迪作用的作品、名家的散文、詩歌、文學名著等。
2.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推薦書籍
在語文課上,抓住要點,選擇內容,并引導學生由課內向課外延伸,進行有計劃的大范圍閱讀。根據文體,指導閱讀同類型的文章,學生在學習了某種文體的課文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同類體裁的讀物,指導學生運用課堂上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課外閱讀,以達到課內得法,課外受益的效果。如,學習了說明文《鯨》《松鼠》后,推薦學生讀《昆蟲記》《世界上最臟最臟的科學書》《國家地理科學探索叢書》《科學探索者》《萬物簡史》等科普讀物。
三、指導閱讀方法
雖然有閱讀的興趣和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但毫無目的、方法地去茫茫課外讀海中“瀟灑走一回”,其意義和收效也不得而知。小學生怎樣才能高效地汲取營養(yǎng),擴大知識面,積累語言,提高寫作能力呢?這需要教師在閱讀方法上予以適當的指導。
1.指導學生做讀書計劃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課內學習的需要和自己的讀書情況,制訂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的課外閱讀計劃,并按計劃進行閱讀。還可以制作一只倒計時閱讀“時鐘”,盡量對一天或一段時間規(guī)定合適的閱讀量,以逐步積累讀書經驗,提高閱讀質量。
2.指導學生用讀書方法
根據不同體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閱讀,要求學生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瀏覽“三讀”法,閱讀初期,一般以精讀為主。有了一定的閱讀經驗和能力以后,以上三種讀書方法可交叉進行,一般內容略讀或瀏覽,精彩的部分精讀。
3.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遍喿x時摘抄優(yōu)美的詞、句、段于筆記本上,經常翻閱,從中學到作者遣詞造句和描寫事物的方法,對自己作文大有益處。
總之,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要注意激發(fā)閱讀興趣,選擇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教給有效的閱讀方法,體現大語文教學觀念,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自主閱讀研究的能力。這樣,才能保證課外閱讀的質量,促進語文能力的發(fā)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 袁建明:江西省寧都縣田頭小學 崔林華:江西省寧都縣第一小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