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特殊教育職業(yè)技術學院 210038)
在當今社會,我國兒童面臨的壓力和環(huán)境影響越來越大,各種身心問題層出不窮,而如何更好地預防和校正兒童心理畸形已然成為我國現代教育的關鍵問題。作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藝術治療的重要性。通過實施藝術治療活動,透過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造與再創(chuàng)造、作品欣賞及分析等美術實踐過程,可以使兒童獲得自身身心緩和的平臺,降低兒童情緒與情感上的困擾,升華他們在成長中的情感體驗,并提升其自身的洞察力,從美的感悟中獲得心理和諧。
首先,我們要從藝術治療與其他治療方式的不同之處來進行探討。對于研究人類身體病痛與心靈之魔抗爭歷程的人們來說,視覺藝術可謂是沉淀在浩瀚的智慧之海中最直接且最耐人尋味的一部分,它牽引著研究者們探索與考證人類戰(zhàn)勝身心困境的出路與方法。在心理治療領域中,這個獨特的一隅被稱為藝術療法或藝術治療。以言語為媒介實施現代心理治療并不能解決一切心理問題,只在矯正非理性認知與思維上有療效,而在處理以情緒困擾為主要癥狀的心理問題時就顯得無能為力。而在西方國家,讓治療師靈活運用不同的表現性技法,達到與患者心靈上的溝通的藝術療法已經得到廣泛應用,這種藝術治療已然成為心理咨詢和治療的主要技術之一。
作為心理學、醫(yī)學、藝術學等學科相互交叉的產物,藝術治療彌補了談話心理療法的不足,能夠幫助當事人通過象征性的意象這一可接受的且安全的方式釋放情感,從創(chuàng)作中獲得快感和滿足感,進而整合身心、和諧人格,從精神或情緒紊亂中獲得康復。
當藝術治療成為一種方法被運用到美術教育中時,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安全自由的支持性環(huán)境,與他們建立相互信任的平等關系,不隨意干涉學生,并運用各種技巧鼓勵學生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進行內心世界的情感表達,并以動態(tài)的創(chuàng)造過程和最終作品進行綜合性的評價或平等交流。這樣,學生既能自由表達自我想法,也能從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中獲得藝術所帶來的快感,從作品中獲得自豪感與成就感,進而獲得人格的完善與心靈的整合。
藝術治療與藝術教育的關系尤其密切,因為兩者均以藝術創(chuàng)作為主要的表達形式,強調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而兩者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后者以學習為評監(jiān)的標準和目標,以教學原理來架構其藝術活動,而前者則將心理健康作為治療的依據和目的,以心理治療來架構其治療活動。藝術教育重視藝術活動的成品,但藝術治療則更在意創(chuàng)造的歷程。
目前,我國對特殊兒童的美術治療研究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國內美術治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繪畫藝術治療上。繪畫藝術治療是以繪畫活動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治療形式,它是通過繪畫讓患者產生自由聯想來穩(wěn)定和調節(jié)情感,在追求藝術過程中治愈心理疾病。
作為藝術療法的一種,美術治療鼓勵當事人通過意象這一非語言的方式表達難以言表的情感,較談話法的心理治療更易為當事人所接受。此療法也不受當事人語言、年齡、認知能力的限制,可依據其身心狀況,靈活地選擇時間、治療環(huán)境以及個體、團體或家庭的治療形式。
美術治療的可貴之處除了它的創(chuàng)作過程即有療效之外,有時作品本身也能啟發(fā)創(chuàng)作者的自我察覺、洞悉與頓悟的能力。這時候作品與創(chuàng)作者產生一種對話的互動關系,使創(chuàng)作者從中得到新的體悟。美術與科學講述的真理性和規(guī)律不同,它告訴人們的是善與美,給予的是感情和感覺,講述的是典型和自我。因此,它是人表現情感、倫理和愿望的最佳手段。美術治療以虛代實,以假替真,以幻寓實,可以幫助人們宣泄和轉移在現實生活中被壓抑和限制的“自我實現”的潛能或內驅力。
美術治療的測驗,盡管得到廣泛應用,但局限性、不足之處仍然不少,很多認識仍處于臨床觀察經驗。美術治療強調,看一幅畫時,不應將其隨意分割,或就畫論畫,而應從更為廣闊的角度來理解。
在實踐教學期間,我根據美術教育教學特點和原則,結合自身經驗,總結出關于特殊兒童美術教學的一些方法。首先,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主要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另外,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在美術實踐教學中的運用也很廣泛,主要是通過對直觀教具或實物的演示,使學生利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客觀事物或現象,從而獲得知識。另外,我讓特殊兒童進行自由地藝術創(chuàng)作,不對其進行限制,只用言語鼓勵引導,讓他們能將內心徹底宣泄出來。比如,我將顏料都擺出來,讓兒童自由的選擇喜歡的顏色涂抹在畫紙上,不要求他們畫出什么形狀和主題,只是用顏色宣泄和表達自己。
其次,經過長時間的摸索,我發(fā)現藝術治療方法適用于以下幾種對象:(1)學習困擾者:因情緒沖突和焦慮、緊張而引起的學習困擾的特殊兒童。(2)行為適應和情緒困擾者:舉凡有退縮、壓抑或攻擊性行為的特殊兒童。(3)語言困擾者:包括有口吃、重復語句、退化性語句的特殊兒童,亦可采用藝術治療改善。(4)心智障礙者:藝術治療可以幫助心智遲緩的兒童學習新技巧。
最后,在美術實踐教學中,我還發(fā)現藝術治療有助于兒童的心理輔導。比如在有些學生的繪畫作品中會出現家庭場景,當我們仔細觀察時不難發(fā)現畫面中會出現幻想、象征性的符號,而這些恰恰能夠直接表現兒童的心理沖突。正如我們所感受到的,畫面中或是融洽美好或是孤苦無依,其實這些都在潛意識里反映出孩子的內心世界。當我們作為老師發(fā)現這些以后,可以通過在繪畫中給予建議、討論、交流、輔導進而了解畫面中孩子所使用的特殊符號的意義。另外,對于部分因受心靈創(chuàng)傷而導致心理、情緒不穩(wěn)定的孤殘兒童,通過藝術治療可以有助于他們實現穩(wěn)定,進而引導他們的意識行為。
我國的特殊教育是一個具有特殊受眾、特殊教育方式的行業(yè),我們面對的是生理、身心方面與一般孩子都不一樣的特殊兒童,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應該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用自己的實踐和感悟,努力改良和革新現有的特殊教育體系,將祖國的特殊花朵培育成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新人群。
參考文獻:
[1](英)愛德華茲(著),繆青 鞏麗群 柳嵐心譯.美術治療[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0-1.
[2]陸雅青.藝術治療(繪畫詮釋:從美術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M].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03).
[3]周紅.美術治療及其在特殊兒童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特殊教育,2007(05).
[4]黃一莉.美術教育在特殊兒童發(fā)展中的治療作用[J].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