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來“翻轉課堂”成為全球教育者的一個熱點話題,翻轉課堂也稱顛倒課堂,它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并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進行了重新規(guī)劃,實現了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革新。本文通過對翻轉課堂特點的研究,以及我國高等院校的教學模式、教學現狀、大學生學習特點的分析,探討了翻轉課堂在我國高等院校應用的可行性。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高職教育
“翻轉課堂” 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的 “林地公園” 高中。 2007 年春, 該?;瘜W教師喬納森·伯爾曼(Jon 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開始使用錄屏軟件錄制 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講課聲音, 并將視頻上傳到網絡,以此幫助缺席的學生補課。 后來,這兩位老師讓學生在家看教學視頻,在課堂上完成作業(yè),并對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學生進行講解。 這種教學模式受到了學生的廣泛歡迎。為了幫助更多的教師理解和接受翻轉課堂的理念和方法,他們于2012 年 1 月 30 日在林地公園高中舉辦了翻轉課堂“開放日”(Open House), 讓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來觀看翻轉課堂的運作情況和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這種做法促進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推廣。此外, 開放教育資源(OER)運動也推動了翻轉課堂的發(fā)展。 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開放課件運動(OCW)開始,耶魯公開課、可汗學院微視頻、TED ED(TED 的教育頻道)視頻等大量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涌現,為翻轉課堂的開展提供了資源支持,促進了翻轉式教學的發(fā)展。
1 “翻轉課堂“成功案例
1.1 AP微積分課堂
在美國馬里蘭州波托馬克市的布里斯學校,史黛絲·羅桑的AP微積分課程顯示出兩個與眾不同的地方:一是學生沒有顯得不堪重負,二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很少。教學效果也令人意想不到:史黛絲提前一個月完成課程,AP考試得到滿分5分的學生人數明顯增加。這一切源自史黛絲翻轉了AP微積分課堂,這不但幫助學生輕松理解經常難以掌握的微積分核心概念,并幫助她一個學期能完成更多的AP考試材料。史黛絲使用平板電腦來錄制她的講解過程,并上傳到iTunes,要求學生在家觀看;如果看不懂就反復看,還是有疑惑就請教朋友。第二天學生來上課,主要任務就是弄清問題和完成作業(yè)。史黛絲談到,翻轉課堂后,她的學生學習更獨立,很少焦躁。對于許多學生來講,最難的部分是應用所學知識來完成習題集,所以她在課堂上講得很少,更多時間用來進行一對一答疑,輔導學生作業(yè)。
1.2 有區(qū)別的化學翻轉
在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地區(qū)的生活學校,布雷特·維廉是一名有13年工作經驗的教師。他在不同班級實施有區(qū)別的化學教學翻轉。布雷特同時任教常規(guī)生和優(yōu)等生化學課程,他發(fā)現翻轉課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受益,也為教學提供多種可能性。因此他開發(fā)自己的教學材料來翻轉相應的化學課程。首先,由于翻轉課堂的實施,帶來了課堂時間的增加,于是布雷特和他的學生們有大量的時間進行增強的課堂活動,如討論、實驗、互動和基于項目的學習。同時,也有更多的時間幫助學生應用化學到現實世界中,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其次,布雷特利用翻轉課堂實現真正的分層次教學。普通學生可能在基本技能上需要額外的幫助和花費更多的時間,而較好的學生則要花額外的時間在實驗室和小組活動。優(yōu)等生在學習積極性和技能方面都略勝一籌,因此他們需要更快的學習步伐和更多的學習材料來為學習AP課程做準備。再次,翻轉課堂能幫助實現個性化學習。布雷特能有效評估每位學生的學習,并針對學生的基礎提供相應的自定義課程內容,與學生一起解決問題,發(fā)現學生各自的優(yōu)勢,把學生推向更高的水平。
2 翻轉課堂在高等院校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2.1 現行教學模式現狀分析
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評價機制依據的是成績高低。因此,學生的課堂表現和行為方式受到教師較為嚴格的控制,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也很難擺脫“以教師為中心”的影子。教師注重的是學生按不按要求完成任務,較少倡導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主觀能動精神,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學習很難實現。同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遠,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會日漸降低,不利于實現培養(yǎng)目標。
2.2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
(1)翻轉課堂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翻轉課堂后,學生利用教學視頻,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來安排,可控制自己的學習進度,在課外或家中的視頻學習可以使學生放松下來,而不用像在傳統(tǒng)課堂上那樣嚴格遵循課堂紀律,同時也不用因為擔心跟不上教師的節(jié)奏而緊繃神經,造成學習壓力大等情況。觀看教學視頻的時候可以自己調節(jié)視頻教學進度,讓學生完全自主地掌控自己的學習。
(2)“翻轉”增加了學習中的互動。翻轉課堂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全面提升了課堂的互動,具體表現在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由于學生通過教學視頻對即將要學的課程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深度學習,在課堂上主要以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解惑和學生之間進行學習交流與互動等,充分提升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人翁意識,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2.3 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高職教育結合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高職教育的結合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課前和課上。其中,課前階段包括觀看教學視頻、針對性的課前練習,課后階段包括快速少量的測評、解決問題并促進知識內化、總結反饋。
在翻轉課堂上,知識的傳授移到課前,因此,教師需要提前提供給學習者一定的學習資料。教師可根據課程類型去設計學習資料的類型,如注重理論型的課程,教師可以制作一個簡短片段,將學生帶入知識情境中去;動手性較強的課程,教師可以錄制一段演示視頻。在課堂上,學生將課前有疑問的問題在課堂上提出來,教師根據課堂需要成立協(xié)作學習小組,讓學生分組討論,相互幫助,解決問題。若仍然解決不了,則最后請教教師。教師在解決過程中若學生問的問題比較統(tǒng)一,可以成立輔導小組,針對同一問題給學生統(tǒng)一講解。
現在,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已經基本在各高職院校得到普及,網絡上的優(yōu)質教育視頻資源非常多,這為翻轉課堂在高職院校中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信息化發(fā)展進程中,翻轉課堂模式勢必在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中發(fā)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金陵,“翻轉課堂”翻轉了什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9)。
[2]Andrew m iller,Five BestPracticesforthe Flipped Classroom [M ],Facebook,2012
[3]楊剛、楊文正、陳立,十大“翻轉課堂”精彩案例 [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
作者簡介
唐娟,湖南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