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鳳平
閱讀教學學生個性化閱讀一、要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
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就要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我們要做到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就必須先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歸還學生閱讀的主動權(quán),給予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在實現(xiàn)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必要條件中,體現(xiàn)在主體方面的就是閱讀能力。從生理方面說,學生必須有對文本信息的知覺、順應(yīng)、重構(gòu)、整合的能力。然而,這些閱讀能力的獲得都離不開足夠的讀書時間作保障。在我們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特別地引導學生抓住語文教學的根本,那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比如說,學習《燕子》一文時,首先初讀課文,感知文本可用激勵性語言“我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讀得很好,你們愿意讀一讀嗎?”這樣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學生大約讀了三遍后,可采用“自愿讀”“分組讀”“分行讀”“分角色讀”“齊讀”等,達到讀得正確、流利,熟讀精思,感悟文本的目的。在此基礎(chǔ)上,讓學生再默讀課文,“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請把不懂的地方畫出來?!边@樣讓學生參與閱讀實踐,引導他們讀中質(zhì)疑,讀中釋疑。最后,達到進一步升華,讀活鑒賞,超越文本。在學生理解了文中所表達的思想后,再讀一讀文本,其感情色彩就濃厚,熾烈、洋溢。
二、要關(guān)注學生的獨特體驗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就要關(guān)注學生的獨特體驗。誠然,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中,學生的自身經(jīng)歷、文化背景及對文本的興趣重點和關(guān)注焦點不盡相同,所以,他們在探究文本的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理解和感悟,必然會有所不同,而且?guī)е鴱娏业膫€性化傾向。這就是所謂的“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即使同一個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里,對同一文本的感悟也會有所不同。我們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讓學生從小就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習慣于傾聽不同的聲音,見識各種各樣的觀念,從而造就他們寬廣的胸襟,培養(yǎng)他們民主的作風。
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就要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方式。因為學生生理特點及機能的差異,所受家庭教育和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差異。所以,采用的閱讀方法也應(yīng)有鮮明的個性差異。作為教師的我們,不應(yīng)該以大眾化的教學方式去要求學生,只要他們處于內(nèi)心與文本的交流狀態(tài),就應(yīng)支持他們的閱讀發(fā)生。
另外,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進行個性化的閱讀,要提倡開放性。閱讀是學生重要的語言實踐活動,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閱歷少,對文字理解較差,這對學習語文形成一定的障礙,只有加強閱讀實踐,才能真正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語言積累和表達交流,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課外閱讀的功效比課內(nèi)閱讀功效高。因此,教師不應(yīng)該把學生局限在課堂里自我封閉,要引導學生走進課外閱讀的繽紛世界。讓生活成為閱讀教學的源頭活水,讓學生個性化閱讀得以擴展,因為“功夫在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