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杰
摘 要:立足學生身心發(fā)展;把握課文重點,構建課文主線;再以課本為依托,創(chuàng)編源于文本、高于文本的新故事是實施中段英語對話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中段英語;對話教學;構建語篇;故事串聯(lián);課堂主線
最近,鄞州區(qū)舉行了全區(qū)小學英語優(yōu)質課大賽。本次優(yōu)質課競賽采用了同課異構的方式,教學內容均選自PEP小學英語三、四年級上冊的對話板塊。筆者有幸觀摩和聆聽了多堂精彩紛呈的參賽課,發(fā)現(xiàn)獲獎教師的課都有一些共同點,現(xiàn)結合他們的教學,談談實施中段對話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立足學生身心發(fā)展,構建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語篇
首先要了解中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小學三、四年級同屬于小學中段,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基礎階段。小學低段學生的感知往往帶有很強的無意義性和情緒性,而中段學生開始逐漸向有意性和目的性發(fā)展,中段學生還具有樂于與同學交往的特點,他們往往對生動、具體、新穎的事物充滿好奇,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的無窮動力(黃士力,2012)。因此,針對中段學生的特點,應該以一些活潑有趣的文本為載體,讓學生能在有趣的課堂環(huán)境下和同伴交流,表演,自然習得語言。
例如,在上新版三上Recycle1內容時,授課教師選擇了三年級小朋友都熟悉的卡通人物:大耳朵圖圖。以“Tutus happy school day!”為主題,通過逐步展示Tutu的鼻子、眼睛、耳朵等部分,讓學生猜出了卡通人物:Tutu。然后通過Tutu上學路上碰到同學,老師打招呼等情景,來復習學習的內容。因為人物是學生熟悉的,而且活動有很強的互動性,因此整節(jié)課,學生都是在學中玩,玩中學,學習興趣異常濃厚。這樣的教學,這樣的文本設計,才是真正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使學生樂于學習,完全沉浸在學習的快樂中。
二、把握課文核心重點,脈絡清晰,以一條主線貫穿全文
PEP小學英語中段對話課,內容普遍比較雜和多,且沒有明確的重點句子。因此就需要任教老師能夠準確地把握課文的重難點,并且能夠在抓住重難點的基礎上,理清脈絡,找到打開課文文本的鑰匙,以一條清晰的主線引領學生理解并應用文本。以一位老師的教學為例:重點句子是:What would you like for...?Id like some...難點句子有:Whats for dinner?Wait and see. Everything is ready.這些全部集中在短短的一篇對話里。如果同時教授,對學生來說,理解難度較大。對于本文的授課,教師以機器貓中的一位人物Pang Hu一天的生活為主線,結合本課知識點,再構了多個貼近生活的語篇,如Pang Hu在家吃早飯,在學校吃午飯,下午英語課上肚子餓了,暢想晚飯吃什么等多個語境,把難點分散在不同的情景中,這樣既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也降低了學習的難度。而且教師設計的這幾個場景不是分散的,而是以時間為點,以課文重點句子為依托,以學生生活體驗為基準,把幾個小故事完整的串聯(lián)起來。而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既自然習得了語言,也使課文的難點得到了突破,學生語言得以拓展豐富。
三、以課本為依托,創(chuàng)編源于文本、高于文本的新故事
小學中段英語對話教學應遵循的原則是:(1)整體性原則;(2)發(fā)展性原則;(3)趣味性原則。站在整體語言的高度,樹立發(fā)展的教學理念,設計充滿樂趣的語篇教學活動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語篇基礎,為他們的進一步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黃士力,2012)。而故事對小學生來說,永遠充滿了吸引力,他們對故事永遠充滿興趣,百聽不厭。如果能夠在課堂上,采用適合課堂教學內容,有趣生動的故事,就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故事也非常適合表演,改編,續(xù)寫等。英語課程標準中的二級目標中就寫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ń逃?,2011)。因此,在對話課堂上,有趣的故事教學能很好地使課文文本得到拓展和學生的綜合語言得到運用。
例如,一位教師在上四上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Lets talk時,就在最后的拓展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編了一個有趣搞笑的小故事。首先教師讓學生小組調查飲食情況,引出:We all have a big dinner. It must be very nice. How about Zhu Bajie?What would Zhu Bajie like for dinner?Lets enjoy a story.學生都熟悉豬八戒,貪吃好吃,可是他又是個和尚,那他究竟晚上吃什么呢?學生帶著好奇心進入故事,到故事結尾學生才知道,原來豬八戒想吃雞肉,可是和尚是不能吃葷的,調皮聰明的孫悟空跟豬八戒開了個玩笑,把石頭變成雞肉,結果豬八戒上當了??吹浇Y尾,學生都笑成一團。在表演環(huán)節(jié),學生更是踴躍舉手,積極參與,教師的配音示范到位,學生的表演也惟妙惟肖,為整個課堂營造了一種生動活潑、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筆者想,這也許就是因為授課教師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才會有此效果啊。
小學中段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和直觀思維強。生動有趣,難度遞進的問題能充分點燃學生的思維,而直觀、動態(tài)的故事表演能激活學生的想象力,為學生打開想象的大門(周虹汝,2012)。將目標語言融入精心創(chuàng)設的語篇中,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運用語言,開展更有意義的學習。
參考文獻:
[1]黃士力.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與實施[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2]周虹汝.小學中年級故事教學中拓展活動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2.
(作者單位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甲南小學)
·編輯 李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