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梅
摘 要: 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資源包是小學語文自主學習的基礎,資源包包括導學案、微課、課件、游戲等多種形式,但無論哪種形式資源包的設計和開發(fā)都應該遵循科學性、針對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原則,還要注重學法指導。
關鍵詞: 自主學習 學習資源包 形式 原則
“學講方式”是徐州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圍內以行政手段推進的一種教學方式,它能較好地改變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學、教學氣氛沉悶、課堂低效高耗等現(xiàn)狀?!秾W講計劃》指出:“學講方式” 是以學生自主學習作為主要學習方式,以合作學習作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以“學進去”、“講出來”作為學生學習方式的導向和學習目標實現(xiàn)的基本要求的課堂教學方式。從《學講計劃》可以看出,“學進去”是“講出來”的基礎,也是“學講方式”的基礎,不能“學進去”就談不上“講出來”,也無從說起“學講方式”了,由此看來,如何指導學生“學進去”是“學講方式”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學講計劃》指出: “學進去”是指通過自主學、合作學、質疑學等學習方式進行的。針對小學語文學科來說,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缺少自主學習的方法,語文學科學習目標不突出,學習重難點很難把握,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學進去”呢?我認為可以從語文學習資源包入手。
一、學習資源包的形式
這里的學習資源包是老師為了指導學生自學語文而設計開發(fā)的各種樣式的資源總稱,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導學案
導學案是語文老師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推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專業(yè)編制的,其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方案。它一般都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自主測評、學習反思、拓展延伸、存在問題等環(huán)節(jié),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有具體可操作的描述。比如教學目標描述一般分成三個部分:用什么具體方式來學,學什么內容,學到什么程度,很好地解決語文學科目標和重難點不突出的問題??梢哉f一份好的導學案就是一份學生語文學習的尋寶圖,可以引導學生面對教材自主學習語文知識。
2.微課
微課是近年流行起來的一種微型教學視頻,它是老師在把握學情的基礎上圍繞教學內容的某一難點或重點錄制的一般不超過10分鐘的教學視頻。在引導學生自學《春聯(lián)》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掌握“對聯(lián)的特點”這一教學重點,我在微課視頻中出示三副對聯(lián),示范歸納對聯(lián)“字數(shù)相等、詞性相對、意思相連、仄起平收”等特點,并留有相關練習和答案,讓不同的學生翻過反復點播微課,很好地掌握這一教學重點,而微課留下的習題也給學生課堂的“講出去”提供素材。
3.課件
導學案和微課雖然都比較翔實可操作,但是有一個共同的缺陷,就是缺少交互性,這一點不符合建構主義的理論觀點,而多媒體的課件能很好地彌補這一缺陷。如預習《詹天佑》這一課時,因為學生往往對“人字形”鐵路的結構和作用不甚清楚,所以老師可提供給學生動畫課件,讓學生通過點擊課件,產生互動,很好地演示“人字形”鐵路工作原理,從而豁然開朗。同時課件聲音、動畫齊備,能較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游戲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枯燥乏味的自主學習讓自制力較弱的孩子疲憊不堪,但是如果把知識點滲入孩子喜歡的游戲中,學生一定會樂此不疲。在低年級“轉盤識字”中,我設計了“猜字闖關的游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學習資源包的原則
當然資源包的形式還有很多,比如劇本、“以畫入詩”等,但是無論哪一種方式的設計和開發(fā)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一般來說,小學語文學習的資源包開發(fā)和設計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科學性
科學性是小學語文資源包設計最基本的要求,無論哪一種形式都不應該出現(xiàn)錯誤的知識,犯科學性的錯誤。某些老師因為態(tài)度或其他原因,在設計資源包的時候會出現(xiàn)錯別字甚至原則性的錯誤。人都有“先入為主”的意識,何況是未成年的孩子,一旦掌握了錯誤的東西,即使花再多精力和時間也難以改正過來。
2.針對性
資源包的開發(fā)是針對學習內容設計的,不能刻意追求制作工藝上的精致,或者過于追求制作效果的“高科技”,而減弱資源包的針對性。某一老師在制作生字范寫的課件時,采用了精美的動畫設計,加入了非?!办拧钡?D效果,還加入了震撼人心的片頭,結果學生在使用課件的時候,精力都被這些外部因素所吸引,反而淡化了生字的范寫,使這個課件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其實把老師在習字本上的書寫過程翻拍下來,播放給學生看就能取得極好的效果。
3.趣味性
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決定了他們不能很好地完成枯燥的自主學習,注意力也不夠持久,所以自主學習資源包要保有趣味性,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在資源包中,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唱兒歌等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把學生所要掌握的知識滲透進去,讓學生在玩中學,快樂地掌握知識。
4.可操作性
由于城鄉(xiāng)差別,不同地域的孩子擁有的自學條件各不一樣,我們在設計開發(fā)小學語文學習資源包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自身條件,設計出來的東西要便于操作,易于操作,如果把證券交易所當做課件背景,農村孩子是很難明白的,要讓城里孩子談談摸魚捉蝦的體會,恐怕也很難實現(xiàn)。
5.注重學法指導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孩子學會學習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目的。無論多么精巧的設計都無法彌補未成年學生自學能力差的缺陷,所以我們在開發(fā)資源包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學法傳授、滲透、指導、訓練,教給孩子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種學法指導可以集中出現(xiàn)在資源包中的“學法點撥”環(huán)節(jié),也可以在各環(huán)節(jié)中滲透“學法提示”。當然在課堂交流環(huán)節(jié)老師要進行學法點撥與評價,力求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效果。
總之,語文學科要促使學生“學進去”,從而有效推進“學講方式”,開發(fā)小學語文學習資源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