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俠
摘 要: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對培養(yǎng)合格的中職學校校畢業(yè)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語文學科是中職學校的文化基礎課程,故而如何優(yōu)化課堂活動,創(chuàng)意與設計課堂活動,成為語文學科教改深入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
關鍵詞: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9-027-01
課程改革,讓課堂充滿了激情和活力;課程改革,讓語文教學更精彩?!耙磺袨榱藢W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是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為此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既要師生互動起來,又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值得我們每一位中職老師思考。怎樣才能實現(xiàn)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激情導入,沖擊學生的心靈
中職語文課本中好多課文都很經(jīng)典,如《合歡樹》是史鐵生一篇優(yōu)秀散文,可以在講課前欣賞他的《秋天的懷念》,既可以把學生帶入史鐵生憂傷的心緒里,又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史鐵生的生活和寫作背景。這類的導入既符合當代孩子喜歡聽歌,喜歡看的心理,又能及時幫助學生進入教學情境。
二、教學融入社會生活,豐富課堂內容
“生活就是語文,語文就是生活?!薄罢Z文來自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新課程積極倡導“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對教材進行第二次“加工”,即調整教材、補充教材、拓展教材。基于中職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知識水平,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控制好難易程度,循序漸進。這就要求我們有耐心,保持一顆平常心、不求急功近利、只求順其自然、因勢利導。在課堂語文講授時要面對中職生生活實際,尋找課文內容與社會生活的最佳結合點,使教學內容走進學生的生活。例如,在講授《南洲六月荔枝丹》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訓練學生有條理地向別人介紹某種事物,我特意帶了一些荔枝到課堂上,請個別學生用所學知識向同學們有條不紊地介紹手中的荔枝,并掛出與他們專業(yè)有關的汽車發(fā)動機圖片,讓學生向大家介紹說明,學生參與積極性高??梢?,用學生熟悉的事物接通了他們并不熟悉的抽象知識,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對課文進行有效的拓展與超越,把學習訓練和整個社會聯(lián)系起來,拓寬了學生的觀察視野,使“語文”這一小課堂融入了社會這個大課堂。讓學生學到更多,品味更多,收獲更多,引導學生思考自我,關注他人,關注世態(tài)、體會人間百味,達到“功在課堂、利在千秋”的目的。
三、創(chuàng)新教法,讓課堂活色生香“靚”起來
教學的方式方法對于教學效果的好壞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同樣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會導致不同的教學效果。目前,比較適合中職教育的教學方法主要有情境教學法、活動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模擬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等。
(1)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是在現(xiàn)代教育培養(yǎng)全面型人才理論指導下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它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能力。教學的過程可以讓學生獲得美的感受,培養(yǎng)其高尚的審美情操,進而使學生思維水平不斷提高。如何創(chuàng)設好的情境呢?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①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有助于開啟學生的思緒,引發(fā)他們的想象,并能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
②是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③是創(chuàng)設激勵情境。給學生以信任的目光,常用鼓勵性的語言"你能行"。
④是創(chuàng)設民主情境。師生關系平等融洽,教學效果則佳。
⑤是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培養(yǎng)并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
(2)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旨在通過一個個具體案例的討論和思考,去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他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確答案,他真正重視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過程。在課堂上,沒有旁觀者,只有參與者。學生一方面從教師的引導中增進對一些問題的認識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從同學之間的交流,討論中提高對問題的洞察力。
(3)角色扮演教學法。角色扮演的過程給人的行為提供了生動的實例,學生通過實例為媒質:探索它們的感情;洞察他們的態(tài)度價值和感知;培養(yǎng)他們解決問題的技能和態(tài)度;用各種方法探討對教材的理解。這種方法在《語文》、《英語》等文科類教學中效果較好。學生表演時要盡可能地真實,場景的再現(xiàn)對其他的同學能產(chǎn)生共鳴與思考。
(4)互動式教學法。在互動中,活動的雙方都處于一種積極的教學狀態(tài),而沒有主動與被動之分,課堂活動主體--學生脫離靜止的狀態(tài),始終處于最積極、最活躍的狀態(tài)。制約中職課堂教學的瓶頸之一即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而互動式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的學習
作為語文教師應當在教學中積極滲透生命教育的精神,讓我們的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同時也加深對生命的理解和認識。在我們有限的課堂里給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尊重他們的個性,珍愛他們的生命。在教學方式上采取更多的、更有效的方式實施生命教育,使他們在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進度的選擇上,多一點自由的空間,少一點劃一的要求,使學生的個性得到表現(xiàn)和發(fā)展,也讓生命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真正做到詩意地棲居。
參考文獻:
[1] 蘇占先.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問題與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08.
[2] 皮連生.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