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摘要】體育考核課作為高校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過去的考核相比,有許多不同的特點。但是當前體育課程設置和考核科目都存在著一些需要轉變的地方,本文就二者之間的關聯性做簡單闡述。
【關鍵詞】體育課程考核科目關聯性
【中圖分類號】G80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2-0064-02
一、目前體育課程設置現狀
(一)體育教育理念有待轉變
以往高校體育課程的指導思想是體質教育,技能教育。雖然在改革中,某種程度上強調"健康第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觀念等,但實踐中高校體育教育還存在著片面強調傳統(tǒng)體育知識技能的學習,以課堂教學和教師為中心,限制了學生獨立性活動的狀況。因此,應該真正的把學生的"身體健康"放到首位,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體育課堂教學使學生逐步樹立起了"終身體育"的觀念。
(二)體育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給學生的學習留有更大的空間,各高校都不同程度的開設多種項目類型的必修課與選修課程。部分高校還為學生提供了可以自由選擇教師、自由選擇項目、自由選擇時間的學習條件。以學生為主體,開設多種選修課程內容,并由學生自由選擇項目是很好的措施。但由學生自由選擇教師、自由選擇時間,對于目前高校的實際情況并不適合。因為當前各高校的學生人數相對比較多,學生的所有課程學習安排比較緊張,這樣勢必會造成教師、文化課和體育課三者之間的矛盾,造成教師資源的不足和浪費。
(三)體育課程設置的割舍極端化
為了體現大學體育課程要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部分院校對以往大學一、二年級學生必修課內容中的競技體育項目,出現割舍過多,甚至有的院校已全部舍去。為了達到體育學習與鍛煉的目的,應合理、適當的安排競技體育項目,尤其是田徑中的短跑和中長跑項目不能舍去,既要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又要達到學習和鍛煉的目的,以保證學生在體育課的學習中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所以,要正確處理競技體育與學生興趣之間的矛盾,教師應作好對學生的啟發(fā)和引導作用,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體育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四)體育課程設置連續(xù)性不夠
目前普通高等院校只對大學一、二年級的學生開設體育必修課程。大學二、三、四年級的學生開設體育選修課程。這對于大學生的體育鍛煉和身體健康是很不利的。通過多年來的觀察和分析,多數大學三、四年級的學生身體素質較大學一、二年級時明顯呈下降趨勢,其原因主要是大學三、四年級的學生由于學習、就業(yè)的壓力,只注重其它理論課程的學習,忽視了體育鍛煉。所以體育課程設置應有連續(xù)性,對大三、大四以及研究生階段的學生應增設必修體育課程。
二、目前體育考核科目現狀
(一)評價標準的統(tǒng)一化、忽視相對性
這種以運動成績?yōu)橹行牡脑u分模式,否定了學生個體的先天差異性以及學生的興趣、特長與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我國各地區(qū)學生身體生長發(fā)育的情況不同,即使同一地區(qū)也存在差異,因此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考核及達標評價統(tǒng)一評分顯然是不適當的。有些學生不用多練,各項身體素質考核也能得高分;而有些學生再怎么練,也擺脫不了落后的成績。這也正是目前體育教學考評中集中的矛盾所在,它嚴重影響了全體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自發(fā)性、自覺性。
(二)評價方法的只重視終端評價、忽視過程評價
從單一的分數角度評價學生的體育課成績,往往會使學生為著考核項目的達標而忽略對基本技術的學習和掌握。譬如,反映速度素質的短跑項目一般是女生較難取得好成績的一個項目,學生在考核中只重視考核結果,卻連快速跑的基本動作要領都不去掌握。
三、體育課程設置與考核科目的關聯性
體育課程可謂是學分最少考核最復雜的課程之一,體育課程最后成績的評定有理論、實踐、技評、課堂表現、出勤率、早操、課外等眾多因素。目前我們的體育課程教學(指實踐課)幾乎每一堂課都在進行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一堂體育課其練習密度通常在40%左右,絕大部分的時間是在教師的言傳身教過程中。其實實踐課的內容并不等于學了就要考??己瞬皇悄康模鞘侄?,一方面是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序,更重要的鞏固一些基礎理論知識和體育原理,以便今后結合實際指導自己長期從事體育鍛煉,甚至組織、帶動周圍的人從事體育鍛煉,可見改革考核內容、健全考核方法、修正考核標準對體育課程的整體建設同樣至關重要。
四、結束語
體育考核科目對學生的體育學習具有導向性。在整個學校體育工作和教學的改革中,體育課程設置和考核體系的改革和建設必須同步進行。許多體育教育工作者對學校體育考核這個課題進行了長期不懈的研究,也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但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制訂出的統(tǒng)一的課程設置和考核體系方案能否體現二者之間的關聯性,這是制定體育考核體系的決策者需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