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朋艷+劉玉蓮+李慶華
當今社會,隨著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到來,大多數(shù)工作都必須依靠團隊的力量才能完成,團結協(xié)作精神是21世紀對每一個人的要求,因此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團隊精神是高校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闡述了當代大學生加強團隊精神培養(yǎng)的重要性,探討了如何在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大學生團隊精神的舉措。
大學生團隊精神實驗教學大學中的實驗教學不同于理論教學,它生動活潑,需要交流、需要討論、需要互動,是進行品質教育的最生動、最活躍的教學形式。筆者結合實驗教學的經(jīng)驗,擬就如何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輔助學生完善自身社會性、培養(yǎng)團隊精神作初步探討。
一、團隊及團隊精神
怎樣才算是一個團隊?團隊不是若干個人的簡單組合,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依賴的、承諾共同的規(guī)則、具有共同愿望、愿意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的互補技能成員組成的群體,團隊是有核心、有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的組織。所謂團隊精神,簡單來說就是大局意識、協(xié)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在于個人、團體力量的體現(xiàn),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百川納海才能激發(fā)驚濤駭浪,個人與團隊關系就如小溪與大海。
二、當代大學生加強團隊精神培養(yǎng)的重要性
1.當代大學生缺乏團隊精神
現(xiàn)在社會文化、社會觀念的多元化對大學生思想文化的影響,尤其是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的影響,導致了部分大學生團隊協(xié)作精神的淡化與缺失。在校的大學生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缺少多個兄弟姐妹間的紛爭、合作和謙讓,而且父母的奉獻精神過強,通常情況下自己再苦再累也不會讓孩子受一點兒委屈。缺乏團隊精神的大學生,即使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具備了出色的技能,但“獨樹難成林”,走上社會后,無法與他人合作,難以獲得成功。
2.培養(yǎng)大學生團隊精神是當代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需要
在很多情況下,個人的力量和智慧微不足道,單靠個人能力已很難完全處理各種復雜的問題,所有這些都需要人們組成團隊來解決。“一只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兩只螞蟻來搬米,身體晃來又晃去,三只螞蟻來搬米,輕輕抬著進洞里?!边@正是團結協(xié)作的結果,而且團隊合作的力量是無窮盡的,一旦被開發(fā)團隊將創(chuàng)造出不可思議的奇跡。
3.培養(yǎng)大學生團隊精神是自身成長和國家興盛的需要
從自身成長發(fā)展的角度考慮,大學生也應當重視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與養(yǎng)成。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生力軍,肩負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神圣使命,因此在校學習期間,應當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三、如何在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團隊精神
實驗教學是在一定的實驗設施條件下,使用一定的實驗儀器設備、實驗試劑和一些輔助的實驗用品,按照一定的操作規(guī)范進行的實踐教學活動。
1.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
在實驗教學中,我們積極推行討論式互動教學方法和PBL教學法。討論式互動教學中,以小組為單位,小組成員集思廣益,發(fā)現(xiàn)問題、討論問題、找出解決方法,未解決的,在統(tǒng)一的時間選派一名同學發(fā)言與班級中其他組同學討論、與老師討論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討論式互動教學中,小組同學之間互相指正、互相鼓勵、互幫互助,正是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通過討論式互動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不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實驗要求和實驗原理、實驗操作,更重要的是在實驗中同學們學會了團結、合作、關愛、共同進步的道理和樂趣。PBL教學法中也以小組為單位,大家有組織、有領導,成員各自發(fā)揮著自己的智慧、優(yōu)勢與能力,不僅給了學生個人充分的自主性,同時更加注重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讓他們在實驗中找到我們生活中真正重要的東西——樂趣——工作的樂趣,合作的樂趣。
2.加強團隊精神的理念教育
教師將團隊精神的理念教育貫穿于實驗課的過程當中。首先,教育學生在實驗中一定要有互幫互助的理念。一般的大學實驗課一般是二三個人或五六個人一組,因此小組成員間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即使需要個人獨自完成的實驗,很多時候也需要其他同學的指教、幫助來完成,因此一定要互幫互助。其次,教育學生在實驗課中要有共同承諾的理念。學生不僅要有做好自己實驗的責任,更要有使整個小組、整個班級做得更好的責任,要有大局意識。再次,在實驗教學中灌輸發(fā)展共贏的理念。比如說,讓學生查找資料,如果小組成員的不同任務都查找的多又精,受益的不僅是自己,更是整個小組、整個班級。
3.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
傳統(tǒng)實驗教學中,過分強調實驗教學的“目標”和“驗證性”這兩個特點,淡化了科學實驗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特點。教師往往從已知結論出發(fā)設計實驗教學的起點,并監(jiān)控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只能經(jīng)歷一個沒有問題、不需要推測、不需要自主設計、不需要思維的操作性實驗。久而久之,形成了以結論為邏輯起點,以知識技能為本,以教師和課堂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模式,失去了實驗教學應有的意義和作用。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我們改進教學模式,加大設計性實驗和開放性實驗課的比例。在新的實驗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再是單純的實驗操作者,而是實驗構思和設計的主導者,實驗過程的控制者。在設計性實驗過程中學生依靠他們學過的知識、技術方法或經(jīng)驗,通過自由組合形成的課題研究小組的團隊協(xié)作來完成。開放式實驗教學,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滿足他們的求知和創(chuàng)新欲望,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利用課余時間完成研究型實驗項目,這同樣需要團隊成員的密切配合。
4.改進教學組織模式
以前的實驗教學中,老師是主體,事無巨細的負責整個班級的教學與管理?,F(xiàn)在,我們提倡以學生為本,以班級中每個小組作為小單元來進行教學組織與管理。具體做法是在每門課的實驗開始前班級學生按照學號,根據(jù)學科的要求分成幾個小組做實驗,一般情況下一個實驗臺5~6個人,那么在這門實驗課中,無論實驗需要二個人完成,還是幾個人完成。一個小組就是一個整體,一個團隊。實驗預習中任務的分配、資料的整理、問題的集中都需要這個團隊的密切配合;實驗過程中、實驗操作的分工、操作問題的發(fā)現(xiàn)與解決有賴于團隊成員的合作、友愛和奉獻;實驗結束后實驗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針對實驗本身的建議和想法、實驗的意義及引申、實驗用品清理和衛(wèi)生的打掃同樣需要團隊成員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密切配合。整個實驗過程中強調組長的管理、組內的學習氣氛、組內支持、信息交流、組內合作,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團隊意識。
總之,應該充分利用實驗課這個生動的實踐平臺,加強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如何更好地利用這個平臺來加強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需要領導的支持、教育者的教育引導,學生個人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任芬.誠信和團隊意識最重要[N].中國人事報,2007.
[2]邢乃貴.論新課程理念下學生自主實驗模式的構建[J].大學時代,2006,(03).
[3]王琳,劉廣月.大學生團隊精神的探究與培養(yǎng)[J].商業(yè)文化,2010,(04).
[4]葉清.大學生團隊精神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5,(1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