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楠
近年來,為提高高等院校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質(zhì)量,大部分學校開始改革教師隊伍,大量聘用“80后”輔導員,同時,由于2008年以后,我國的高等院校中的學生主體逐漸轉變?yōu)椤?0后”大學生。但是,由于雙方所處時代不同,身份不同,再加上價值觀的各異,導致目前的教育管理模式開始漸漸失靈。本文基于當前“80后”輔導員與“90后”大學生價值觀發(fā)生嚴重碰撞的研究背景,從人文社會學以及心理學等的角度對當前處理“80后”輔導員與“90后”大學生關系的教學管理模式的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以及產(chǎn)生原因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并在加強現(xiàn)代價值觀與后代價值觀碰撞下的教育模式探索的必要性的基礎上,提出了建立適應現(xiàn)代價值觀與后代價值觀條件下的教育模式的具體對策,為提高大學英語課堂的學習與教學的效率,促進當代大學生英語能力(尤其是口語交際能力)的進一步提高,滿足國際形式的發(fā)展需要,提供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指導性意見,為其指明了前行的正確方向。
“80后”輔導員“90后”大學生現(xiàn)代價值觀后代價值觀現(xiàn)代教育模式一、引言
近年來,大部分學校開始了教師隊伍的改革,大量聘用“80后”輔導員,來進行對當代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同時,由于2008年以后,我國的高等院校中的學生主體逐漸轉變?yōu)椤?0后”大學生,從而造成了高等院校輔導員與學生構成情況的大變動。而且隨著現(xiàn)代經(jīng)濟社會的不斷高速發(fā)展,對科學教育水平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于是,為了提高現(xiàn)階段高等教育的教學管理水平,我國教育機構針對高等院校人員構成變動的現(xiàn)狀,開始了有關教育模式的探索。
“80后”和“90后”是指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人,由于二者所處時代的環(huán)境不同,而且所受教育的程度和理念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導致二者的價值觀產(chǎn)生嚴重的沖突。“80后”性格沉穩(wěn),由于所處環(huán)境較為艱苦,所以具有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但是由于思想過于僵化,導致其不擅變通,觀念較為落后,容易叫死理;而“90后”卻迥然不同,他們思想開放,新潮,大膽敢于創(chuàng)新和挑戰(zhàn),但是由于大多數(shù)為獨生子女,缺乏生活的獨立性,樂于享受,厭惡勞動。因此,當“80后”和“90后”以“輔導員”和“學生”的身份,出現(xiàn)在大學校園中之后,他們的價值觀變發(fā)生了激烈的沖突,于是現(xiàn)代價值觀與后代價值觀的碰撞便開始了。
由于我國現(xiàn)階段的高等院校存在“80后”輔導員與“90后”大學生共存的情況,其價值觀的激烈沖突嚴重影響了教學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從而導致了教學管理的效果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標準。因此,有必要加強對現(xiàn)代價值觀與后代價值觀碰撞下的教育模式的探索與研究。為此,本文采用實證分析與探討分析的研究方法,通過分析和研究當前“80后”輔導員與“90后”大學生的不同價值觀,以及其產(chǎn)生的原因,對加強現(xiàn)代價值觀與后代價值觀碰撞下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工作的進一步發(fā)展展開了一系列的探討與分析。
二、當前處理“80后”輔導員與“90后”大學生關系的教學管理模式的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1.高等院校對探索新型教育模式的重視力度不足,而且相關的制度與管理機制不完善
目前,我國的部分高等院校缺乏危機感,并且不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而且解決問題的方法不科學,計劃不周密。另外,高等院校對探索新型教育模式的重視力度不充分,缺乏相應的人才以及足夠的經(jīng)費,不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科研管理機構進行有關探索新型教育模式的科研工作。同時,我們還缺乏規(guī)范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管理機制,從而導致整個教育管理系統(tǒng)缺乏至關重要的有效性和系統(tǒng)性。
2.“80后”輔導員的教學管理能力不足,且缺乏相應的人性化管理方法
“80后”輔導員年紀較輕,缺乏相應的教學管理的經(jīng)驗,而且由于其導師的思想觀念較為落后保守,從而導致其思想過于僵化,并且從心底對素質(zhì)教育和人性化教育有著很強烈的排斥感,從而導致其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過于以自身為中心,忽視了對當代大學生的人性化管理。
三、加強現(xiàn)代價值觀與后代價值觀碰撞下的教育模式探索的必要性
1.加強現(xiàn)代價值觀與后代價值觀碰撞下的教育模式探索是提高當代高等教育提高教學管理效果的需要
當今的高等院校出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教師尤其是輔導員開始普遍趨于年輕化發(fā)展,“80后”的青年們開始嶄露頭角,并逐漸成為了輔導員隊伍之中的主體;而于此同時,由于時代的向前發(fā)展,我國高等院校的大學生開始普遍成為“90后”的人群,由于二者價值觀迥然不同,而且又同為年輕氣盛的青年人,再加上師生之間本身就存在的隔閡,導致二者嚴重缺乏溝通,相互之間容易產(chǎn)生矛盾與爭執(zhí),從而影響教學管理的效果。而加強現(xiàn)代價值觀與后代價值觀碰撞下的教育模式探索,可以進一步協(xié)調(diào)師生之間的關系,促進其相互間的交流與溝通,有利于同時滿足師生的需要,激發(fā)師生的積極性和熱情,促進當代高等教育提高教學管理效果的提高。
2.加強現(xiàn)代價值觀與后代價值觀碰撞下的教育模式探索是促進當前“80后”輔導員與“90后”大學生進一步溝通與交流的需要
根據(jù)人文社會學的一些知識,可以知道價值觀是阻礙人與人之間進行交往的重要因素。雖然“80后”輔導員與“90后”大學生的年齡相差不大,而且都是生活在改革開放后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的時代,但是由于所受教育水平不同,在加上師生之間固有的隔閡,導致師生之間溝通不足。如果能夠解決師生之間的價值觀念的問題,那么便可以打破擋在兩者之間的堅冰,促進兩者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往,而加強現(xiàn)代價值觀與后代價值觀碰撞下的教育模式探索,便可以很好的做到這一點,從而協(xié)調(diào)“80后”輔導員與“90后”大學生之間的關系。
3.加強現(xiàn)代價值觀與后代價值觀碰撞下的教育模式探索是實現(xiàn)高等教育教學模式日益發(fā)展的條件下人性化教學管理進一步發(fā)展的需要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我國的教育體制也在不斷的改革與完善,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過渡的過程中,對人的重視越來越明顯,各種教育管理制度也都在向人性化發(fā)展。而加強現(xiàn)代價值觀與后代價值觀碰撞下的教育模式探索是貫徹以人為本科學發(fā)展觀的需要,有利于協(xié)調(diào)師生之間的關系,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利于幫助“80后”以及“90后”的青年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滿足雙方共同的心理及其他方面的需要,有利于實現(xiàn)高等教育教學模式日益發(fā)展的條件下人性化教學管理進一步發(fā)展。
四、建立適應現(xiàn)代價值觀與后代價值觀條件下的教育模式的具體對策
1.高等院校要加大對探索新型教育模式的重視力度,完善相關的制度與管理機制
我國高等院校應該時刻保持著危機感,并且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努力解決問題。高等院校應加大對探索新型教育模式的重視力度,積極引進一批先進的人才,并努力形成一個相關的科研管理機構,或是建立相關的課題,組織一批權威人士或專家進行相關的科研工作。同時,要努力建立規(guī)范的管理制度,從而完善管理機制,從而保證整個教育管理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性和有效性。
2.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努力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轉變其思維方式,提高其教學能力
我國高等院校要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努力提升“80后”輔導員的綜合素質(zhì)。高等院校在招聘輔導員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青年教師的學歷,還要重視青年教師的科學文化素質(zhì)和思想道德素質(zh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關注其教學管理能力。另外,學校還可以定時組織一些優(yōu)秀教師,出差到重點學校學習一些先進的科學經(jīng)驗和方法,從而提高其自身的教學管理水平。
“80后”輔導員們也要注意自身的教學管理水平及思想素質(zhì),并要及時給自己“充電”,保證自己所擁有的知識、思想和價值觀念等,要跟上時代的節(jié)奏。同時,要加強對現(xiàn)實生活的觀察,努力從生活中把握科學有效的教學管理方法,另外,要努力轉變其思維方式,摒棄落后的思想觀念,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管理能力,協(xié)調(diào)與“90后”大學生之間的關系,促進雙方的進一步溝通和交流。
endprint
3.努力實行更為人性化的教學管理方法,實現(xiàn)對“90后”大學生的科學、有效管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教育、醫(yī)療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渴望能夠擺脫冷冰冰的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的管理模式,享受以人為本的素質(zhì)教育。因此,高等院校應該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切實滿足學生的要求,維護學生的利益,例如可以采取相應的“軟管理”(即采用由學生自主控制或一些強制性較弱的規(guī)章制度,來進行相關的教學管理)。
4.大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努力進行心靈上的溝通
我國的高等院校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進一步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提高其抗壓抗挫折的能力,使其能夠擁有平和的心態(tài),以此來對待一切人、一切事。同時,要使學生能夠時刻保持冷靜,以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來處理和他人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對“80后”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這些輔導員們可以學到更多的心理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zhì),從而保證其能夠在與“90后”大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準確把握其心理動態(tài),根據(jù)其心理需求,制定相應的交流計劃,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師生之間的溝通問題,打破二者之間的隔閡,幫助“90后”大學生解決其心理問題。
另外,我國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80后”輔導員,要努力用“心”去與“90后”大學生相溝通?!?0后”的輔導員們在與“90后”大學生溝通的過程中,要學會聆聽學生的心聲,并要學會尊重其所提的觀點和意見,努力做到換位思考,保證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實現(xiàn)真正的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而且,“80后”的輔導員們可以經(jīng)常組織一些能夠增進彼此關系,促進溝通交流的小游戲,從而能夠在快樂中漸漸的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實現(xiàn)心靈上的溝通。
5.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信息技術等新媒體,促進當前“80后”輔導員與“90后”大學生的溝通與交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網(wǎng)絡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網(wǎng)絡也漸漸成為人們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重要平臺。我國高等院??梢砸跃钟蚓W(wǎng)為基礎,搭建一個大型的師生網(wǎng)絡溝通平臺,從而給“80后”輔導員與“90后”大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機會。通過這個師生網(wǎng)絡溝通平臺,可以規(guī)避面對面交流的一些羞澀、矜持和尷尬,減少一些忌諱和緊張,給所有人暢所欲言的機會,從而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另外,伴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和繁榮,一批基于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社會交友類的手機軟件得到了更好的發(fā)展和廣泛的普及,如微信、QQ、飛信、微博、易信等新媒體?!?0后”輔導員要充分利用這些新媒體促進和“90后”大學生之間的交流,不斷擴大交流的范圍,從而能夠從多方面深入了解學生,促進“90后”大學生學生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五、結論
目前,我國加強現(xiàn)代價值觀與后代價值觀碰撞下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驕人的成績,但由于其本身的發(fā)展還處于初步探索的階段,再加上我國教育機構缺乏該方面的權威人士及創(chuàng)新人才,導致該方面的教學模式的發(fā)展仍不充分,還不能在當今高等院校的教學條件下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普及,所以加強現(xiàn)代價值觀與后代價值觀碰撞下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工作,仍然面臨著一系列突出的問題。因此,我國要加強對完善現(xiàn)代價值觀與后代價值觀碰撞下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工作的重視,加大對高等教育工作中教學模式探索的技術支持與投資力度,以社會主義價值觀去引領潮流,從而影響人們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協(xié)調(diào)好當前“80后”輔導員與“90后”大學生之間的師生關系,促進師生之間的進一步溝通和合作,從而促進當前高等院校教學管理效率與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推動現(xiàn)代化教育改革的向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華麗,沙文濤.試析高校中的“80后”輔導員與“90后”大學生[J].黑河學刊,2013,(06).
[2]何敬業(yè).80后輔導員做好90后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初探[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10).
[3]陳建祥,陳玉平.高?!?0后”輔導員師德建設的挑戰(zhàn)與對策[M].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4]謝雪梅.“80后”輔導員對“90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M].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31).
[5]張英.“80后”輔導員做好“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12,(10):73-74.
[6]陳子庭.當80后輔導員遇見90后大學生——淺析80后輔導員如何針對90后大學生的思想特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青春歲月,2010,(05):102—107.
[7]董琳.當“80后”輔導員邂逅“90后”大學生——高?!?0后”輔導員的工作探析[J].科教文匯,2012,(04):152—157.
[8]林茂妮.“80后”輔導員的工作倦怠及心理調(diào)適方法——談如何應對“90后”新生[J].襄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11):221—227.
[9]袁蕾.四大課堂:80后輔導員介入“90后”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路徑[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2,(14):106-107.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