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潔
多媒體技術的濫用,主要表現在過分強調課堂的大容量、過度追求知識展現的直觀化和忽視對語文基本功的訓練。對此,從適當、適量兩個角度,提出了幾點應對方法。
高中語文多媒體濫用應對方法多媒體技術應用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是教育發(fā)展的要求與趨勢。對于其優(yōu)勢與特點,它的廣泛使用已經做了最好的說明,此處已無需贅述;而對于其在課堂教學使用中的局限及其過度使用帶來的后果,也多有研究。本文針對后者,做一簡單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對多媒體與高中語文教學的整合及發(fā)展有所裨益。
一、多媒體使用上的“濫用”表現與分析
結合教學實踐、對相關文獻的研究與訪問同行,我發(fā)現對多媒體在高中語文課堂使用上的“濫用”的研究,雖角度有所不同,但基本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過分強調課堂信息的“大”容量。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僅靠口耕舌耘無法向學生提供大量的知識與信息,而多媒體使用對接網絡資源為教師的這一愿望和行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這本是多媒體使用的特點也是優(yōu)點。但這種信息提供應該是有限度的,不能淹沒與影響學生對主體知識的學習。那種唯恐知識傳授不夠深廣,恨不能“一日觀盡長安花”,把自己所有知道與收集來的東西一股腦兒都塞進學生腦袋里的做法,使課堂的容量大是“大”了,卻使接下來的教學出現影響主體教學內容、使學生學習陷入走馬觀花、淺嘗輒止的不良現象,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過度追求知識展現的直觀化、形象化。文本信息的局限之一是語言描述的抽象性與模糊性,對應這一點,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點即是使文本信息借助圖片、視頻等變得直觀而形象,因而很多老師在制作課件時特別注重課件的精美——主要表現在使用大量精美的圖片與視頻上。追求圖片的精美本沒有一點錯誤,錯就錯在其數量之“多”,多到令學生眼花繚亂、六神無主,只顧及圖片欣賞而忘記了知識的學習。事實上,第一,借助多媒體技術使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景物描繪等在學生頭腦中再現,僅是語文學習的手段且僅僅是一種對文本信息的最為初步的審美處理,它無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深刻內涵。西諺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之謂,哈姆雷特的大致形象在讀者那里是一致的,但在細節(jié)上卻千差萬別。這一點,再精美的圖片也無法到達;第二,圖片還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暗示學生作品中的景物描繪或者人物形象“只能如此”,統(tǒng)一了學生心中“千差萬別”的形象與認識,久而久之,必會導致學生想象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萎縮且不易形成持久的印象,不知道“心騖八極,神游萬仞”為何物了。
三是忽視對語文基本功的訓練。學生語文基本功的學習包括多個方面,這不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就可以全部解決的。僅以讀為例。俗語有“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之說,但在以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手段的語文課堂上,既看不到教師的范讀——由聲情并茂的音頻資料替代,這對有效指導學生朗讀顯然利少弊多;也看不到學生的朗聲閱讀——早已習慣了看和聽,朗讀已經是遙遠的記憶,這對于學生學習顯然也是弊多利少,但師生雙方似乎都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研究朗讀的重要作用,它至少可以幫助朗讀者認知文字、體味詞句、發(fā)展語感、感受聲律、品味意境、領會情感等。如果一篇課文的學習,只讓學生去看圖片看視頻聽音樂,語文學習的語文味道在哪里體現呢?等到實際運用時,讓學生說什么、寫什么呢?即便只是生活,拿什么樣的語文素養(yǎng)來享受美好的生活呢?所以,語文是離不開讀的,“語文本是一門讀的學科”(葉圣陶語),“要教出語文味兒,就要引導學生讀,反復讀,決不只讀一遍,兩遍”(張定遠語)。只可惜,到了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由于多媒體的廣泛運用,不少語文課上快餐式的‘讀圖幾乎取代了‘讀文的訓練,這又進一步加重了語文教學失魂落魄的癥狀”,教育家錢夢龍曾在《為語文教學招“魂”》一文中,如此無奈地說。
二、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課堂中合理應用的思考
教學實踐已經告訴我們,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并非每一內容的教與學都必須使用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技術,教師在備課階段即應思考是否有使用多媒體展開教學的必要及其使用程度如何,不必需時不用,用即是浪費;必需時適用,恰到好處最好。換言之,要思考多媒體技術使用的質量與效果。
一是適當。這是多媒體使用“質”的要求。在確定必需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才可以取得最優(yōu)、最大的教學效益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其課堂使用的環(huán)節(jié)與時點,是否必需而不是可有可無,是否利于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而不致喧賓奪主造成教學重點游離,是否利于優(yōu)化教學而不致弊端產生或使弊端最小化,是否有內容拓展的必要而不致造成學生注意力分散影響學習效果,等等。這些都應是決定教師是否使用多媒體技術、何時使用、何地使用、使用到何種程度、如何為學生所用等以輔助教學的衡量標準。
二是適量。就像吃飯,八分飽剛剛好,吃多了再無吃的欲望,肚子也撐得難受。多媒體的使用也要適量,過分依賴、過度泛濫也會適得其反,既會造成學生的審美疲勞,過量的信息沖擊也會浪費學生時間、使學生在分不清主次的大量信息面前無所適從,進而降低學習能力、影響學習效果。至于具體的“量”的控制,一要根據教師教學實踐經驗進行把控,二要看具體的教學內容是否需要,三要借鑒他人的經驗。
總之,“非新無以為進,非舊無以為守”(嚴復語),教師要“在繼承中求創(chuàng)新”,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就要努力避免“濫用”現象,盡量使多媒體的使用恰到好處,只有這樣才能走出誤區(qū),以多媒體技術服務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曹素秋.淺談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局限性[N].語文周報,2012,15.
[2]姜淑紅.淺談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J].現代閱讀,2010,(05):104-105.
[3]倪輝,王文娟.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3,(28):41.
[4]鄒春陽.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利弊分析[J].中學語文,2010,(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