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勇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全國的開展,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迫在眉睫,為此筆者在這里提出了幾種可行的策略: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充分備課,并采取各種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技術為物理教學增光添彩,在教學結束后進行科學的教學評價。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堂教學 實效性
目前,我國的基礎教育正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正在逐步深化。新課程提出了三個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以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這就對廣大教師和學生都同時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和學兩方面。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指一個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結果,也有學者稱之為“有效教學”。高中物理課堂的實效性,應不單指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應包括學生對物理現象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解決生活中類似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學是一門科學,要掌握相應的方法才能使課堂高效。因此本文就提高高中物理課堂的實效性提出幾種方法。
一、轉變教學觀念,備好每一堂課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就是以自己的思維跟進整個教學,而不是學生的思維,所以學生只是被動地跟著老師學習。教師要轉變觀念,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知識,少講精講,把重點放在啟發(fā)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上,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引發(fā)學生的內在動因,促使其主動學習。
盡管教師對于教授內容非常熟悉,但還是要充分備課,備課在課堂教學中起重大作用,實質上是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關鍵。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是基本,此外還應把能力目標與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融入到知識目標之中,所以知識目標是后兩個目標的載體,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在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后兩者。除了教學內容之外,教師也要把握學生學情,學生有沒有提前預習,學生對本節(jié)課相關內容的一貫思維是什么樣的等等。
二、引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新要求是,教師不僅要是知識淵博的人,還應是有崇高職業(yè)道德的人,不僅是學科的專家,而且是教育的專家,具有不可替代性。
教師本人需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以及人格魅力,對學生來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列寧曾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學生的注意力有限,整節(jié)課注意力高度集中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師要通過各種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幽默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技巧,不管是通過有趣的開場還是中途的幽默笑話甚至懸念。
學生上課時難免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說話等現象,教師如果只嚴厲批評,有時候可能會適得其反,挫傷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此時最為有效的方式是組織小組探究,讓其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實驗證明,小組合作討論學習更能提高學習的效率。尤其對一些物理實驗,讓學生自己學習,自己講授比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有效得多。教師應給學生更多活動的空間,只擔當服務者的角色,管好學習紀律,這樣學生的主體作用會更加突顯出來。
三、巧妙運用多媒體技術使課堂生動化
物理學是以實驗的形式呈現出來的,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用實驗來探究或者驗證自然規(guī)律和物理定律的情況很多。二十一世紀信息時代的到來,對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提出了新要求——信息化。這一趨勢在物理學中體現的非常明顯,尤其是某些實驗非常復雜,手動操作具有一定難度,甚至有些模擬過程不可能通過現場實驗來操作,如布朗運動、庫侖扭秤實驗、分子運動規(guī)律等,因此必須借助一定的現代化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把一些微觀、不能洞察的現象直觀化、生動化,以更易理解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物理現象的理解和記憶,有效突破物理教學中的重難點,降低教學目標的難度。
為了提高物理教學的實效,學校應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多媒體技術的培訓,提高老教師在這方面的能力,也鼓勵并監(jiān)督年輕教師多運用多媒體技術。
四、加強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問題設計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可以幫助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到物理實驗中來,鼓勵學生動手動腦,讓其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尤其是要運用在物理學習中學到的思維方法解決模型、實驗、文字材料和圖表中已有的難題。與此同時,教師應提出貫穿在實驗過程中的一些問題,誘導學生思考,這一點非常重要。問題是思維的源泉,是學習的不竭動力。
五、進行科學的教學評價
在學校的評價體系中,教學評價居于重要地位。由于教學是一種雙向的互動的過程,即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因此教學評價應包括教師的自我評價和學生對教學的評價。由于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因此學生應成為教學評價的主體。學生對教學是否達到了學習效果最有發(fā)言權。除此之外,教師要從教學目標、教學態(tài)度、教學過程、教學效果、作業(yè)情況等方面自我評價,同時學校應定期組織領導、專家對教學過程作一個科學的評價。綜上所述,對教學的評價應該是多元化的。教師應積極吸取經驗教訓,改進以后的教學。
結語
高中物理課堂的實效性,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有效地改進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思維習慣,是一個逐步發(fā)展的過程。雖然如此,我依然堅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教學實踐的不斷發(fā)展,我們對物理教學實效性提高的研究會不斷深入。
【參考文獻】
[1] 高慎英、劉良華. 有效教學論[M]. 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13.
[2] 張民生. 上海市中學物理課程標準解讀[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 陳琪琪. 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策略研究[J]. 2012.
[4] 杜靜. 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學有效性研究[D]. 上海師范大學,2005.
(作者單位:貴州省凱里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