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意度測評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工作內(nèi)容之一,通過群眾滿意度測評來了解民意、檢驗工作績效、反思不足、改進工作確實是一個好方法。但也要防止這一方法被曲解、誤用,甚至異化。要讓滿意度測評真正使群眾滿意,必須要防止“四種現(xiàn)象”。
一要防止“搞形式,走過場”。要防止有的單位思想認識不到位,認為只要形式做到,程序走完,就算完事,簡單地為測評而測評;有的單位在參評對象上“搞內(nèi)定”,參會測評的領(lǐng)導干部比例很高,基層群眾比例較低,且多為先進模范人物代表,真正愛提意見、發(fā)牢騷者幾乎一個沒有,測評成了“自測自評”或謂之“官評”。
二要防止“臨時抱佛腳”。工作不放在平時,習慣于在測評之前搞集中整改,組織一些人搞本單位政績的宣傳報道。如密集走訪群眾、為群眾辦一些提高生活福利之類的好事、實事等等。不可否認,這些“臨陣磨槍”之術(shù),可能會在測評之時有一定成效。但對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理應立行立改,不應拖延搞集中整改。功夫要下在平時,靠踏踏實實的工作去贏得群眾滿意度。
三要防止“無原則承諾”。有的單位和黨員領(lǐng)導干部為了提高 “滿意度”,對有些人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和訴求,不管是否合理,符不符合政策規(guī)定,也不知道能不能解決,有的甚至沒認真調(diào)查研究就先表態(tài)要解決。這種無原則承諾,可能會在測評時有了很高的滿意度??墒且院竽愕某兄Z因不符合政策規(guī)定或條件不具備而不能兌現(xiàn)時,就會嚴重影響黨組織的威信和領(lǐng)導干部個人的誠信。
四要防止“過猶不及”。從實踐來看,“滿意度”也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當,有利于改進工作作風;運用不當,也會帶來負面效應。我們不能簡單以“滿意度”排名,不能過分夸大其效果,要做到定論科學合理。要有效地把加強黨的領(lǐng)導和充分發(fā)揚民主結(jié)合起來,把群眾滿意作為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在感情上貼近群眾、在思想上尊重群眾、在作風上深入群眾。惟其如此,群眾滿意度測評才會“測”得真,“評”得實。
航天061基地黨工部調(diào)研員、基地教育實踐活動第六督導組組長 周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