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芬
在許多課堂教學樂器中,豎笛既經(jīng)濟又實用,深受廣大老師的青睞。但說起豎笛教學,很多老師都會皺起眉頭。豎笛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fā)現(xiàn)、表現(xiàn)和享受音樂的過程。但同時它又是一種持之以恒的訓練,一旦進入學習就必須付出艱苦卓絕的腦力加體力的勞動。在實際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喜歡豎笛,讓豎笛真正的走進課堂,同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快樂呢?
一、充分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豎笛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學好豎笛的關鍵。如何把剛進入三年級的孩子引入豎笛的學習,使他們能對豎笛學習保持良好的興趣呢?剛進入三年級的孩子都非常興奮,迫不及待地要求老師教他們學吹豎笛。當我把豎笛發(fā)到孩子的手中時,班級里就炸開了鍋,過了一會兒,教室里安靜了,我問:“你們吹的笛聲好聽嗎?”大家都異口同聲地回答太難聽了。我笑著說:“下面老師來給大家吹一曲,請你仔細聽,告訴我它的歌名是什么?”我吹起了樂曲《雪絨花》,當音樂結(jié)束時,博得了孩子們熱烈的掌聲,那優(yōu)美的笛聲更增加了他們想學習豎笛的迫切心情,產(chǎn)生了強烈的學習欲望,激發(fā)了學習興趣,接著我再“趁熱打鐵”,講述演奏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養(yǎng)一個好的吹奏習慣
剛接觸豎笛的學生學習熱情很高,經(jīng)常出現(xiàn)老師的聲音還比不過學生的吵鬧聲的情況。
所以我們應該通過規(guī)范課堂組織開始,在第一節(jié)課上就告訴孩子豎笛是一種悅耳的樂器,但是胡亂吹奏,也會使樂音變?yōu)樵胍?。比如,豎笛橫放在椅子下面,不準拿在手上。端正姿勢坐好。這樣,就有了一個好的開頭。課堂上,學生不能夠隨便碰豎笛。練習時,教師發(fā)口令“拿豎笛”,練習完畢教師發(fā)口令“停”,保證了課堂的安靜。由于學生對學豎笛其實還有著很濃的興趣,所以這些要求他們都能能很好地執(zhí)行。同時我還給學生定了“三不”方針。即不在課間吹,不在排隊上音樂教室的路上吹,不吹別人的豎笛。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和經(jīng)常性的提醒,逐漸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深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聲音概念
我所說的“正確”的含義是指能讓學生盡量吹出好聽的聲音,學生只要拿起笛子吹奏,就要感受到自己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是正確的,這個做起來不是那么簡單,尤其是中年級的初學者。剛開始全班總是發(fā)出刺耳的聲音,音也不準,我請學生觀察豎笛孔是否按嚴、指法是否正確,我一行行檢查,同桌之間相互督促、糾正,解決了上述問題如果再發(fā)出怪音,那就有可能就是氣息問題。氣息的正確運用必須經(jīng)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對于學生來說有點抽象,我讓每名學生準備一張小紙條,垂在嘴邊,用氣吹,吹時既不能把紙條吹得朝上飄,又不能讓紙條自然垂下,將氣流控制住,堅持平穩(wěn)地吹,兩腮還不能鼓起,用這種感覺來吹豎笛。在練習過程中啟發(fā)學生用心吹奏用心聆聽,辨別聲音的好壞。剛開始吹要輕、柔、緩,等找著感覺了,控制住氣息了,再逐漸將氣息加強。如果整體聲音還是不夠好,我再縮小范圍進行指導檢查,一排排進行訓練,學生吹出了較好的聲音我及時鼓勵,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倡導“循序漸進,分層教學”的教學原則
不少學生剛開始學豎笛時覺得很好奇,對豎笛的學習很有熱情,但一、二個星期以后,尤其是當學生遇到一時難以克服的問題時,便容易產(chǎn)生厭倦、自卑、畏難等情緒,我讓學生首先明確:豎笛的學習是一個細致的漸進的過程,必須踏踏實實的進行學習。同時,我們應多示范,多講解難點,耐心指導,更重要的是要從易到難,逐步進行,每節(jié)課安排學生掌握的知識不貪多,每個學生必須在“聽聽、唱唱、奏奏”的過程中得到強化。并且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先唱一唱,掌握旋律,然后邊唱邊用手指按指法,待全體學生基本熟練后再進行齊奏練習,效果很不錯!
對于接受能力相對弱的同學要放慢教學的進程,別人吹曲子,他吹音符;別人吹難的,他吹簡單的,一有進步就及時鼓勵。而對于那些音樂素養(yǎng)較好的,手腦協(xié)調(diào)能力較強的同學,則鼓勵他們多吹曲子,加量布置練習曲。我在布置作業(yè)時,根據(jù)樂曲的簡易程度,分為A、B兩類曲子,A類曲是稍難型的,B類是簡單型的,學生有選擇地進行學習,很受學生的歡迎!同時對于差生的點滴進步,我會及時給予鼓勵,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五、練習的形式和內(nèi)容要豐富多樣
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是很長,所以我們不應讓學生“滿堂吹”,應科學地安排時間,激發(fā)學生學習豎笛的興趣和激情,力求用最少的訓練時間來收到最佳的吹奏效果。在教學內(nèi)容上,應將豎笛教學和其它教學內(nèi)容相結(jié)合,如豎笛和其他教學內(nèi)容相結(jié)合,豎笛和流行音樂相結(jié)合等。我就經(jīng)常在欣賞教學中讓孩子們吹奏簡單音樂主題或者是讓孩子們吹她們喜歡的流行歌曲。這一切都讓孩子們感到新鮮和自己選擇學習內(nèi)容的一種自豪感。也使他們學習豎笛的勁頭越來越大了。
在教學形式上,豎笛教學也要做到靈活多樣。比如利用豎笛進行簡單視唱練習。讓學生在唱完譜子之后用豎笛演奏,久而久之,視唱曲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來完成,同時也能訓練孩子的識譜能力。又比如,利用豎笛學習合唱中的兩個聲部,現(xiàn)在的孩子要他們一下子唱出準確的兩聲部幾乎不大可能,那就可以用豎笛合奏體會聲部間的和聲效果。一部分吹得不好的學生,因有“隨眾”效應,克服了自卑心理,大膽吹奏,孩子們也體驗到了合作的愉快和成果。
六、多給學生提供表演機會
我們應充分運用學生好表現(xiàn)的心理,方法之一是:課堂上可以讓吹得較好的學生范奏,并加入一些打擊樂器伴奏,使其內(nèi)容更加豐富,教師作簡要講評,并及時表揚和鼓勵。方法之二:參加舞臺表演,因?qū)W生參加演出有一種壓力,促使其加強練習,以求演出成功。方法之三:比賽。學生在競賽中提高了水平、鍛煉了膽量,也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習豎笛的興趣。
學生學習豎笛的興趣提高了,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的開心,把“樂海無涯苦作舟”變成了“樂海無涯笛作舟”。當豎笛悠揚、整齊地在校園吹響的時候,我就會感到無比欣慰和自豪!豎笛教學一定會在音樂課堂中發(fā)揮紐帶的作用。清脆、悠揚的豎笛聲,一定會譜寫音樂教育的新篇章!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蓮花學校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