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麗
摘要:我們今天能了解到逝去的歲月里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人物、事件、思想、評論等,大都是因為有了文學作品的記錄,所以,欣賞文學作品的人如果具備一些歷史知識會對作品中透露的思想理解得更準確、更透徹。文學作品和歷史的關系密不可分,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對學習文學作品有很大的作用。
關鍵詞:文學作品;歷史;淵源;反映時代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8-0053-01很多人欣賞了一些文學作品之后,會發(fā)現文學作品反映社會生活的規(guī)律,什么時代的文學作品反映什么時代的社會生活。中學中專語文教材上選的文學作品,都是那個特定時代能反映人們的生活、思想、所處社會背景、當時發(fā)生的重大事件等內容的代表作品,包括當時的人們對愛情、婚姻、家庭的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對政治生涯的追求、向往和失望,以及人們對當時發(fā)生的重大事件的記錄和評論,或者對一些人文景觀的欣賞、抒情或言志……,總之,我們今天能了解到逝去的歲月里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人物、事件、思想、評論等,大都是因為有了文學作品的記錄,所以,欣賞文學作品的人如果具備一些歷史知識會對作品中透露的思想理解得更準確、更透徹,而我校的體育生由于文化基礎不好,對歷史知識知之甚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理解和分析就有一些難度,下面,我針對我校體育中專生所使用的語文教材對教材作品與歷史的關系作一些分析:
1.文言作品與歷史
以我校一部分班級語文課使用的老版本高中教材為例,文言文作品的選用大多是按文體和歷史發(fā)展的時間為序編排的,或者按學習的難度層次編排。從第一冊到第六冊文言作品包含先秦史傳散文、先秦諸子散文、漢魏晉散文、唐代散文、宋代散文、明清散文、古代散文、古代散文文言小說、李白杜甫詩歌、《孟子》、《紅樓夢》、《史記》等,大家可由上述作品產生的時間從作品中了解那個時代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古代的人們怎樣處理面臨的實際問題以及他們的政治見解和生活思想、勵志、價值取向等信息。
第一冊第五單元中,作品《燭之武退秦師》,讓我們了解到中國春秋時期發(fā)生在晉國、秦國、鄭國之間的歷史事件,《勾踐滅吳》讓我們知道了春秋末年強大的吳國是怎樣從國家版圖中消失的,《鄒忌諷齊王納諫》向我們介紹了戰(zhàn)國時期發(fā)生在齊國的一次重大的政治改革的由來,《觸龍說趙太后》記錄了戰(zhàn)國時期趙國怎樣化解了一場滅頂的政治危機。當然,四篇文章除了介紹事件之外,還塑造了燭之武、勾踐、鄒忌、觸龍等生動而有個性的歷史人物形象。
第六單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寡人之于國也》、《勸學》、《秋水》用不同的形式向我們闡述孔子、孟子、荀子、莊子等古代影響較大的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政治見解和生活思想。
第二冊第五單元中,《過秦論》敘述秦王朝的興亡過程,總結覆滅的歷史教訓,借古諷今。間接告訴我們西漢時期賈誼生活的時代政治改革困難重重,不得不借古代的事諷諫當朝皇上,希望皇上廣施仁義,不要重蹈覆轍?!而欓T宴》講述了項羽和劉邦在爭霸過程中的一次驚心動魄而又決定人物命運的一次較量,讓我們知道西楚霸王最終自刎烏江與他的悲劇性格有很大的關系,其中,也展現出劉邦、項羽、張良、范增、樊噲等歷史人物鮮明的個性特征。第六單元中,《師說》反映出唐代沿襲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讓貴族子弟輕視從師學習,韓愈在這樣的風氣中宣揚自己對從師學習的看法和觀點,他用古圣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和今眾人才智低反而"恥學于師"作對比,讓自己的主張在自然而然的議論中流露出來?!栋⒎繉m賦》用借古諷今的方法,通過描寫阿房宮的興建及其毀滅,向唐朝統治者發(fā)出警告,表現出杜牧這樣一個封建時代正直的文人憂國憂民、匡時濟俗的情懷。
在教材第三冊中,有三個單元是詩詞,其中第二、第三單元都是古詩詞,這里,我要重點說說第二單元。第二單元包含了從春秋以前產生的詩歌到漢魏晉時期的詩歌代表作,這些作品投射出兩千多年前的青年男女的戀愛、婚姻的狀況和態(tài)度,或者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及對人生的探討。《詩經》三首中,《衛(wèi)風?氓》用"我"的口吻敘述了男女主人公從戀愛、結婚到男子變心、女子被遺棄的經歷,把女子從戀愛結婚的喜悅到被遺棄的哀怨及反思后的決絕不留戀寫得情真意切?!囤L?靜女》把戀愛中男女青年對美好生活期待向往的心理生動再現出來?!肚仫L?無衣》展現了古代戰(zhàn)爭中戰(zhàn)士慷慨激昂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習《離騷》使我們知道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屈原主張聯齊抗秦,提倡"美政",后被奸臣陷害,兩次被罷官,先后流放到漢北、江南,晚年作《離騷》的歷史,同時在詩中,用浪漫主義的手法抒發(fā)了屈原的政治理想和愛國激情。《歸園田居》中"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讓我們感受到陶淵明辭官歸隱后怡然自得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對田園生活的喜愛?!?/p>
總之,語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學作品把我們帶入浩瀚的歷史時空中,讓生活在今天的我們有機會聆聽古人的思想、汲取前人的智慧、閑看人生的沉浮、欣賞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的恢宏氣度……。在這些作品中出現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個景物、每一種思想,無一不是歷史的再現,但它們是現代文化厚重的積淀,是現代文明的基礎,那些人、那些事雖是過眼的云煙,但那些思想、那些智慧、那些經驗卻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精神的寶庫,那些經歷、那些憂傷、那些無奈同樣能引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鳴。
2.現代文學作品與歷史
教材第一冊到第六冊的現代文學作品包含了現當代詩歌、現當代散文、現當代小說、現當代戲劇、演講辭、序言、雜文、科技文、隨筆、哲學論文、文藝學論文、語言學論文等。這些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與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有緊密的聯系,它反映出作者對當時社會、政治、生活、理想、情緒、哲理、志向等各方面的獨到見解,與歷史有不可分割的聯系。
第一冊第一個單元中,毛澤東的兩首詞表達了詩人"改造舊世界"的志向,為什么要改造舊世界呢?這就要我們聯系當時的歷史來理解。寫這兩首詞的時間1925年和1929年,中國革命運動正蓬勃發(fā)展,北伐戰(zhàn)爭、國共統一戰(zhàn)線、國門革命政府成立、農民運動講習所、紅四軍上杭戰(zhàn)役勝利等都構成這兩首詩寫作的時代背景,要理解這兩首詩,就要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來分析,所以作品與歷史息息相關,與作者當時的情緒、志向息息相關?!对賱e康橋》的作者徐志摩是上個世紀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他的歷史構成了文學史的一個部分,《再別康橋》中他流露出的依依不舍和淡淡的哀愁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讓我們感受到那個時代年輕的徐志摩多愁善感的情緒?!?死水 》讓我們跟聞一多一起體驗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政治腐敗、經濟凋敝的舊中國有志青年心中的夢幻破滅的失望痛心。《錯誤》讓我們領略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女青年思念心上人的曲折含蓄的情緒 。第二單元中,《荷塘月色》展現出1927年北京清華園內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的景色以及作者在那個時代大革命風起云涌背景下"頗不寧靜"的心緒。第四單元《吶喊》自序讓我們了解了魯迅棄醫(yī)從文的原因,為他尋求救國救民道路的堅定、困惑和彷徨再到奮起吶喊表示理解和欽佩。同時,讓我們知道了《吶喊》這部作品產生的緣由?!逗幕繁憩F了老北京市民過去的生活,也反映了我們民族某些共同的心態(tài),北京胡同的衰敗、沒落,標志著傳統的四合院民居在北京成為歷史。
3.外國文學作品與歷史
體育學校中的學生精力和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運動訓練上,一些學生忽略了文化學習,這些學生對外國作家、外國作品、外國歷史知之甚少,語文教材中的外國作品選入了外國詩歌、外國散文、外國小說、外國戲劇、演講辭、序言、科技文、隨筆等,這些作品產生的背景都反映了相應國家的一段歷史,作者寫作品時的經歷也會折射出那個國家那段歷史時期的社會現狀,這些外國作品同時讓我們體驗了外國人的追求、痛苦、迷茫,讓我們了解了他們生活的國家那段歷史時期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給人民帶來的煩惱、困惑以及外國人民的智慧、觀念、思想、情感……
普希金的詩篇《致大海》使我們知道了這個俄國偉大的詩人由于生活在沙皇統治的毫無自由的歷史時代,對自由的渴望和追求使他被流放、被監(jiān)視,越是被限制自由的人越向往自由,所以他把大海化作自由的象征,用詩篇書寫那個時代青年的歷史使命。迪金森的《籬笆那邊》讓我們了解了19世紀美國女詩人希望人與人之間能夠消除隔閡,像孩子那樣,越過籬笆,相互溝通、相互了解,就能得到籬笆那邊甜甜的草莓,"草莓"可以是一切美好的東西,包括信任、理想、童心、理解等等?!段以敢馐羌绷鳌纷屛覀兛吹搅?9世紀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偉大的愛情宣言,"急流"、"荒林"、"廢墟""草屋"、"云朵"對應著"小魚"、"小鳥"、"常春藤"、"火焰"、"夕陽"這些意象,有的跟中國人的思維習慣不相符,但也可以讓我們了解外國人的情感世界。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讓我們了解了19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一生對當時和未來社會在各個領域的巨大貢獻,通過他最好的朋友加戰(zhàn)友恩格斯用文字沉痛的介紹,知道了這位思想家逝世前的具體情況,恩格斯在馬克思的葬禮上,用最樸實的語言概括了馬克思的一生并表達了對他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悲痛的懷念和哀悼,這樣的友誼和情感,完全超越了國界和時空,贏得了讀者的共情:他的英名和事業(yè)將永垂不朽!《我有一個夢想》向我們展現了上個世紀美國社會動蕩的歷史,種族主義對有色人種的歧視,讓黑人率先展開了爭取平等和自由的斗爭,馬丁?路德?金從思想上和行動上領導了反對歧視和壓迫的黑人民權運動,他在這次演講中流露出渴望美國政府把黑人當作和白人一樣的擁有平等公民權的愿望?!段业暮粲酢纷屛覀冃撵`得到一種有分量的滋養(yǎng),"我要呼吁全人類,重視尊重生命的倫理。這種倫理,反對將有的生物分為有價值的與沒有價值的、高等的與低等的……"作者史懷哲不僅從理論上更是從行動上體現出尊重生命的倫理,他能在功成名就、年輕有為的時候,毅然拋掉安然舒適的生活和法國社會名利雙收的上層社會的地位,帶著妻子和醫(yī)療藥品到非洲赤道附近條件最艱苦的地方自費救助當地和附近受病痛折磨的窮苦的人們,并且堅持了幾十年,直到生命結束,在這幾十年中,他用行動和堅定的信念贏得了當地土著人的尊敬和愛戴,他在每天精疲力竭之余用他喜愛的音樂來放松和調整自己,同時用自己的體驗、感悟、鉆研和才學在哲學、醫(yī)學、神學和音樂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造詣并有專門論著,他做這一切不為名、不為利,只是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在現代社會中,史懷哲能放下的,有幾人能放下,史懷哲能做到的,有幾人能心甘情愿的去做,他的成就不說,光是他身上的這種精神,對我們全人類都是巨大的財富。這些人、這些事雖然已經成為歷史,但他們的思想、信念卻也是屬于今天、屬于未來。
關于文學作品和歷史之間,還有很多淵源,在這里我就不再多論了,總之,不管是古代的文學作品還是現代的文學作品、不管是中國的文學作品還是外國的文學作品,它們都反映出那個時代、那個社會人們的生活、情感、價值觀、重大事件及影響,以及政治、經濟、社會改革的側影,這些因素構成了歷史的部件,而歷史又讓我們能更準確地理解文學作品中流露的真實情感和意圖,所以我認為:文學作品和歷史的關系密不可分,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對學習文學作品有很大的作用,希望學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掌握一些歷史方面的內容,這有利于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語文學科的學習。參考文獻:
[1]中學語文課本高中1至6冊
[2]中學語文教學參考書
[3]中專語文課本1至4冊
[4]中專語文教學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