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林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2-0107-01《語文課標》在"基本理念"中強調閱讀教學要努力"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感";在"總目標"中又要求閱讀要有"較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在"各階段目標"中還細化了不同學段學生課外閱讀的內容及數(shù)量;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求教師樹立大語文教學觀,那么如何有的放矢地加強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1.樂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在頭腦中樹立了強烈的課外閱讀意識,才可能去積極主動地閱讀課外書籍。并從中尋找到閱讀的樂趣。因此,"興趣"和"樂趣"是開啟學生課外閱讀的鑰匙。
1.1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熏陶學生。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為了培養(yǎng)學生勤奮向上樂于學習的良好習慣,努力打造教室文化,在四壁張貼名人名言,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作舟";"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等,讓這些名人警句走進學生的心靈;其次是讓學生努力打造課桌文化,選取自己最崇拜的有關讀書的座右銘貼于課桌。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能吟"等,讓其開啟學生的心智;此外還利用剪報、板報等形式宣傳名人讀書的故事、趣聞。以此來感染學生,培養(yǎng)讀書興趣。
1.2打造博學的教師典范,感染學生。"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者用淵博的學識,良好的素養(yǎng),健全的人格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我利用課余或課堂時間有意無意地講述閱讀過的名人故事,經典寓言,神奇童話,讓自我閱讀情感走進學生心靈,與之共鳴;同時也讓其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老師怎么知道這么多?以便感染學生,讓其明白"活到老,學到老"。
1.3制定靈活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針對班級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評價制度,在一定時間內進行閱讀檢測、評價。如一周開展一次"背誦擂臺賽",依次頒發(fā)"練習本"或"小紅旗"等獎品;兩星期召開一次"故事大講堂"、"天文地理知多少"等比賽式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相應的閱讀獎勵,以鼓勵其在今后的閱讀歷程中再接再厲。
2.會讀
"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面對浩翰無垠的課外讀物,如何讓學生利用有效的時間獲取更多的新知識和信息呢?
2.1課內精讀。"精讀法"是課堂內切實可行的有效閱讀方法。凡入選的文章都是文學的精品,因此,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重點段,精心地閱讀,仔細的品味,讓學生學會從內容中體會思想,感受作者的寫作情感和學會寫作技巧。
2.2課外略讀。首先具有明確的閱讀目的。即為什么要看這本書?準備從中獲取什么?然后直撲重點,有針對性地閱讀。略讀法中又可分為選讀法和瀏覽法等。a、選讀法即針對自我閱讀指向進行篩選,抓住重點進行閱讀。b、游覽法是在廣闊的知識海洋中博覽群書的一種快速閱讀法。它要求對所讀文章不需斟字酌句,精推細敲,可只讀題目,或文中小標題;可只看開頭或結尾,一目十行,了解大意 ,明白作者的寫作觀點,要想博覽群書開拓視野,必須學會略讀。
2.3摘錄批注。俗話說:"一千個好記性不如一個爛筆頭。"指出了摘抄記錄的重要性。不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閱讀中,發(fā)現(xiàn)有好詞、佳句、美段進行合理選擇,并分門別類地摘抄下來,在文后批注摘抄時間,來源及體會等,寫成相應的讀書筆記或制成讀書卡片。長期積累,終就"厚積而薄發(fā)",就會合理用于寫作之中,下筆如有神。這樣既提高了閱讀效率,也更好地提高了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傊喿x的方法多種多樣,關鍵是要做到有的放矢,爭取在單位時間內獲取更多信息,豐富課外知識,提高閱讀能力。
3.多讀
3.1組建班級圖書角?,F(xiàn)行時代,更強調"團結合作"、"和諧與共"。因此,首先凝聚班級讀書資源是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量的重要途徑。班級學生因性別、興趣愛好、個性特點的不同各自會擁有不同的課外讀物。老師便發(fā)動同學紛紛捐書,實現(xiàn)"資源共享"。
3.2利用學校圖書室。學校的閱覽室相對"圖書角"藏書更多、更廣,且分門別類,一清二楚,這更有利于學生有目的,有選擇地閱讀。我引導學生走進了這座知識的寶庫。首先,讓學生系統(tǒng)學習圖書室和閱覽室有關制度條例,證其明白"圖書室"是公共學習的場所,有別于家里,有別于教室這些學習之地;其次教給他們閱讀方法及規(guī)則,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推薦一名小組長,辦理"借書證",然后人人可參與借書活動。并且每兩個星期抽出一節(jié)課讓學生交流閱讀內容及感受。
3.3閱讀成為習慣
a、加強課內閱讀。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中,我努力更新教育觀念,轉換老師角色,相信"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我閱讀、感知時間。保證在40分鐘里至少有20分鐘學生自我閱讀時間。其次還利用最會、班隊會等拓展閱讀時間;此外每周專門拿出兩課時讓學生自我閱讀,相互交流。
b、充實課外閱讀。留足課外閱讀時間,少布置機械的書面家庭作業(yè),以布置活的作業(yè)為主,如摘抄,寫讀書筆記,寫讀后感,寫日記等。留心處處有學問 ,此外,還應抓住寒暑假黃金時間,讓學生讀整本書,全套書。上網讀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傊?,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才能不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見多才能識廣。
閱讀已成為學生有效獲取更多知識信息的重要途徑。時代呼喚著語文教育,教者應追趕時代,超越課堂,引領學生在浩翰無垠的知識海洋中,努力開辟課外閱讀新天地,讓閱讀成為一種時尚,更成為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