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洪+++柏華林+++陳忠碧
摘要:在我國南方人們普遍以大米為主食,雖然現(xiàn)在能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選擇高產、優(yōu)質、抗逆性好的雜交水稻品種種植已成為廣大農業(yè)的生產需求。筆者就6個雜交水稻品種進行種植比較試驗,通過系列測產驗收及考種,選出適宜當?shù)赝茝V種植的優(yōu)良雜交水稻品種,以實現(xiàn)當?shù)剞r業(yè)增產增收的目的。
關鍵詞:雜交水稻;新組合;種植;比較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水稻是貴州省的主要糧食作物,在水稻種植中,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達到了85%。在貴州地區(qū)雜交水稻的種植中,水稻種植品種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安排種植比較試驗,希望選出高產、優(yōu)質、抗逆性好雜交水稻品種,以提高糧食產量,從而促進農業(yè)豐收。
1 試驗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地點
試驗的地點:貴州省長順縣廣順鎮(zhèn)四寨村麥路組的陳世榮的責任田內。試驗材料品種:Y兩優(yōu)2號;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蓉18優(yōu)188;天優(yōu)湘99;瑞優(yōu)9808;以中優(yōu)117為對照組合。
1.2 試驗條件
試驗田的面積為1600m2,海拔為1280m,年降雨量是1265mm左右,年均溫約為14℃,試驗田的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土壤孔隙度比等均屬于中等水平,地勢比較平坦,向陽通風,前茬冬閑田。
1.3 試驗方法
對所設計的試驗均采用隨機的方式進行排列,在試驗過程中,設置3次的重復,設計的小區(qū)長為6.5m,寬為2m,采用寬窄行的方式進行種植,同時四周設置保護行,四周的間隔和重復間的走道為33cm左右,然后對一些生長周期進行記錄和觀察,室內考種等項目按照提前制定的方案執(zhí)行,并對試驗田進行管理。
在整個水稻的生育期間,發(fā)生病害時,比如稻飛虱、鉆心蟲等噴施相應的殺蟲劑;日常的栽培中,簡單噴施一些生物性的殺菌劑,其他方面的護理均與其他的大田作物一致。不同的水稻的成熟日期不同,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對水稻進行采收,同一的品種需當日采收完成。
1.4 測定項目
在水稻生長的過程中,對一些生育期等進行簡單的記錄,在水稻成熟后,對單位田的產量等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然后用這樣綜合數(shù)據進行分析。
2 試驗結果分析與統(tǒng)計
2013年雜交水稻產量和相關的經濟數(shù)據分析試驗結果見表1。
表12013年雜交水稻產量與相關經濟數(shù)據分析表
品種名稱 試驗田平均產量/kg 比CK/% 折合產/(kg/hm2) 全生育期/d 比CK/%
Y兩優(yōu)2號 11.63 2.34 8724.0 165 5
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 10.03 -11.74 7524.0 163 3
蓉18優(yōu)188 11.97 5.28 8974.5 159 -1
天優(yōu)湘99 10.63 -6.46 7974.0 159 -1
瑞優(yōu)9808 10.97 -3.52 8224.5 160 0
中優(yōu)117(對照) 11.37 — 8524.0 160 —
2.1 水稻的生育期狀況
在試驗中,所有的雜交水稻組合新品種在栽培過程中的表現(xiàn)如下:除了瑞優(yōu)9808與對照組一致,均為160d,其他的生育期分別為Y兩優(yōu)2號為165d;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為163d;蓉18優(yōu)188為159d;天優(yōu)湘99為159d。
2.2 試驗田的綜合農藝性狀
2.2.1 Y兩優(yōu)2號綜合農藝性狀
在整個實驗中的產量處于第2位,每穗粒數(shù)為126.2粒;株高81.7cm;千粒重27.0g。在整個生育期的表現(xiàn)為抗一些水稻的穗頸瘟等疾病適應性和抗逆性較差,同時結實率較低,所以建議是在該縣小面積種植。相關試驗數(shù)據見表2。
表2Y兩優(yōu)2號綜合農藝性狀
平均產量/kg 產量/(kg/hm2) 生育期/d 比CK/%
試驗田 11.63 8724.0 165 2.34
對照組 11.37 8524.0 160 —
2.2.2 蓉18優(yōu)188綜合農藝性狀
在整個試驗過程中的產量居首位,每穗粒數(shù)為136.3粒;株高為89.2cm;千粒重28.3g。在整個生育期的表現(xiàn)最好,能抗水稻常見的病害,綜合性狀表現(xiàn)較好,建議在該縣推廣種植。相關試驗數(shù)據見表3。
表3 蓉18優(yōu)188綜合農藝性狀
平均產量/kg 產量/(kg/hm2) 生育期/d 比CK/%
實驗組 11.97 8974.5 159 5.28
對照組 11.37 8524.0 160 —
2.2.3 瑞優(yōu)9808綜合農藝性狀
試驗田的平均產量為10.97kg,比對照組減產3.52%;平均的產量為8224.5kg/hm2;全生育期為160d,與對照組持平。該組的產量低于對照組,但是總的來說,減產不夠明顯,田間的表現(xiàn)一般,所以建議是繼續(xù)種植觀察,觀察該品種的后期表現(xiàn)。
2.2.4 天優(yōu)湘99綜合農藝性狀
試驗田的平均產量為10.63kg,比對照組減產6.46%;平均的產量為7974.0kg/hm2;全生育期為159d,比對照組早了1d。但該組的產量較低,田間的表現(xiàn)較差,減產比較明顯,所以該品種不適合在該縣種植。
2.2.5 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綜合農藝性狀
試驗田的平均產量為10.03kg,比對照組減產11.74%,平均的產量為7524.0kg/hm2;全生育期為163d,比對照組晚3d。該組不抗病,性狀較差,田間表現(xiàn)較差,同時減產嚴重,生育期較長,該品種不適合在該縣種植。
2.3 產量的表現(xiàn)
各品種的產量為:蓉18優(yōu)188,產量為8974.5kg/hm2;Y兩優(yōu)2號,產量為8724.0kg/hm2;瑞優(yōu)9808,產量為8224.5kg/hm2;天優(yōu)湘99,產量為7974.0kg/hm2;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產量為7524.0kg/hm2;中優(yōu)117(對照),產量為8524.0kg/hm2
2.4 試驗結果分析
在整個試驗的過程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蓉18優(yōu)188,試驗田的平均產量為11.97kg,比對照組增產了5.28%,在整個試驗過程中的產量居首位;全生育期為159d,屬于早熟型品種;每穗粒數(shù)為136.3粒;株高為89.2cm;千粒重28.3g。在整個生育期的表現(xiàn)最好,植株較矮,千粒重較好;
Y兩優(yōu)2號,試驗田的平均產量為11.63kg,比較對照組增產2.34%;平均的產量為8724.0kg/hm2;總產量第2,全生育期為165d,與對照組相比屬于晚熟品種;每穗粒數(shù)為126.2粒;每穗粒數(shù)為126.2粒;株高81.7cm;千粒重27.0g??挂恍┧境R姷牟『?,表現(xiàn)較好;
瑞優(yōu)9808,試驗田的平均產量為10.97kg,比對照組減產3.52%;平均的產量為8224.5kg/hm2;全生育期為160d,表現(xiàn)一般,建議在該縣小面積種植。
觀察表現(xiàn);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和天優(yōu)湘99的產量等表現(xiàn)較差,不建議在該縣種植。
3 結論
通過整個試驗可以得知,表現(xiàn)比較差的是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和天優(yōu)湘99,產量低,減產比較嚴重,田間表現(xiàn)較差,同時不抗病,不建議在該縣種植該品種;Y兩優(yōu)2號的表現(xiàn)一般,田間表現(xiàn)一般,雖然產量不高,但是抗一些水稻常見的病害和蟲害,所以建議是繼續(xù)小面積種植,觀察表現(xiàn),根據以后的發(fā)展再做判斷。綜合貴州的實際情況,包括貴州的土壤的理化性質、氣象因素海撥等一些因素的綜合考慮,和對水稻種植的要求,蓉18優(yōu)188和Y兩優(yōu)2號,這2個品種完全符合當?shù)氐沫h(huán)境條件的要求在田間的表現(xiàn)比較好,增產顯著,抗一些水稻容易發(fā)生的病害和蟲害,千粒重和穗數(shù)等優(yōu)勢明顯,植株比較矮,抗倒伏,而且能很好的適應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條件,是值得推廣的優(yōu)良品種,適宜在該縣推廣種植。
參考文獻
[1] 甘雨, 龔德華, 楊占烈, 等. 雜交水稻新品種健優(yōu)388的選育[J]. 貴州農業(yè)科學, 2012(01).
[2] 張錦祥, 陸家欽, 黃榮光. 8個雜交早稻新組合的比較[J]. 農技服務, 2009(08).
[3] 唐云鵬, 黃光福, 蔣敏明, 等. 雜交水稻新組合品比試驗簡報[J]. 作物研究, 2013(02).
[4] 黃宗洪, 甘雨, 向關倫等. 三系雜交水稻新組合湘菲優(yōu)785的選育[J]. 貴州農業(yè)科學, 2013(05).
endprint
摘要:在我國南方人們普遍以大米為主食,雖然現(xiàn)在能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選擇高產、優(yōu)質、抗逆性好的雜交水稻品種種植已成為廣大農業(yè)的生產需求。筆者就6個雜交水稻品種進行種植比較試驗,通過系列測產驗收及考種,選出適宜當?shù)赝茝V種植的優(yōu)良雜交水稻品種,以實現(xiàn)當?shù)剞r業(yè)增產增收的目的。
關鍵詞:雜交水稻;新組合;種植;比較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水稻是貴州省的主要糧食作物,在水稻種植中,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達到了85%。在貴州地區(qū)雜交水稻的種植中,水稻種植品種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安排種植比較試驗,希望選出高產、優(yōu)質、抗逆性好雜交水稻品種,以提高糧食產量,從而促進農業(yè)豐收。
1 試驗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地點
試驗的地點:貴州省長順縣廣順鎮(zhèn)四寨村麥路組的陳世榮的責任田內。試驗材料品種:Y兩優(yōu)2號;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蓉18優(yōu)188;天優(yōu)湘99;瑞優(yōu)9808;以中優(yōu)117為對照組合。
1.2 試驗條件
試驗田的面積為1600m2,海拔為1280m,年降雨量是1265mm左右,年均溫約為14℃,試驗田的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土壤孔隙度比等均屬于中等水平,地勢比較平坦,向陽通風,前茬冬閑田。
1.3 試驗方法
對所設計的試驗均采用隨機的方式進行排列,在試驗過程中,設置3次的重復,設計的小區(qū)長為6.5m,寬為2m,采用寬窄行的方式進行種植,同時四周設置保護行,四周的間隔和重復間的走道為33cm左右,然后對一些生長周期進行記錄和觀察,室內考種等項目按照提前制定的方案執(zhí)行,并對試驗田進行管理。
在整個水稻的生育期間,發(fā)生病害時,比如稻飛虱、鉆心蟲等噴施相應的殺蟲劑;日常的栽培中,簡單噴施一些生物性的殺菌劑,其他方面的護理均與其他的大田作物一致。不同的水稻的成熟日期不同,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對水稻進行采收,同一的品種需當日采收完成。
1.4 測定項目
在水稻生長的過程中,對一些生育期等進行簡單的記錄,在水稻成熟后,對單位田的產量等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然后用這樣綜合數(shù)據進行分析。
2 試驗結果分析與統(tǒng)計
2013年雜交水稻產量和相關的經濟數(shù)據分析試驗結果見表1。
表12013年雜交水稻產量與相關經濟數(shù)據分析表
品種名稱 試驗田平均產量/kg 比CK/% 折合產/(kg/hm2) 全生育期/d 比CK/%
Y兩優(yōu)2號 11.63 2.34 8724.0 165 5
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 10.03 -11.74 7524.0 163 3
蓉18優(yōu)188 11.97 5.28 8974.5 159 -1
天優(yōu)湘99 10.63 -6.46 7974.0 159 -1
瑞優(yōu)9808 10.97 -3.52 8224.5 160 0
中優(yōu)117(對照) 11.37 — 8524.0 160 —
2.1 水稻的生育期狀況
在試驗中,所有的雜交水稻組合新品種在栽培過程中的表現(xiàn)如下:除了瑞優(yōu)9808與對照組一致,均為160d,其他的生育期分別為Y兩優(yōu)2號為165d;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為163d;蓉18優(yōu)188為159d;天優(yōu)湘99為159d。
2.2 試驗田的綜合農藝性狀
2.2.1 Y兩優(yōu)2號綜合農藝性狀
在整個實驗中的產量處于第2位,每穗粒數(shù)為126.2粒;株高81.7cm;千粒重27.0g。在整個生育期的表現(xiàn)為抗一些水稻的穗頸瘟等疾病適應性和抗逆性較差,同時結實率較低,所以建議是在該縣小面積種植。相關試驗數(shù)據見表2。
表2Y兩優(yōu)2號綜合農藝性狀
平均產量/kg 產量/(kg/hm2) 生育期/d 比CK/%
試驗田 11.63 8724.0 165 2.34
對照組 11.37 8524.0 160 —
2.2.2 蓉18優(yōu)188綜合農藝性狀
在整個試驗過程中的產量居首位,每穗粒數(shù)為136.3粒;株高為89.2cm;千粒重28.3g。在整個生育期的表現(xiàn)最好,能抗水稻常見的病害,綜合性狀表現(xiàn)較好,建議在該縣推廣種植。相關試驗數(shù)據見表3。
表3 蓉18優(yōu)188綜合農藝性狀
平均產量/kg 產量/(kg/hm2) 生育期/d 比CK/%
實驗組 11.97 8974.5 159 5.28
對照組 11.37 8524.0 160 —
2.2.3 瑞優(yōu)9808綜合農藝性狀
試驗田的平均產量為10.97kg,比對照組減產3.52%;平均的產量為8224.5kg/hm2;全生育期為160d,與對照組持平。該組的產量低于對照組,但是總的來說,減產不夠明顯,田間的表現(xiàn)一般,所以建議是繼續(xù)種植觀察,觀察該品種的后期表現(xiàn)。
2.2.4 天優(yōu)湘99綜合農藝性狀
試驗田的平均產量為10.63kg,比對照組減產6.46%;平均的產量為7974.0kg/hm2;全生育期為159d,比對照組早了1d。但該組的產量較低,田間的表現(xiàn)較差,減產比較明顯,所以該品種不適合在該縣種植。
2.2.5 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綜合農藝性狀
試驗田的平均產量為10.03kg,比對照組減產11.74%,平均的產量為7524.0kg/hm2;全生育期為163d,比對照組晚3d。該組不抗病,性狀較差,田間表現(xiàn)較差,同時減產嚴重,生育期較長,該品種不適合在該縣種植。
2.3 產量的表現(xiàn)
各品種的產量為:蓉18優(yōu)188,產量為8974.5kg/hm2;Y兩優(yōu)2號,產量為8724.0kg/hm2;瑞優(yōu)9808,產量為8224.5kg/hm2;天優(yōu)湘99,產量為7974.0kg/hm2;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產量為7524.0kg/hm2;中優(yōu)117(對照),產量為8524.0kg/hm2
2.4 試驗結果分析
在整個試驗的過程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蓉18優(yōu)188,試驗田的平均產量為11.97kg,比對照組增產了5.28%,在整個試驗過程中的產量居首位;全生育期為159d,屬于早熟型品種;每穗粒數(shù)為136.3粒;株高為89.2cm;千粒重28.3g。在整個生育期的表現(xiàn)最好,植株較矮,千粒重較好;
Y兩優(yōu)2號,試驗田的平均產量為11.63kg,比較對照組增產2.34%;平均的產量為8724.0kg/hm2;總產量第2,全生育期為165d,與對照組相比屬于晚熟品種;每穗粒數(shù)為126.2粒;每穗粒數(shù)為126.2粒;株高81.7cm;千粒重27.0g??挂恍┧境R姷牟『Γ憩F(xiàn)較好;
瑞優(yōu)9808,試驗田的平均產量為10.97kg,比對照組減產3.52%;平均的產量為8224.5kg/hm2;全生育期為160d,表現(xiàn)一般,建議在該縣小面積種植。
觀察表現(xiàn);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和天優(yōu)湘99的產量等表現(xiàn)較差,不建議在該縣種植。
3 結論
通過整個試驗可以得知,表現(xiàn)比較差的是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和天優(yōu)湘99,產量低,減產比較嚴重,田間表現(xiàn)較差,同時不抗病,不建議在該縣種植該品種;Y兩優(yōu)2號的表現(xiàn)一般,田間表現(xiàn)一般,雖然產量不高,但是抗一些水稻常見的病害和蟲害,所以建議是繼續(xù)小面積種植,觀察表現(xiàn),根據以后的發(fā)展再做判斷。綜合貴州的實際情況,包括貴州的土壤的理化性質、氣象因素海撥等一些因素的綜合考慮,和對水稻種植的要求,蓉18優(yōu)188和Y兩優(yōu)2號,這2個品種完全符合當?shù)氐沫h(huán)境條件的要求在田間的表現(xiàn)比較好,增產顯著,抗一些水稻容易發(fā)生的病害和蟲害,千粒重和穗數(shù)等優(yōu)勢明顯,植株比較矮,抗倒伏,而且能很好的適應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條件,是值得推廣的優(yōu)良品種,適宜在該縣推廣種植。
參考文獻
[1] 甘雨, 龔德華, 楊占烈, 等. 雜交水稻新品種健優(yōu)388的選育[J]. 貴州農業(yè)科學, 2012(01).
[2] 張錦祥, 陸家欽, 黃榮光. 8個雜交早稻新組合的比較[J]. 農技服務, 2009(08).
[3] 唐云鵬, 黃光福, 蔣敏明, 等. 雜交水稻新組合品比試驗簡報[J]. 作物研究, 2013(02).
[4] 黃宗洪, 甘雨, 向關倫等. 三系雜交水稻新組合湘菲優(yōu)785的選育[J]. 貴州農業(yè)科學, 2013(05).
endprint
摘要:在我國南方人們普遍以大米為主食,雖然現(xiàn)在能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選擇高產、優(yōu)質、抗逆性好的雜交水稻品種種植已成為廣大農業(yè)的生產需求。筆者就6個雜交水稻品種進行種植比較試驗,通過系列測產驗收及考種,選出適宜當?shù)赝茝V種植的優(yōu)良雜交水稻品種,以實現(xiàn)當?shù)剞r業(yè)增產增收的目的。
關鍵詞:雜交水稻;新組合;種植;比較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水稻是貴州省的主要糧食作物,在水稻種植中,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達到了85%。在貴州地區(qū)雜交水稻的種植中,水稻種植品種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安排種植比較試驗,希望選出高產、優(yōu)質、抗逆性好雜交水稻品種,以提高糧食產量,從而促進農業(yè)豐收。
1 試驗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地點
試驗的地點:貴州省長順縣廣順鎮(zhèn)四寨村麥路組的陳世榮的責任田內。試驗材料品種:Y兩優(yōu)2號;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蓉18優(yōu)188;天優(yōu)湘99;瑞優(yōu)9808;以中優(yōu)117為對照組合。
1.2 試驗條件
試驗田的面積為1600m2,海拔為1280m,年降雨量是1265mm左右,年均溫約為14℃,試驗田的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土壤孔隙度比等均屬于中等水平,地勢比較平坦,向陽通風,前茬冬閑田。
1.3 試驗方法
對所設計的試驗均采用隨機的方式進行排列,在試驗過程中,設置3次的重復,設計的小區(qū)長為6.5m,寬為2m,采用寬窄行的方式進行種植,同時四周設置保護行,四周的間隔和重復間的走道為33cm左右,然后對一些生長周期進行記錄和觀察,室內考種等項目按照提前制定的方案執(zhí)行,并對試驗田進行管理。
在整個水稻的生育期間,發(fā)生病害時,比如稻飛虱、鉆心蟲等噴施相應的殺蟲劑;日常的栽培中,簡單噴施一些生物性的殺菌劑,其他方面的護理均與其他的大田作物一致。不同的水稻的成熟日期不同,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對水稻進行采收,同一的品種需當日采收完成。
1.4 測定項目
在水稻生長的過程中,對一些生育期等進行簡單的記錄,在水稻成熟后,對單位田的產量等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然后用這樣綜合數(shù)據進行分析。
2 試驗結果分析與統(tǒng)計
2013年雜交水稻產量和相關的經濟數(shù)據分析試驗結果見表1。
表12013年雜交水稻產量與相關經濟數(shù)據分析表
品種名稱 試驗田平均產量/kg 比CK/% 折合產/(kg/hm2) 全生育期/d 比CK/%
Y兩優(yōu)2號 11.63 2.34 8724.0 165 5
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 10.03 -11.74 7524.0 163 3
蓉18優(yōu)188 11.97 5.28 8974.5 159 -1
天優(yōu)湘99 10.63 -6.46 7974.0 159 -1
瑞優(yōu)9808 10.97 -3.52 8224.5 160 0
中優(yōu)117(對照) 11.37 — 8524.0 160 —
2.1 水稻的生育期狀況
在試驗中,所有的雜交水稻組合新品種在栽培過程中的表現(xiàn)如下:除了瑞優(yōu)9808與對照組一致,均為160d,其他的生育期分別為Y兩優(yōu)2號為165d;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為163d;蓉18優(yōu)188為159d;天優(yōu)湘99為159d。
2.2 試驗田的綜合農藝性狀
2.2.1 Y兩優(yōu)2號綜合農藝性狀
在整個實驗中的產量處于第2位,每穗粒數(shù)為126.2粒;株高81.7cm;千粒重27.0g。在整個生育期的表現(xiàn)為抗一些水稻的穗頸瘟等疾病適應性和抗逆性較差,同時結實率較低,所以建議是在該縣小面積種植。相關試驗數(shù)據見表2。
表2Y兩優(yōu)2號綜合農藝性狀
平均產量/kg 產量/(kg/hm2) 生育期/d 比CK/%
試驗田 11.63 8724.0 165 2.34
對照組 11.37 8524.0 160 —
2.2.2 蓉18優(yōu)188綜合農藝性狀
在整個試驗過程中的產量居首位,每穗粒數(shù)為136.3粒;株高為89.2cm;千粒重28.3g。在整個生育期的表現(xiàn)最好,能抗水稻常見的病害,綜合性狀表現(xiàn)較好,建議在該縣推廣種植。相關試驗數(shù)據見表3。
表3 蓉18優(yōu)188綜合農藝性狀
平均產量/kg 產量/(kg/hm2) 生育期/d 比CK/%
實驗組 11.97 8974.5 159 5.28
對照組 11.37 8524.0 160 —
2.2.3 瑞優(yōu)9808綜合農藝性狀
試驗田的平均產量為10.97kg,比對照組減產3.52%;平均的產量為8224.5kg/hm2;全生育期為160d,與對照組持平。該組的產量低于對照組,但是總的來說,減產不夠明顯,田間的表現(xiàn)一般,所以建議是繼續(xù)種植觀察,觀察該品種的后期表現(xiàn)。
2.2.4 天優(yōu)湘99綜合農藝性狀
試驗田的平均產量為10.63kg,比對照組減產6.46%;平均的產量為7974.0kg/hm2;全生育期為159d,比對照組早了1d。但該組的產量較低,田間的表現(xiàn)較差,減產比較明顯,所以該品種不適合在該縣種植。
2.2.5 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綜合農藝性狀
試驗田的平均產量為10.03kg,比對照組減產11.74%,平均的產量為7524.0kg/hm2;全生育期為163d,比對照組晚3d。該組不抗病,性狀較差,田間表現(xiàn)較差,同時減產嚴重,生育期較長,該品種不適合在該縣種植。
2.3 產量的表現(xiàn)
各品種的產量為:蓉18優(yōu)188,產量為8974.5kg/hm2;Y兩優(yōu)2號,產量為8724.0kg/hm2;瑞優(yōu)9808,產量為8224.5kg/hm2;天優(yōu)湘99,產量為7974.0kg/hm2;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產量為7524.0kg/hm2;中優(yōu)117(對照),產量為8524.0kg/hm2
2.4 試驗結果分析
在整個試驗的過程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蓉18優(yōu)188,試驗田的平均產量為11.97kg,比對照組增產了5.28%,在整個試驗過程中的產量居首位;全生育期為159d,屬于早熟型品種;每穗粒數(shù)為136.3粒;株高為89.2cm;千粒重28.3g。在整個生育期的表現(xiàn)最好,植株較矮,千粒重較好;
Y兩優(yōu)2號,試驗田的平均產量為11.63kg,比較對照組增產2.34%;平均的產量為8724.0kg/hm2;總產量第2,全生育期為165d,與對照組相比屬于晚熟品種;每穗粒數(shù)為126.2粒;每穗粒數(shù)為126.2粒;株高81.7cm;千粒重27.0g??挂恍┧境R姷牟『Γ憩F(xiàn)較好;
瑞優(yōu)9808,試驗田的平均產量為10.97kg,比對照組減產3.52%;平均的產量為8224.5kg/hm2;全生育期為160d,表現(xiàn)一般,建議在該縣小面積種植。
觀察表現(xiàn);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和天優(yōu)湘99的產量等表現(xiàn)較差,不建議在該縣種植。
3 結論
通過整個試驗可以得知,表現(xiàn)比較差的是黔優(yōu)聯(lián)合9號和天優(yōu)湘99,產量低,減產比較嚴重,田間表現(xiàn)較差,同時不抗病,不建議在該縣種植該品種;Y兩優(yōu)2號的表現(xiàn)一般,田間表現(xiàn)一般,雖然產量不高,但是抗一些水稻常見的病害和蟲害,所以建議是繼續(xù)小面積種植,觀察表現(xiàn),根據以后的發(fā)展再做判斷。綜合貴州的實際情況,包括貴州的土壤的理化性質、氣象因素海撥等一些因素的綜合考慮,和對水稻種植的要求,蓉18優(yōu)188和Y兩優(yōu)2號,這2個品種完全符合當?shù)氐沫h(huán)境條件的要求在田間的表現(xiàn)比較好,增產顯著,抗一些水稻容易發(fā)生的病害和蟲害,千粒重和穗數(shù)等優(yōu)勢明顯,植株比較矮,抗倒伏,而且能很好的適應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條件,是值得推廣的優(yōu)良品種,適宜在該縣推廣種植。
參考文獻
[1] 甘雨, 龔德華, 楊占烈, 等. 雜交水稻新品種健優(yōu)388的選育[J]. 貴州農業(yè)科學, 2012(01).
[2] 張錦祥, 陸家欽, 黃榮光. 8個雜交早稻新組合的比較[J]. 農技服務, 2009(08).
[3] 唐云鵬, 黃光福, 蔣敏明, 等. 雜交水稻新組合品比試驗簡報[J]. 作物研究, 2013(02).
[4] 黃宗洪, 甘雨, 向關倫等. 三系雜交水稻新組合湘菲優(yōu)785的選育[J]. 貴州農業(yè)科學, 2013(05).
endprint
農業(yè)與技術2014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