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劉瑋瑋,女,教育學學士,廣州華商職業(yè)學院學生處心理咨詢中心教師,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與其他高等院校相比,有他們自身獨特的心理特點。本文從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提出了一些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旨在為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提供參考。
關鍵詞: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
近年來,民辦高職院校的發(fā)展越來越迅速,學生人數(shù)不斷上升。高職大學生畢業(yè)后面對的是競爭激烈的生產(chǎn)、服務、管理一線的技術型、應用型人才,他們面臨的生存壓力是本科大學生所無法比擬的。面對挫折和壓力,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也必須得到相應的提高。但現(xiàn)實是,許多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素質還亟須加強。
一、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心理特點(1)自信心薄弱,失落感強。由于民辦高職院校屬于高考錄取中的??贫武浫≡盒#雽W分數(shù)大大低于公辦院校,學生在同其他高校學生的比較中自慚形穢,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這是造成民辦高職院校學生自信心薄弱的主要根源[1]。還有很多學生是因為實在是沒有學校上,才來到民辦高職院校,這種無奈的選擇讓他們的失落感遠遠高于其他院校的學生。
(2)自律性不強,意志力薄弱。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自律性、自我管理能力較弱。他們中的很多人會給自己制訂計劃,但往往僅僅是計劃,到了真正需要實施的時候,他們會降低對自己的要求,為自己找各種理由來推脫。他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動機不足。遇到困難或挫折,容易選擇退縮,意志不堅定。
(3)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集體意識薄弱。民辦高職院校的學費相對來說比較高,學生中有一半是家庭條件不錯的。在富裕家庭中長大的學生,大多數(shù)父母對他們比較溺愛,很多時候都是有求必應,這造成了孩子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集體意識比較薄弱。學生更多地關注個人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滿足,很少考慮集體或他人的利益,這對他們的人際交往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4)個性張揚,存在功利心態(tài)。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雖然在學習上相對落后,但是他們很多人個性比較張揚,對于實踐活動之類的都有獨特的創(chuàng)新,活動能力比較強。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存在功利心態(tài),他們認為自己交了昂貴的學費,學校理所應當讓自己畢業(yè),自己學不學都可以,入黨、競選班干更多地是為了滿足虛榮心。
二、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措施(1)加強入學心理健康教育和進行心理普查。大一新生入學之后的一兩個月是他們從高中到大學生活的過渡期,也是調整適應的關鍵期,新生的入學適應性心理教育可以讓他們從心理上對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有一個準備,從而更好地融入大學生活。對大一新生進行心理普查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情況并進行個別輔導,防患于未然。
(2)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可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豐富的校園文化有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學校可以經(jīng)常舉辦一些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女生節(jié)、社團文化月等,這些活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還有利于自信心的提高。針對各個年級學生不同的特點和需求,學院可以開展各類專題講座,比如,大一新生入學的適應性講座、人際交往講座。
(3)將素質拓展訓練與傳統(tǒng)的心理教育結合起來。一直以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以課堂上傳授知識為主,這種方式過于單一,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而通過拓展訓練則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真正地理解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增強自我控制能力、如何突破自我。拓展訓練正是一種參與式、體驗式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團隊合作精神起著重要的作用[2]。
(4)加強心理知識的普及力度。目前依然有許多大學生對心理健康、心理咨詢缺乏足夠的認識或持懷疑態(tài)度,因此在校園內大力開展對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詢重要性的宣傳工作很有必要。學院可以通過設計心理主題海報、心理網(wǎng)站、微博、心理健康??M行心理知識的宣傳,利用心理社團促使更多的學生主動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并鼓勵更多的學生走進心理咨詢室,與咨詢教師交流,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羅敏.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09,9(3).
鐘珉.拓展訓練——高校學生體驗式教學淺析.大家,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