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為人
(浙江省瑞安市錦湖實驗小學,浙江 瑞安 325200)
新課標強調(diào)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重視教學內(nèi)容的基礎(chǔ)性、選擇性及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樣 性,并注意開發(fā)與利用各種實用的課程資源,以拓展體育課的教學內(nèi)容,推進課堂教學的改革。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 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課程目標的達成。課程資源是客觀存在的,需要教師能動地去挖掘和利用。所以,教師要拓展視野,轉(zhuǎn)換思維方式,立足學?,F(xiàn)有的場地、器材、固定設(shè)施等基本條件去開發(fā)與利用。還可以進一步擴展到社會、生活、自然界中去挖掘源泉,汲取營養(yǎng),并勇于實踐,積極探 索,不斷地充實、完善、豐富教學內(nèi)容,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體育場地設(shè)施提供了教學活動的物質(zhì)保障,利用它的特點,挖掘其潛在的功能,充分發(fā)揮它的功能與作用。
籃球場:利用籃球場上的各條場地線進行耐久跑、圖形跑、直線跑、彎道 跑、游戲活動的區(qū)域劃分,起、終點的標志線等。
籃球架:利用籃球架上的面板作為輕物投擲的標靶;籃球架的立柱可作為球 門;籃球架的支撐管上可懸掛標記物作為彈跳能力訓練或擲準教學的輔助教學 器材。
跑道線:利用塑膠場地上的跑道線作為站隊的標志線、立定跳的起點線、沿直線走等。
沙坑:各種跑、跳的輔助性練習在沙坑里進行,可得到更好的鍛煉效果。例 如,高抬腿跑,單,雙腳跳、蛙跳等;持器械投擲的快速揮臂或出手速度的輔助性練習(對沙坑投);支撐跳躍、技巧類的練習以沙坑作為練習場地可提高安全系數(shù),同時也降低了學生的畏懼心理。
鉛球場地:利用鉛球場地的特性可做各種追捕或攻防游戲,以投擲圈為等待救援區(qū),投擲區(qū)作為限制區(qū)域,或者以投擲圈為“碉堡”,做“炸碉堡”的游戲等。
墻壁:利用墻壁做各種球類的基本動作或投擲項目的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的練習,能有效提高練習密度,縮短技術(shù)動作的定型時間。例如,籃球的傳接球、足球的射門、排球的傳墊扣發(fā)、乒乓球的推擋、壘球、實心球的輔助練習等。在墻面上標示刻度表或畫上不同高度的標記可測量身高、摸高或提高球類基本動作練習和投擲練習的要求和難度。在墻面上安裝攀巖 石,讓學生體驗攀巖運動的過程(墻體應(yīng)厚實,攀巖石安裝的高度要適宜,以橫向安裝為主)。
臺階:柔韌練習:立位體前屈、弓箭步壓腿或弓箭步走臺階(樓梯)、速度練 習、小步跑樓梯、跨步跑樓梯、兩腳交換跳臺階;力量練習:單腳跳臺階、俯臥撐 (雙腳擱臺階上)、“推小車”上樓梯、負重跑樓梯(馱人跑);籃球球性練習:運球逐級上樓梯,提高對球的掌控能力。
一件體育器材的使用功能可能不止一種,所以,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體育器材,發(fā)揮其多種功能,是緩解器材短缺和豐富教學內(nèi)容的有效方法之一。
跳繩:游戲類:抓尾巴,踩繩,組字(畫),跳單、雙圈,快快跳起來,放煙花 (多人同時向上拋已打結(jié)的彩繩),投準,投遠,直升飛機(跑動中持繩頭上轉(zhuǎn)動) 等;輔助訓練類:鞭打動作、起跳角度、出手角度的標志物、摸高繩(系掛高處)、起點線、終點線、分段標志線等。
跳箱:游戲類:掩體,翻越,互推,利用拆分的箱體做鉆、跳、抬的游戲,利用箱蓋做爬、滾等練習(多個箱蓋相 連);輔助訓練類:跳深,跳遠的騰空步練習,單、雙腳跳上跳下,俯臥撐的支撐 物,臥推凳等(拆分成適合的高度);實心球:負重賽跑、傳遞球、保齡球、打彈珠、足球比賽、拋接等;拔河繩:踩繩走,左右跳躍(成S 形或一字形擺放地 面),跳長繩,縱隊傳遞,縱隊抬(舉)繩走或跑;小折墊:雙腳夾跳、螃蟹行走 (2 人背夾墊)、跨跳、左右跳、拎墊跑、障礙跑、搬運(多只小折墊)、爬行、拳擊 靶;呼啦圈:鉆圈、跳圈、套圈、滾圈、搖跳圈(模仿行進間跳繩);廢舊籃、排、足球:標志物、投擲物、腳夾跳、打龍 尾、自制飛盤、摸高球等。
體育源于生活,生活是體育教學取之不竭的源泉。如果用體育器材的眼光去審視這些生活物品,并合理地運用到體育教學中去,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座椅:手撐座椅俯臥撐、椅上壓腿、舉椅子、傳椅子、搶空椅子、標志物。
報紙:紙球,紙飛機,紙棒,拋接, 單、雙腳跳過報紙(報紙平鋪地面),踏石過河,迎風奔跑(報紙放胸前)。
飲料瓶(塑料):投擲物,接力棒,裝適量的水或沙子作為標志物,保齡球的球瓶,拋接,啞鈴操等。
廢舊輪胎:角力、滾動、鉆山洞、跳進跳出、負重練習等。
泡沫拼接地板:爬行、技巧、走直 線、跑道、障礙物、跳躍、投擲等。
書包:負重跑跳、標志物、推舉、傳 遞、拋接等。
體育課程內(nèi)容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具有多樣性和特色性等特點,只有大膽實踐才能不斷創(chuàng)新,應(yīng)緊緊圍繞著滿足學生的體育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不斷地推陳出新。
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也是重要的體育教學內(nèi)容,它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和深遠的社會影響,對一些適合教學需要的內(nèi)容可以直接引入運用。例如,滾鐵環(huán)、抽陀 螺、踢毽子、跳房子、抖空竹、跳皮筋、踩高蹺、竹竿舞等。這樣既豐富了學校體育教學的內(nèi)容,又活躍了學校的文化氛 圍,使民間體育項目得到了開發(fā)與利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新興的運動項目不斷涌現(xiàn),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選擇那些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運動項目,使我們的體育課堂更加豐富多彩。例如,定向運動、拓展運動、健美操、攀巖墻、跆拳道、5 人制足球等。這些項目完全可以引入體育課堂,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也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 展,又能達到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yīng)能力的課程目標。
不同年齡的學生對體育活動有不同的需求和愛好。所以,在繼承原有的教學內(nèi)容基礎(chǔ)上通過降低難度、簡化規(guī)則等手段去改造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出新的適宜于學生生理、 心理特點的教學內(nèi)容,使之更好地發(fā)揮效能。例如,籃球比賽時可以帶球走步、可以2 次運球、球觸到籃筐就算得分;足球門的擴大、場地的縮??;跳遠起跳板的增寬;齊步走可用踏步行進;彎道跑教學融進十字接力游戲等,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練,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享受體育運動所帶來的快樂。
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打破了單一的課程觀念,提高了人們對體育的認識。通過豐富多彩、多種多樣的體育教學活動,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 性,有利于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只要教師用心去想、用心去做、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開發(fā)與利用體育課程資源,為體育教學帶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那么,我們的課堂教學將煥發(fā)更新、更強的生命力,有助于學生更加積極地參加體育活動,體育課也就成了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
[ 1 ] 肖川,張正中.義務(wù)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Z].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 2 ] 關(guān)槐秀. 21 世紀的兒童怎么玩[M].北 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
[ 3 ] 孟文硯,吳紀安.體育教學拓展游戲[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4 ] 李安成.利用臺階發(fā)展學生體能的注意點[ J ].體育教學,2013(1):74.
[ 5 ] 孫建順.走出體育器材使用常見的四誤區(qū)[ J ].體育教學,2013(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