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華
(廣西體育高等??茖W校 廣西南寧 530012)
體育課不僅是幫助學生強身健體的重要課程,更是引導學生走向人格健全與身心發(fā)育的重要通道,在新時期大學階段教學中愈發(fā)受到關注和重視。??茖W校的體育教學與本科學校并無太大的區(qū)別,都強調體育對學生成長、深造與就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注重對大學生體育思維與鍛煉意識的塑造。因此,大學??企w育教學的開展要更具針對性,更加符合大專生的實際需求,發(fā)揮出體育課的功效。無論是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還是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都可以在體育課教學中得到很好的展現。尤其在新時期,隨著大學體育教學課程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步伐的加快,廣大教師要想方設法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大專體育教學大都實行“科目選修制”,即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體育科目,比如籃球、足球、羽毛球、武術等。所以,教師是大專體育教學的引導者和第一責任人,是教學工作推進的核心力量;學生則是體育教學的接收者,是學習活動、教學工作的主要對象,也可以視為體育教學的“關鍵力量”。師生關系是大專體育教學的一對“主要矛盾”,如何處理這對矛盾也直接決定了教學工作的走向和成敗。更重要的是,一旦師生關系處理得當甚至呈現出良好的局面,那么學生會將對體育教師的好感轉移到體育課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欲望也會隨之增加。簡言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帶動大家更好的參與體育運動,有利于體育教學的進步。因此,在大專體育教學中開展廣泛的師生之間的互動、溝通和交流,以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明顯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與功能性。
例如,教師在體育課外活動的時候,要盡可能的留出一部分時間給學生們。在部分時間內的師生溝通和互動,可以很好的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們更好的了解和認識老師,同時逐步培育其他們對體育的濃烈興趣。在課外、在生活中,廣大體育教師更應該放下架子,主動與學生們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思想狀況和情感狀況,成為他們的“知己好友”。當教師和學生們打成一片的時候,整個師生關系已經十分和諧,學生對教師充滿尊敬與好感,也必然對體育課充滿興趣。所以,這樣的方法是更加隱性、高效的學生興趣培養(yǎng)策略。在大學??企w育教學中或教學之外,體育教師靈活把握相關策略,一定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學生的體育熱情和興趣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激發(fā)。
體育來源于生活但是又要高于生活,這是由體育的本質決定的。所以,廣大大專體育教師不僅要做好體育課堂的教學工作,同時還要把體育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升體育教學的吸引力,讓廣大學生真正掌握體育生活的技巧和能力,將體育學習轉化為未來發(fā)展和生活的動力。
具體的,大專體育主題類課程以學生的發(fā)展領域或以課程中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為依據而設計的課程。體育課程包括了民族傳統(tǒng)體育、健身康復、文化欣賞等主題領域。課程的開設方法極為靈活,課程特征分外鮮明,并且在達成課程目標方面更具有針對性。大學生的體育學習,除了延續(xù)高中階段的課程要求,提高學習興趣,形成穩(wěn)定的愛好和專長外,還應當通過體育課實現進一步個性化的拓展要求。拓展大學體育學習的領域,培養(yǎng)一大批體育骨干,為推進全民健身事業(yè)的發(fā)展,將是體育主題類課程開設的重要目標。主題類課程的開設充分體現了提升大學體育課程的辦學自主權,構建了區(qū)別于基礎教育的大學體育特色課程,成為了大學體育課程的重要切入點。
體育課程模式的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大領域目標,可供選擇的教學內容體系必須是能夠滿足學生對運動、健身、休閑、娛樂、體育文化欣賞等多種的需要。然而,目前絕大多數高校體育教學內容仍然是以傳統(tǒng)的競技性項目為主,如籃球、排球、足球、武術等。對于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健身、休閑運動形式,比如:網球、交誼舞、飛鏢、健美等,以及民族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利用自然資源的項目,比如野外生存訓練、攀巖等,雖然有些已經被挖掘開發(fā),但是用之于體育課程教學中較少,而這些項目往往深受學生們的喜愛,不應該被閑置和放棄。所以,這些方面的內容要引起廣大教師的注意,并千方百計的將其與教學相結合,突出教學的特色。
大專階段的體育教學要符合成人體育的特定模式,因為廣大大專生已經基本走向成人階段,身心的發(fā)育都已經較為成熟。所以,將大專體育教學更好的打上“競賽與競技”的烙印,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體育意識和精神,另一方面可以促進教學的發(fā)展。眾所周知,體育的精神就是“更高、更快、更強”,是一種對競技、成績、優(yōu)秀的追逐。在大學??茖W校的體育教學中,這樣的體育健身不僅要成教師教學工作的指導原則,同時也應該通過教師傳達給每一位學生。尤其對于大專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面臨著就業(yè)技能培養(yǎng)與文化課學習的雙重任務,而且可能很快就要面臨就業(yè)、工作,優(yōu)秀的體育精神與積極的動力對他們更加寶貴?;诖?教師可以嘗試采用“競技式教學”的模式來推進大學專科體育教學發(fā)展。所謂的“競技式教學”,就是指教師給學生們設立同等的目標、任務,然后讓學生們完成,最終評出優(yōu)劣、“分出勝負”。所以,這樣的教學方法與體育的訴求、精神一脈相承。更重要的是,大學??茖W生大都處于青春年少、意氣風發(fā)的階段,爭強好勝、追求卓越正是他們的性格特質,這也正好成為體育教師開展此類教學的“理論基礎”。
如,教師可以以1個學期、2個月甚至1個星期作為周期,以具體的課程內容為標桿,定期對學生們的體育運動指標、表現成績進行評測,最后給予優(yōu)勝者適度的激勵、表揚。在田徑、籃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常規(guī)體育項目的教學中,類似這樣的目標設定都可以很好的激起學生們的“斗志”,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運動、日常鍛煉中來。把體育教學作為一場小型的競賽,以成績提升幅度來判斷學生們的進步與倒退,其實正是鼓勵學生們投身競技、感悟體育魅力。總之,這樣的“競技式教學”方法是新形勢下大學??企w育教學的一個有效策略,能夠極大的調動起大專生的體育積極性,讓他們以更加飽滿的斗志參與到體育課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的體育素質、運動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當然,對于大專體育教師來說,不能照搬照抄這樣的教學模式,而且應該結合本校、班級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酌情使用,力求能夠得到學生們的理解、喜愛。
綜上所述,新時期大學專科的體育教學的開展不僅要考量學生的訴求,更要符合大學??企w育教學的改革需求,更加務實和有效的推進教學方案,力求實效。一方面,大專體育教學要真正起到引導學生身心發(fā)育與健康生活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通過體育教學的開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他們將來的就業(yè)、深造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只有這樣,大專體育教學才能算有所突破,才能為大專整體教學教育的提升貢獻力量。
[1]李娟娟.對大專院校學生體育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4).
[2]陳勇.探索中專改制后的大專體育教學[J].浙江醫(yī)學教育,2002(00):33-34,36.
[3]肇穎.大專院校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
[4]李淑玲,胡蓮芝.如何提高大專女生的體育興趣[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8(2).
[5]劉柏青.關于大專體育教育專業(yè)學會學習策略的研究和探索[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10).
[6]周耀軍,李榮.常州市成人大專體育教學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江蘇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