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芳 (陜西省合陽縣人民醫(yī)院,陜西 合陽 715300)
子宮癌是婦科腫瘤中并不罕見的一種疾病,隨著我國女性社會壓力和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加,還有環(huán)境污染影響等多種復雜因素,子宮癌的發(fā)病率不斷增加而且趨于年輕化,已成為不容忽視的一種疾?。?]。我院于2010年2月~2012年12月對患有子宮癌的70例患者進行探討研究子宮癌的臨床病理特征,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院于2010年2月~2012年12月對患有子宮癌的170例患者進行探討研究子宮癌的臨床病理特征,年齡27~59歲,平均(45.1±3.7)歲,平均病程(2.5~4.9)年,其中絕經患者166例,未生育者4例。臨床癥狀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132例(77.64%),其中絕經后陰道流血126例、陰道排液13例(7.65%)、腹部包塊 5例(2.94%)、腹痛 15例(8.82%)、其他不適癥狀(腰酸、下肢水腫、排尿困難等)5例(2.94%)。所有患者經過臨床診斷、影像學檢查等為子宮癌。
1.2 檢查方法:制作病理切片后通過光鏡檢查結合收集的臨床資料對患者的病理特征進行回顧性總結分析。
1.3 觀察指標:觀察所有患者的臨床表現、病理特征包括組織學類型、病理分級和淋巴結轉移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用SPSS15.0軟件分析表中數據,計數資料用χ2檢驗分析,計量資料用平均數±標準差(±s)表示,并且用t檢驗進行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標準是P<0.05。
2.1 臨床表現:所有患者均以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為主要臨床癥狀且伴有月經不調,60例患者有白帶增多癥狀,70例患者有下腹疼痛癥狀。
2.2 觀察組織學類型、病理分級:①組織類型:以鱗狀細胞癌(127例)為主,占74.71%,所占比例較大。腺癌30例,占17.65%,居于第二位,而其他類型為13例,占7.65%,所占的比例較少。②病理分級:以Ⅱ、Ⅲ型的患者較多為156例,占91.76%,I型較少為14例,占8.24%,兩型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淋巴結轉移情況:據統(tǒng)計分析,經過淋巴結活檢后發(fā)現37(21.76%)例患者發(fā)生了淋巴結轉移且均為陽性,無明顯肌層浸潤。
子宮癌嚴重影響著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僅次于居于第一位的乳腺癌發(fā)生率。隨著醫(yī)學治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子宮癌的治愈率得到了大大地提高,也大大降低了死亡率[2]。子宮癌的最大特征是早期不易發(fā)現,患者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容易耽誤治療效果和影響預后。目前有臨床資料報道,子宮癌的發(fā)病年齡逐漸年輕化,未婚婦女占有的比例較大,嚴重影響年輕女性患者的身體健康,因此該疾病成為醫(yī)學專家們熱議的研究課題。
影響子宮癌發(fā)病原因的因素較多,不良的生活習慣包括性生活、吸煙等,分娩以及月經不調均會導致子宮癌的發(fā)生。有研究資料顯示[3],雌激素也會影響子宮癌的發(fā)生。子宮癌的臨床癥狀與一般的婦科炎癥疾病沒有顯著差別,主要表現為陰道出血,白帶增多,下腹疼痛等,與常見的婦科炎癥極為相似,這是容易導致病情耽誤的主要原因。因此,女性患者出現任何不舒服的臨床癥狀應及時就醫(yī),積極治療,而醫(yī)生應該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婦科檢查,并采取篩查手段和臨床診斷進行認真判斷,以免患者的病情加重。而病理學特征的檢查成為臨床診斷的重要手段,特別在子宮癌疾病診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組織學類型、淋巴學轉移以及病理分期等均可使子宮癌得到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子宮癌的組織學類型以鱗狀細胞癌、腺癌和其他癌三種為主。病理分期分為Ⅰ、Ⅱ、Ⅲ期。
目前,治療子宮癌的主要手段仍然是手術治療,為避免癌細胞的擴散越早手術越好。而放療、化療是治療該疾病的輔助手段。但是部分患者由于有生育要求拒絕手術治療,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子宮癌的相關教育知識仍需普及。子宮癌的發(fā)生機制主要與雌、孕激素兩種受體有關,由于子宮癌的部位不同可能會導致發(fā)生機制不同。
本課題通過對所有患者的調查研究,臨床表現以陰道出血為主,組織學類型以鱗狀細胞癌為主,病理分級以Ⅱ~Ⅲ級為主。綜上所述,分析臨床病理特征對子宮癌的診斷和檢驗具有重要意義,在診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 朱 旭,鄭利平,黃君垣.子宮癌患者手術治療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睪酮和催乳素檢測的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18):2125.
[2] 黃蘭菊,鄧宏平,馬正美,等.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阻滯用于子宮癌擴大根治術的臨床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18):2951.
[3] 林松青.針刺為主治療子宮癌根治術后尿潴留30例[J]. 內蒙古中醫(yī)藥,2011,30(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