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江節(jié) 聶橘芬
【摘要】農(nóng)村初中教育應以初中學生的心理特質、年齡特點為基礎,致力于營造積極、和諧、溫馨的班風,并注重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快樂、健康成長。而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心理學策略是班主任對學生加以引導、發(fā)掘和引申的一個重要方法。本文主要探討了心理學策略的內(nèi)涵以及必要性,并探索其實踐策略,分析其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選取了一些典型案例,以此來探索巧用心理學策略對初中學生成長的引導作用,希望有所指導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學生 班級 心理學策略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184-01
一、引言
從心理學角度而言,教育者應以受教育者的心理特點以及年齡特點為依據(jù)給予合理有效的指導,確保受教育者能夠自我提升思想品德積極性以及自覺性,并將來自教育者提出的各項要求轉化為個人奮斗的目標。初中教育,尤其是農(nóng)村地區(qū)的初中教育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自我認識以及自我監(jiān)督的能力,應引導其善于肯定個人正確、合理的言行與思想,并能夠長期堅持;而對于其錯誤的言行舉止和思想問題則應敢于承認并積極改正。在此過程中,班主任應巧用心理學策略對初中學生成長加以正確引導。
二、心理學策略應用途徑的案例分析
案例1:
學生不能完成教師布置的各類任務。以大掃除為例,班主任往往重視學生在完成任務時是否細心、認真,而學生在大掃除過程中嬉戲玩鬧、不聽指揮,導致任務完成度大打折扣,這是我作為班主任一直頭疼的問題。在布置班級會場過程中,我?guī)ьI學生將課桌挪開,并擺放整齊,結果只有幾個年齡稍微大點兒的男同學主動幫忙,而其他不少學生看似忙碌,實則“打醬油”,挪開的桌子擺放凌亂,極不雅觀。
于此本人所采取策略是應用積極關注策略。在班級日常活動中建立行為習慣積分制度,由值日班長每天按照班級集體制定的評估標準來評價各個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的個人行為表現(xiàn),并做積分加減。加分標準通常包括三個方面:(1)積極參與班級活動;(2)得到老師表揚;(3)成績有所進步。而減分標準則涉及兩個方面:(1)學習馬虎,態(tài)度不認真;(2)違反班級制度以及校紀校規(guī)。班主任在制定此項制度時應與其他任課教師通氣,聯(lián)合執(zhí)行這一班級制度,從而在各個學科教學中能夠根據(jù)學生個人學習情況來做積分加減。值日班長則在星期五的時候做一周積分統(tǒng)計,并將各位學生所得分數(shù)記錄在積分記錄簿上,每一學期期末時總結累計得分,并將其錄入《成長記錄冊》,為學生個人評優(yōu)提供重要參考依據(jù)。通過確立此項制度,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一改懶散、拖沓的惡習,而積極參與班級活動,并且與同學相處融洽,各類好人好事不斷涌現(xiàn)。由此可見,行為習慣積分制度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熱情以及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在班級活動中實現(xiàn)自我管理和教育。
案例2:
我班有位學生小丹,是一個性格內(nèi)向、孤僻、不善言談、膽小不合群的孩子,她瘦小的身影總是一個人在獨來獨往,性格越來越自閉。因為她不愛說話,也不喜歡與人交往,導致她在班上沒有一個要好的同學。我在想若有一天她完成學業(yè)走上社會,該如何去和人交往,能在社會上立足嗎?想到這些我真是很擔憂,于是我總是在語言上去鼓勵她,她不喜歡站起來回答問題,羞澀膽小,我就總試著讓她回答問題,鼓勵她,答錯了沒關系,要勇敢的說。而且我還每周組織一次演講活動,鼓勵學生們?nèi)フf,去講自己身邊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以分享快樂……這樣大家一起來說,一是鍛煉了學生們的口語表達能力,二是學生們可以互相交流,增進感情。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小丹變得開朗了,敢說話了,并且主動地和同學交往起來,相處的十分融洽?,F(xiàn)在她身邊的小伙伴兒越來越多了,她還主動的組織伙伴們一起做手工制作品并且還在班級進行展覽,引起同學們的極大興趣,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看到這些變化,我心里十分高興,也感到無比的欣慰!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給我一句贊美的話,我可以高興兩個月。”是啊,作為教育家都是如此,何況我們正處于初中生的孩子們呢。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相信學生、多用贊美的話語去鼓勵學生。因為獲得別人的肯定和贊美是人共同心理需要,這種需求一旦得到滿足,便會成為積極向上的原動力,它能使人有自信、有勇氣。對學生的贊美是師愛的表現(xiàn),也是一種教育機制、教育藝術。實踐證明:當學生克服了學習上的種種困難,突破一個難點,獲得某種知識時,心理就會有一種成功的喜悅,越學越有勁。教師要用自己激勵的語言,讓學生充滿自信;用贊美的語言,讓他們心存感恩;用嘉許的語言,讓他們愛人愛己,待人接物。讓學生在教師的認同中掌握目標,奮發(fā)前進;在友善中關懷世界,積極向上;在祥和中公平公正,與人為善。 贊美是一種熏陶,所有的學生都希望得到贊賞、信任和鼓勵,所以教師應該以飽滿的精神、欣賞的眼光、贊美的話語對待學生,通過這座美麗的橋梁,縮短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和學生們心心相印。是的,贊美是陽光,它把愛的種子撒播進了孩子們的心田;贊美是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沐浴萬物生長;贊美是五彩的虹,是清涼的風,贊美是皎潔的月光,是動人的詩歌,是美妙的音樂……鼓勵和贊美,是教師最美的語言。
三、結語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人們在日常工作與學習過程中也有了時間緊迫感,而缺少必要的交流,導致人與人之間感情的不斷淡化。同時工作學習中很容易滋生孤獨乏味、單調以及枯燥等心理感受,因此心理沖突也有所加劇,從而出現(xiàn)不滿、焦慮、浮躁等各類不良心理狀態(tài)。而對于農(nóng)村初中學生缺乏社會經(jīng)驗,在成長過程中伴有更多心理問題。班主任應善于應用心理學策略,教會學生學習和自我管理,真正做到授之以漁,從而引導學生快樂、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任占國.學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干預措施研究——基于洛陽市初中生SCL-90的調查[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3,(10):62-64.
[2]吳澤遠.淺談初中學生自卑心理成因與矯治[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3,(36):100-101.
[3]陳雪艷.論初中生心理健康輔導的學校社會工作介入——以某區(qū)初中學生為例[J].華人時刊(下旬刊) ,2013,(11):199-200.
[4]謝華,彭明芳,趙雪等.初中學生孤獨感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與研究[J].皖西學院學報,2013,29(5):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