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萍
【內容摘要】初中文言文教學,應該重視文言文的教學價值,重塑文化精髓,結合時代變化重構文言文教學課堂。本文結合現(xiàn)階段素質教育的要求,基于學生的發(fā)展情況,提出了初中文言文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文言文 教學策略 研究
文言文是初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文言文知識,繼承和發(fā)展我國古代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對于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來說,也非常重要。關鍵是需要重視轉變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初中文言文教學,應該重視文言文的教學價值,重塑文化精髓,結合時代變化重構文言文教學課堂。本文結合現(xiàn)階段素質教育的要求,基于學生的發(fā)展情況,提出了下面的初中文言文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一、重視誦讀,再現(xiàn)書聲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都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朱熹也曾經(jīng)說過:“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多誦讀遍數(shù),自然上口,久遠不忘。”讀書對于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掌握文章中心思想非常重要。讀的過程中,學生會融入自己的感情,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理解。
誦讀包括朗讀和背誦,在讀書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讀準字音。對于多音字、通假字應該認真地區(qū)別對待,教師進行正確引導,讓學生讀的響亮、不含糊。第二、讀好節(jié)奏。對于文言文需要進行正確的斷句,并且劃分停頓,通過句意劃分停頓之處。第三、讀好語氣。語氣代表了一篇文章中段落、字詞的思想感情,讀書正確的語氣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通過講解含義,示范閱讀來達到讀出語氣的作用。如“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應該讀出感嘆語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口而待也?!眲t應讀出祈使語氣。引導學生正確的讀文言文,就要改變學生一貫快速讀書的作風,在教師的帶領下,放緩速度,最好是每分鐘110到120字。
另外,對于文言文的學習,背誦也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如何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內容,就需要將其記憶在腦海中,通過反復咀嚼,自覺記憶,得出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梢栽O置誦讀接龍、小組PK、有獎記憶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在感受成功的過程中記憶,寓教于樂。教師也可以像三味書屋里的壽老先生讀“鐵如意,指揮倜儻……”引導學生快樂記憶,增強對文言文的語感,從而有效學習文言文知識。
二、重視詞句,尋找規(guī)律
仔細斟酌,奇文共賞。文言文中的字句與現(xiàn)代文的字句有所不同,文言文的一些字句比較深奧,不像現(xiàn)代文那么好懂。對于文言文要重視字句的賞析和品讀,了解其字詞、句子在特定環(huán)境下運用的意義和作用。重視對字句的理解,找出文言文詞意章法上的規(guī)律,有效的學習一詞多義的基本用法,進行擴展學習,歸納出學生自身的知識架構,使得文言文學習成為一個整體,學生能夠通過規(guī)律找出相關字詞的含義,構建出學生頭腦中的文言圖式,并獲得自己領悟和學習其它文言文的能力。
比如:《出師表》中,“感激、卑鄙、痛恨、布衣”等等,古今詞義有區(qū)別,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分析,理解古今詞義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由古思今,關注文言文化的發(fā)展趨勢。對《愛蓮說》和《陋室銘》這兩篇文章可以展開合作對比學習,通過文章中表達方式、思想感情等的相同與不同之處,進行歸納分析,對“之”的用法可以展開合作學習和探究,引導學生收集不同情況下“之”的用法,構建知識架構。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以現(xiàn)階段中小學非常重視德育教育為例,關于“三字經(jīng)”、“千字文”、“百家姓”等的學習,引用到生活中,借助具體例子對其進行分析,讓學生獲得自己全新的理解。沈復的《童趣》一文,可以運用聯(lián)系生活的方法,融情于景,結合學生生活,描繪兩蟲相斗、化蚊為鶴的意境,從而吸引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參與度,最終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三、重視方法,培養(yǎng)能力
初中文言文教學也需要正確的方法,通過引導學生掌握正確運用文言文的方法,讓學生感悟到文言文之美,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應用豐富多彩的文言文教學方法,結合現(xiàn)代文教學方法,因文而定,進行靈活變通,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第一、串講法。也就是在教師對文章字句進行分析之后,學生再歸納段落大意,總結主題思想,再深入分析其寫作技巧等。應用于比較難懂的文言文,比如《論語十則》等的學習。第二、點評法。對于較淺顯的文章,教師應對文章的重點內容進行點評,比如實詞、虛詞或者句式等等,對于文章的經(jīng)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第三、拓展法。由文章的一詞多義進行拓展,分析其在不同用法下的含義,也可以借助同一個字進行分析。比如“安”字,選擇含有“安”字的句子:①然后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②風雨不動安如山;③安得廣廈千萬間;④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通過學習不同情況下“安”的用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解它的多重含義,并分析不同情況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總結
初中文言文教學,教師首先要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帶領學生以飽滿的熱情進入學習的殿堂,其次應該引導學生采取合適的方式、借助適用于文言文教學的策略展開文言文學習。重視理解,深入分析,讓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授之以漁,讓學生在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下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強化學生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學好文言文,將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文化應用于現(xiàn)在的社會生活,提升學生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是初中文言文教學工作應該努力的方向。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毓龍路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