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山洪
生本理念是指“真正以學生為主人的,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如何體現(xiàn)生本意識,上好生本課堂,達到陶行知先生的“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理念?以下我就以教學朱自清的《背影》為例,談談在閱讀教學中如何貫徹生本意識。
一、培養(yǎng)習慣,是生本理念的最好體現(xiàn)
課堂教學中,我主要培養(yǎng)學生如下幾點習慣:一是課前預習的習慣。二是樂于讀書看報的習慣。尤其是現(xiàn)在網(wǎng)絡游戲、電視手機橫行的時代,更應引導學生從眼花繚亂的誘惑中引導到讀書中來。三是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四是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五是善于積累的習慣。六是寫日記的習慣。我在平常的教學中,對這些習慣的養(yǎng)成采取循序漸進、潛移默化、檢查指導。在教學《背影》時,課前我便布置學生自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前自學習慣。要求如下:1.初讀課文,找出并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詞,理解課文的內容。2.再讀課文,理清課文段落層次。
二、激發(fā)興趣,是貫穿生本理念的基礎保障
在教學《背影》時,導入新課我便講了一個身邊的、學生同齡的故事。有一位初中男生,因為經常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他的父親經常教育他,但他還是控制不了自己,最后他的父親恨鐵不成鋼,打罵了他。他便認為父親不愛他了,負氣離家出走,過了幾天,身無分文,又饑又餓,只得到一家飯店討飯吃,老板是位好心人,送給他飯菜吃,他吃完后,跪在地上感謝老板,并說:“老板,你比我爸還好?!崩习迓犕旰蟛坏桓吲d,反而說:“早知你說這話,我就不送飯給你吃了,從小到大,你父親煮過多少飯菜給你吃,你都不感恩,現(xiàn)在你吃了我一頓飯,卻跪在地上感恩?!边@位男生聽了后,恍然醒悟,回到家里。這個故事,結合課文中深沉的父愛,我認為很多學生是終身難忘的。
三、研討學習,是生本課堂的主戰(zhàn)場
在教學中應充分展示學習過程,教學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能力,考慮學生接受的心理。在閱讀教學中,我一般按異步教法來研討學習:1.初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2.再讀課文,結合自學參考提綱自學課文。3.師生研討,教師進行微觀與宏觀指導。4.提問精講,板書強化。教法應同學法相結合,它們是有機統(tǒng)一,相輔相成的。教法是為學法服務,在課堂上盡可能展示出具體可操作的學法,給學生一種相對固定的基本的學習操作方法,這是符合學習心理的。教師應從課文中抽象的對感性材料的認識、理解、感悟的方法,教給學生,就如教學數(shù)理化中的給學生具有普遍意義且操作性強的“公理”“定理”的方法和技巧,從而達到葉圣陶先生所指出的“教是為了不教”的境界。
在檢查完布置的《背影》課前預習后,我出示如下的自學參考提綱。
請同學們聽錄音,聽后思考討論問題:
1. 文章中有關父親的事有哪些?其中主要事件是什么?
2. 文章一共幾次寫到背影?請用“——”劃出。作者想表達什么樣的中心?
3. 這篇課文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你認為作者刻畫父親成功 之處在哪?試找出幾處來,并交流討論。
在學生充分自學,小組互相交流之后,我根據(jù)學情,針對問題1對“望父買橘”中作者是如何描寫父親背影進行指導,提出探究的方法,描寫人物的方法有哪些?第6段作者又用了哪些人物描寫的方法?試用自學符號圈畫出來?
針對問題2,在師生交流之后,我明確指出方法并板書:能突出表現(xiàn)中心的內容應詳寫,與中心關系不大或無關的應略寫或不寫。
根據(jù)學情和教學重點,在提問的基礎上,我做如下板書:
一、開篇設疑
惦記背影(思念父親) 1
悲涼氣氛(別時家境) 2—3 二、回憶往事
鋪墊背影(細心關照)4—5
刻畫背影(望父買橘)
惜別背影(父子分手)
三、別后思念
再現(xiàn)背影(別后懷念)7
四、課堂質疑,是生本教學的有效途徑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币虼耍覀冊谡n堂上應多誘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在課堂上營造“多問”的環(huán)境,多給學生質疑的空間。
在研討學習后,我因勢利導,鼓勵學生質疑。
生一:父親為兒子買橘子,除了路上為兒子解渴,是不是還與父親祝福兒子,因為“橘”諧音“吉”?
生二:父親爬月臺買橘,這樣做是不是違反了交通規(guī)則?
生三:內容的詳略,與中心有關,從文中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一句話帶過也可證明。
我肯定了他們的懷疑精神,并與同學們一起探討。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