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明
為了使課堂“活”起來,在一堂教學觀摩課上,我嘗試把美國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學”理論引進語文課堂教學,用幾個咸鴨蛋作為教具,讓學生在做中賞析語言,激活了一堂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請看教學片段:
一、挑蛋
師:品讀課文第4段,全班分成6組,每組推薦一個同學挑一個“秀氣”的蛋,并說明為什么是“秀氣”的?
生1:蛋的外殼光滑是“秀氣”的。
生2:小的、兩端尖的蛋是“秀氣”的。
生3:前兩位同學的回答對“秀氣”一詞的理解是不準確的?!靶銡狻庇袃煞N含義:一是“美麗而不粗俗”,二是“聰慧而靈巧”。我認為蛋殼淡青色的、樣子修長、兩頭較尖的鴨蛋是秀氣的,其他的是“蠢”的。
師:我贊同這位同學的意見?!靶銡狻?、“蠢”是用來形容人的,這里用來形容鴨蛋合適嗎?
生:鴨蛋“是孩子心愛的飾物”,說明孩子把鴨蛋作為玩伴來看待。這里運用擬人手法,賦予鴨蛋以靈性,表現(xiàn)了孩子善于從平凡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情趣,發(fā)現(xiàn)詩意。
二、 吃蛋
師:品讀課文第3段,記住課文描述的吃蛋的方法,每組選一位同學演示。其他同學觀察他們的吃法對不對?
(在演示的過程中,有的同學不知蛋的“空頭”在哪里,有的不知如何敲,有的不能掌握“扎”的力度,用筷子去“捅”鴨蛋,結(jié)果筷子穿過了蛋殼,經(jīng)老師講解示范后他們才會了)。
師:當“筷子頭一扎下去”時,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你當時有什么感受?
生1:“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生2:想吃,驚喜。
師:“吱——紅油就冒出來了”一句體現(xiàn)本文語言什么特色?
生:“吱”是擬聲詞,“紅”是形容顏色的詞語。這句話繪聲繪色,把“筷子頭一扎下去時”的那種動感與快感表現(xiàn)出來了,可見汪曾祺善于運用語言造型。
三、 評蛋
師:品讀課文第2段,找出作者對家鄉(xiāng)的咸鴨蛋充滿自豪感的語句賞析。
生:“不過高郵的咸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xiāng)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他鄉(xiāng)的咸鴨蛋,我實在瞧不上?!边@句話“文白夾雜”的句式和“大材小用”的引用,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古漢語的點綴使文章多了書卷氣,增添了典雅之美。
師:讀這句話時我們有月下聽老人談古論今之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此句中的“不少、多矣、完全”這三個詞要重讀,讀出作者對鴨蛋的自豪感來。
課堂上同學們一邊試做,一邊賞析,熱情高漲,生機勃勃。當下課的鈴聲響起,我欲離開教室時,有許多同學意猶未盡,還追著我問這問那。就連前來聽課的別校老師也問我的咸鴨蛋是哪里買的,也想買幾個回家去試一試,看看是不是像課文描述的那樣神奇。
小小咸鴨蛋,為何能激活一堂課?
在賞析文章的語言時,傳統(tǒng)的方法是教師使用“一支筆、一本書”,讓學生去“聽、說、讀、寫”。現(xiàn)在科技進步了,教師能運用多媒體上課,但多媒體也只能是老師做,學生聽或看,學生沒有做的材料和時間。這堂課我打破常規(guī),使用了真實的咸鴨蛋作為教具,讓學生在做中賞析語言。為了便于操作,我改變了課文原來的順序,分“挑蛋”、“吃蛋”、“評蛋”三個步驟去教學。在“挑蛋”時,我用盤子端著咸鴨蛋來到學生面前,讓他們摸一摸,選出他們心目中“秀氣”的鴨蛋,他們個個熱情洋溢。在“吃蛋”時,當有些同學笨手笨腳,拿著鴨蛋不知所措時,其他同學躍躍欲試。當“筷子頭一扎下去”,聽到“吱”的一聲,看到“紅油就冒出來了”時,同學們驚喜萬分。在“評蛋”時,同學們模仿蘇南、浙江人對高郵咸鴨蛋的贊嘆惟妙惟肖;讀作者對故鄉(xiāng)鴨蛋的溢美之詞怡然自得;談自己對鴨蛋的感受滔滔不絕。興趣盎然的學習環(huán)境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