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召華
[摘要]目的 探討優(yōu)質護理用于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價值。 方法 8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各40例,兩組均實施糖尿病腎病常規(guī)治療,如控制血糖、調節(jié)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優(yōu)質護理,包括心理護理、飲食指導、運動指導、用藥護理、環(huán)境護理及預防并發(fā)癥等,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SAS評分。 結果 觀察組的有效率達97.5%,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優(yōu)質護理可明顯提高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效果,降低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
[關鍵詞] 優(yōu)質護理;糖尿病腎??;焦慮;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14-142-03
糖尿病腎?。―N)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變并發(fā)癥之一,是導致終末期腎功能衰竭的重要病因,隨著病程的延長和加重,給患者造成身心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1]。優(yōu)質護理措施對于改善DN患者的預后狀態(tài)具有重要意義,我院自2009年2月開始對糖尿病腎病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8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均是我院內分泌科2009年2月~2013年11月住院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49~71歲,平均(54.9±7.8)歲,病程3~17年,平均(9.7±3.2)年,其中尿毒癥11例,高血壓31例,周圍神經病變14例,視力減退9例,心功能衰竭6例;對照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齡47~74歲,平均(56.2±8.1)歲,病程4~15年,平均(10.1±2.9)年,其中尿毒癥9例,高血壓26例,周圍神經病變者12例,視力減退11例,心功能衰竭4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及并發(fā)癥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
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參考遲家敏主編的《實用糖尿病學》[2]。
1.3 納入標準
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糖尿病腎病的西醫(yī)診斷標準。
1.4 排除標準
精神病、意識障礙、惡性腫瘤及嚴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1.5 方法
兩組患者根據不同情況實施控制血糖、調節(jié)血脂、控制血壓、抑制血小板聚集、利水消腫等治療措施,部分患者實施透析治療。對照組實施糖尿病常規(guī)護理,如監(jiān)測血糖等,觀察組實施優(yōu)質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5.1 心理護理 糖尿病腎病患者由于長期受到疾病的折磨及經濟、精神及身體的多重壓力,易出現焦慮、抑郁或恐慌等負性心理問題[3]。護理人員要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主動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知識,疏導其不良情緒,讓患者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5.2 環(huán)境護理 患者所處的病室環(huán)境應當清潔、干燥,注意進行定時的通風換氣;注意對室內病菌的檢測,降低感染的發(fā)生率;患者的床單、被褥應當經常進行換洗,保持其清潔。
1.5.3 飲食指導 飲食上總體原則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適當的增加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及維生素的攝入。糖尿病腎病患者應當以豆制品及新鮮蔬菜為主,豆類蛋白主要是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盡可能攝入不飽和脂肪酸,降低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4]。
1.5.4 運動指導 糖尿病腎病患者應當注意一定量的體育運動,如餐后慢走、散步、打太極拳等,但應當注意避免運動過度以免加重身體負擔。運動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減少腎內脂肪的沉積,可以使尿蛋白的排泄率下降[5]。
1.5.5 用藥指導 向患者解釋藥物的具體功效及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讓患者主動積極的配合治療;使用降壓藥物后應當注意監(jiān)測血壓的變化情況,若發(fā)現異常應當及時報告醫(yī)師以便于處理[6]。
1.5.6 預防感染 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保持皮膚的干凈以免感染;注意進行足部的按摩。
1.5.7 透析護理 護理人員要針對性的實施護理,根據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評價其身體狀態(tài),注意檢測血壓,預防低血壓的出現;每次透析結束應當及時對插管處進行消毒,并保持該處的清潔,預防感染[7]。
1.5.8 預防及治療并發(fā)癥 長期臥床患者易出現褥瘡,護理人員要定期對患者進行翻身,一般每隔2h一次,注意對其局部的皮膚進行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輕壓迫。
1.6 療效評價標準[8]
顯效:臨床癥狀消失,24h尿蛋白定量減少50%以上;有效:臨床癥狀好轉,24h 尿蛋白定量減少,但不足顯效標準;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 24h尿蛋白定量無變化或增加者。
1.7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及焦慮狀態(tài)(根據SAS量表進行評分[9])。
1.8 統(tǒng)計學處理
運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分析
觀察組的有效率達97.5%,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6.375,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焦慮狀態(tài)比較
干預后,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均較干預前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較對照組降低更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優(yōu)質護理是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它要求“以患者為中心”實施人性化護理,是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向現代護理模式轉變的必然產物。它要求護理人員要主動的轉變觀念,要將“要我做”轉變?yōu)椤拔乙觥?,使護理人員處于一種積極主動服務的模式下,而不是被動的要求。這種護理模式可以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的主動性,提高其臨床護理質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糖尿病腎病患者由于自身腎臟功能的衰退,其調節(jié)體液及酸堿平衡方面的能力下降明顯,容易并發(fā)高血壓、貧血、電解質紊亂、脂質代謝異常、營養(yǎng)不良及感染等多種并發(fā)癥,因而此類人群更需要進行優(yōu)質護理以改善其預后,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10-11]。資料顯示,對于糖尿病腎病患
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可以明顯的降低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提高護理滿意度,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2-13]。本文通過研究也發(fā)現,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其心理狀態(tài)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均存在差異性。綜上,我們認為,優(yōu)質護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石愛萍.糖尿病腎病35例臨床護理體會[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1,32(24):197-199.
[2] 遲家敏.實用糖尿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375.
[3] 錢娟芳.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觀察與護理[J]. 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07,7(1):70-71.
[4] 毛艷麗.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4):673-674.
[5] 曹麗萍.50例糖尿病腎病病人護理體會[J].中外醫(yī)療,2010,15(3):163.
[6] 李慧娟.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糖尿病腎病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317-318.
[7] 曾紅蓮,黃玲.糖尿病腎病的護理進展[J].中外醫(yī)療,2013,19(7):189-190.
[8] 周炳玲,任登平.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醫(yī)學信息,2011,24(9):5743-5744.
[9] 曹家月,王永興,郭梅.優(yōu)質護理對老年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病人的影響[J].安徽醫(yī)藥,2013,17(6):1067-1069.
[10] 周學蘭.優(yōu)質護理對糖尿病腎病并心衰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J].職業(yè)與健康,2013,29(16):2108-2109.
[11] 張晉霞,郭麗琴,趙麗.30例糖尿病腎病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J].長治醫(yī)學院學報,2010,24(1):56-57.
[12] 吳金玉.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醫(yī)學信息,2011,24(12):831-832.
[13] 白莉,田玲.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護理[J].當代醫(yī)學,2011,17(19):119-120.
(收稿日期:201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