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摘 要:語文教學是一個多種因素的整體。高效活躍的閱讀教學課堂一定會對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產生極大的影響,若恒久堅持,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一定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很大提高。新課程改革的許多新理念給語文閱讀課堂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閱讀課堂開始走向自主、人文、活躍、開放。堅冰打破,千帆競發(fā),這無疑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進步。但熱鬧語文課堂的背后,我們也不容忽視幾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否則閱讀課就會偏離正確的軌道,發(fā)揮不了它在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5-136-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以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它是聽、說、讀、寫的綜合體現(xiàn),無論是識字訓練還是寫作練習,閱讀教學都是學生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徑,而且蘊藏著豐富文化內涵的閱讀教學也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載體。只有抓住閱讀教學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才能實現(xiàn)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任務。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它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以思維訓練為核心,以研究性延伸閱讀為基本方法,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情感的體驗、語言的探究、基礎和寫作的積累,讓閱讀教學真正成為充滿智慧、挑戰(zhàn)、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讓閱讀課堂真正走向自主、人文、活躍、開放。筆者認為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閱讀課教學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注重情感體驗
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興趣無疑是最重要是先驅,它決定效果的好壞,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課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師需要在學生學習每一篇文本前設計一些精美的導語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求知欲望,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閱讀教學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我們不能借口把一切空間都還給學生而放棄這一有生命力的東西。當然僅這一點激趣還遠遠不夠,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還告訴我們,他們的注意力很難持久。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還需注意采用多種手段讓學生始終保持激昂的情緒。如教師需要不斷錘煉自己的語言,力求語言親切精練幽默,并適當輔之形體語言教師要多鼓勵、多肯定學生,經常性地讓學生體驗發(fā)現(xiàn)的快樂,教師要能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輔助手段如多媒體等。
在我們已經喚起學生學習興趣是同時,還要喚起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即在學生閱讀文本時充分調動他們的生活積累和經驗。如在學習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談談離愁別緒,積累古詩文中離別的佳句;又如學習二年級課文《找春天》時,可讓學生回味春天,用語言和畫面描繪春天等等。然后反復朗讀,在讀中形成對文本內容的大致了解,特別是精彩語段要讀出抑揚頓挫、讀出感情、讀出韻味。同時,我們還要尊重學生閱讀的獨特感受。正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會產生不同的認識,這時,即使是學生的認識有偏頗之處,教師只能引導,不能輕易否認,不能用所謂的標準答案去評價。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激情才不會破壞,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才會不斷提高。如教學《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一課時,可先用課件播放洪水沖毀小村莊的錄像,然后讓學生齊讀此段,讀后隨即提問:讀了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透過這句話,你還能聽到什么聲音?看了這場無情的洪水,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樣?自由地讀讀這句話,把你此刻的心情溶入你的聲音里。問題一出來,學生的思維可活躍了,他們個個一定暢所欲言。教師對他們的答案既給予肯定和鼓勵,也給予引導,最后他們幼小的心靈深處燃起了情感的火花。
二、注重學生基礎的積累和語言的探究
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和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還應該是培養(yǎng)問題意識、協(xié)作精神、資料的收集與處理能力等等。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課文的一些例子引起一場智慧的交鋒,利用課文的一些例子讓學生領略依次探究的歷程,利用課文的一些例子引申出一個綜合性的活動,讓我們的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都知道,學習語文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沒有一定的閱讀積累前談深層次的閱讀只能是一句空話。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文本時一定要關注學生字詞句的理解與積累,一定要關注精彩語段和名篇的背誦默寫,并關注文章、文學常識的積累。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但不容忽視的是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礎。因此閱讀教學在強調人文的同時必須更多地強調語言的探究。語言探究也不是簡單地停留在是什么和為什么之上,而是讓學生探討內容是用什么語言表達的,為什么用這種語言表達。
三、注重學生的寫作積累
學生閱讀文章首先是為了開闊視野、豐富情感、陶冶情操其次是習得寫作經驗。因此我認為閱讀教學時教師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指導學生學習借鑒作者的寫作方法,在此基礎上進行必要的寫作訓練。因此,我經常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看看,多想想,勤做筆記。每周都向學生布置“生活作業(yè)”。學生有了這種直接的生活實踐之后,還要想想在這些家務勞動中所受到的啟發(fā)、教育,并及時地記在日記上。到了寫作文時,這些素材就都變成有用的、寶貴的東西了。這一點語文教材作了很多安排,但還很不夠,教師還需要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設計。當然這些訓練一定要落到實處,可讓學生當堂展示,也可作為課外訓練,評價方式也要靈活多樣,做到自評、互評、點評相結合。
總之,閱讀教學可探討的問題很多很多,小學語文閱讀課文的課堂教學是一種有目的的、講求效益的活動。教師只有踏踏實實立足于平日的教學,去除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學習后實踐,在實踐后反思,在反思后改進,在改進后學習,才能有希望達到預期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