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冬梅 王紅霞 周虹
[摘要] 目的 探討孕期維生素D水平檢測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關系。 方法 選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于本院建立產(chǎn)前檔案的446例初產(chǎn)孕婦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糖耐量測試的結果分為GDM組(A組)和正常組(B組),對比兩組孕婦血清維生素D水平,分析其與GDM的聯(lián)系。 結果 B組孕婦空腹及攝糖后血糖水平均低于A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孕婦血清中維生素D水平為(21.5±6.9) ng/ml,明顯低于B組孕婦的(26.4±8.2) ng/ml,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GDM所在的A組孕婦維生素D水平多集中于20~24 ng/ml,正常產(chǎn)婦所在的B組維生素D水平多集中于26~30 ng/ml,表明維生素D水平與GDM患病率呈負相關,維生素D水平越高、患病概率越小。 結論 孕期維生素D水平的檢測與GDM有一定相關性,值得在孕期檢測中合理利用。
[關鍵詞] 維生素D;妊娠期糖尿?。活A測價值
[中圖分類號] R714.2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7(c)-0118-03
妊娠期糖尿?。℅DM)屬于產(chǎn)科常見病,研究顯示,其與諸多不良妊娠結局,如巨大兒、子癇前期等有較高的正相關性[1],且發(fā)病率高達2%~13%,發(fā)病后難以有效控制[2]。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預測疾病,并行相關糾正預防措施,具有積極意義。既往報道顯示,維生素D水平與糖尿病程度呈負相關,且預測認為維生素D缺乏與GDM風險有相類似的負相關性[3],但驗證研究多集中在歐美國家,考慮到人種體質(zhì)之間的差異,其結論可能難以適用于國內(nèi)產(chǎn)婦?;诖耍狙芯恳员驹洪T診接待的446例產(chǎn)前檢查孕婦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孕期維生素D水平檢測與國內(nèi)產(chǎn)婦GDM的關系。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于本院建立產(chǎn)前檔案的446例初產(chǎn)孕婦為研究對象,根據(jù)糖耐量測試結果分成GDM組(A組,n=55)和正常組(B組,n=391)。參與本次研究的孕婦無一例于孕前確認患有糖尿病,均為自然受孕且胎兒發(fā)育正常,無嚴重心、腦、肺、肝、腎疾病,無表達障礙、精神障礙或意識不清者。A組孕婦均通過尿糖測定、空腹血糖測定及糖篩查試驗、糖耐量測驗,符合ADA的GDM診斷標準2項以上,被確診為GDM。年齡19~33歲,平均(24.6±4.4)歲;孕17~21周,平均(19±1)周;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參與研究的產(chǎn)婦均于懷孕初期至本院接受產(chǎn)檢,建立完善的產(chǎn)前檢查檔案,產(chǎn)婦行基礎B超檢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血生化檢查結果均記錄其上。所有初產(chǎn)婦均于孕程17~21周時行糖耐量檢測:①檢測前晚9點后禁食,保持空腹狀態(tài)抽取肘前靜脈血;②空腹狀態(tài)下口服75 g葡萄糖溶液,分別于攝糖后60、120 min抽取肘前靜脈血檢測血糖水平。糖耐量檢驗完成后行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孕婦血清中維生素D水平,觀察并記錄詳細數(shù)據(jù)信息,完善產(chǎn)前檔案直至分娩。
1.3 ADA的GDM診斷標準
①空腹時血糖水平≥5.3 mmol/L;②攝糖后60 min血糖水平≥10.0 mmol/L;③攝糖后120 min血糖水平≥8.6 mmol/L。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4.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孕婦血糖、維生素D水平的比較
B組孕婦空腹及攝糖后血糖水平均低于A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孕婦血清中維生素D水平明顯低于B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 維生素D水平與GDM的關系
GDM所在的A組孕婦維生素D水平多集中于20~24 ng/ml段,正常產(chǎn)婦所在的B組維生素D水平多集中于26~30 ng/ml段,表明維生素D水平與GDM患病率呈負相關,維生素D水平越高,患病概率越小(表2)。
3 討論
GDM為糖尿病獨立類型,絕大多數(shù)患者在疾病早期并不會出現(xiàn)任何相關體征,而一旦表現(xiàn)出癥狀,則提示母體及嬰兒已受到嚴重影響[4]?;诖耍仨氄业接行У脑缙陬A測方案,以便指導開展及時有效的疾病預防與早期救治。對于其他糖尿病類型,單行空腹血糖或尿糖檢測,即可有效篩查,但妊娠期婦女自我保護的心理強烈,多排斥此類檢測,導致檢測結果受到影響[5]。因此,醫(yī)護人員對其他替代性方案的可行性進行了深入研究。
維生素D可參與鈣及磷的調(diào)節(jié),同時還可促進胰島B細胞合成并分泌胰島素,起到調(diào)節(jié)血糖的作用,其機制在于:①維生素D可與胰島B細胞內(nèi)維生素D受體結合;②可與胰腺組織中的鈣結合蛋白結合,從而激活胰島素分泌[6-7]。早期研究多集中在研究維生素D水平與2型糖尿病之間的關系,徐家蓉等[8]通過研究維生素D受體基因與2型糖尿病之間的關系,從側面證實了維生素D含量與糖尿病進程呈負相關,這一觀點在馬秀萍等[9-10]的研究中得到了證實。
但目前對GDM的早期診斷研究,還不足以證實維生素D水平檢測的價值,其他研究依舊集中在對糖化血紅蛋白[11]、尿酸[12]、空腹血糖[13]等的檢測上。本研究結果顯示,GDM所在的A組孕婦維生素D水平多集中于20~24 ng/ml段,正常產(chǎn)婦所在的B組維生素D水平多集中于26~30 ng/ml段,且A組孕婦血清中維生素D水平明顯低于B組孕婦,表明維生素D水平與GDM患病率呈負相關,維生素D水平越高,患病概率越小。這一研究結論證實維生素D水平檢測可用于GDM的前瞻性預測,具有預測價值。
總之,本研究結果顯示,維生素D可以發(fā)揮出調(diào)節(jié)血糖的作用,且在此基礎上有進一步的延伸,孕婦維生素D水平可能與年齡、體質(zhì)量、孕周增長體重有關,該結論為合理利用除飲食外其他措施實現(xiàn)增加維生素D含量、降低血糖、預防GDM有積極作用。如適量的戶外運動有助于降低孕周增長體重,從而使維生素D含量上升,而戶外運動的另一項優(yōu)勢在于可增加陽光照射接受量,促進7-脫氫膽固醇生成維生素D[12,14]。由此可從側面顯示,戶外運動有助于降低剖宮產(chǎn)率,在其他一系列研究資中均有涉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設計雖然具備充分的科學性,樣本含量充分、病例記錄完成、隨訪率達標、維生素D濃度檢測時間合理,但卻同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能夠多時間點測量維生素D,無法得到其準確的集體含量變化,且對維生素D干預的作用未能深入研究,這些問題還有待于后續(xù)研究進一步分析。
總之,孕期維生素D水平檢測與GDM有一定相關性,值得在孕期檢測中合理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碩石,胡水旺,鐘梅,等.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血清差異蛋白的鑒定[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1(7):1224-1227.
[2] 羅靜,常青,王廷洲,等.新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與圍生期母兒結局分析[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12,28(9):755-758.
[3] 王美記,牛健民,溫濟英,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09,30(6):900-901.
[4] 肖苑玲,潘石蕾,陳煒,等.妊娠期糖尿病與妊娠并發(fā)癥的相關性[J].廣東醫(yī)學,2012,33(23):3575-3576.
[5] 劉溯.妊娠期糖尿病的篩查、干預與妊娠結局的關系[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12):1634-1635.
[6] 陳玲,王瑜,李革,等.孕期維生素D水平與妊娠期糖尿病相關性——meta分析[J].激光雜志,2014,(2):79-80,82.
[7] 蔡慧華,何援利,王雪峰,等.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空腹血糖檢測在妊娠期糖尿病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14,30(3):205-208.
[8] 徐家蓉,魯一兵,耿厚法,等.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發(fā)病的關聯(lián)[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30):5881-5883,6018.
[9] 馬秀萍,景雅莉,秦偉,等.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骨密度的關系[J].中華醫(yī)學雜志(英文版),2001,114(11):1213-1215.
[10] 李寧,尹倩,王艷,等.妊娠中期血尿酸水平與妊娠期糖尿病的相關性[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12):1977-1979.
[11] 車榮華,黃亞絹.妊娠6~24周空腹血糖預測妊娠期糖尿病的意義[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33(4):471-475.
[12] 姚建平,鄭淑鶯.血清25-羥維生素D水平與妊娠糖尿病的相關性[J].中華臨床營養(yǎng)雜志,2013,21(6):359-361.
[13] 唐啟斌,梁天箭,郭莉.高劑量維生素D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安全性和療效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3,22(10):725-728.
[14] 孔晶,聶敏,邢小平.維生素D與妊娠糖尿病[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2,32(8):870-874.
(收稿日期:2014-07-01 本文編輯:林利利)
總之,本研究結果顯示,維生素D可以發(fā)揮出調(diào)節(jié)血糖的作用,且在此基礎上有進一步的延伸,孕婦維生素D水平可能與年齡、體質(zhì)量、孕周增長體重有關,該結論為合理利用除飲食外其他措施實現(xiàn)增加維生素D含量、降低血糖、預防GDM有積極作用。如適量的戶外運動有助于降低孕周增長體重,從而使維生素D含量上升,而戶外運動的另一項優(yōu)勢在于可增加陽光照射接受量,促進7-脫氫膽固醇生成維生素D[12,14]。由此可從側面顯示,戶外運動有助于降低剖宮產(chǎn)率,在其他一系列研究資中均有涉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設計雖然具備充分的科學性,樣本含量充分、病例記錄完成、隨訪率達標、維生素D濃度檢測時間合理,但卻同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能夠多時間點測量維生素D,無法得到其準確的集體含量變化,且對維生素D干預的作用未能深入研究,這些問題還有待于后續(xù)研究進一步分析。
總之,孕期維生素D水平檢測與GDM有一定相關性,值得在孕期檢測中合理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碩石,胡水旺,鐘梅,等.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血清差異蛋白的鑒定[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1(7):1224-1227.
[2] 羅靜,常青,王廷洲,等.新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與圍生期母兒結局分析[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12,28(9):755-758.
[3] 王美記,牛健民,溫濟英,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09,30(6):900-901.
[4] 肖苑玲,潘石蕾,陳煒,等.妊娠期糖尿病與妊娠并發(fā)癥的相關性[J].廣東醫(yī)學,2012,33(23):3575-3576.
[5] 劉溯.妊娠期糖尿病的篩查、干預與妊娠結局的關系[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12):1634-1635.
[6] 陳玲,王瑜,李革,等.孕期維生素D水平與妊娠期糖尿病相關性——meta分析[J].激光雜志,2014,(2):79-80,82.
[7] 蔡慧華,何援利,王雪峰,等.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空腹血糖檢測在妊娠期糖尿病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14,30(3):205-208.
[8] 徐家蓉,魯一兵,耿厚法,等.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發(fā)病的關聯(lián)[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30):5881-5883,6018.
[9] 馬秀萍,景雅莉,秦偉,等.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骨密度的關系[J].中華醫(yī)學雜志(英文版),2001,114(11):1213-1215.
[10] 李寧,尹倩,王艷,等.妊娠中期血尿酸水平與妊娠期糖尿病的相關性[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12):1977-1979.
[11] 車榮華,黃亞絹.妊娠6~24周空腹血糖預測妊娠期糖尿病的意義[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33(4):471-475.
[12] 姚建平,鄭淑鶯.血清25-羥維生素D水平與妊娠糖尿病的相關性[J].中華臨床營養(yǎng)雜志,2013,21(6):359-361.
[13] 唐啟斌,梁天箭,郭莉.高劑量維生素D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安全性和療效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3,22(10):725-728.
[14] 孔晶,聶敏,邢小平.維生素D與妊娠糖尿病[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2,32(8):870-874.
(收稿日期:2014-07-01 本文編輯:林利利)
總之,本研究結果顯示,維生素D可以發(fā)揮出調(diào)節(jié)血糖的作用,且在此基礎上有進一步的延伸,孕婦維生素D水平可能與年齡、體質(zhì)量、孕周增長體重有關,該結論為合理利用除飲食外其他措施實現(xiàn)增加維生素D含量、降低血糖、預防GDM有積極作用。如適量的戶外運動有助于降低孕周增長體重,從而使維生素D含量上升,而戶外運動的另一項優(yōu)勢在于可增加陽光照射接受量,促進7-脫氫膽固醇生成維生素D[12,14]。由此可從側面顯示,戶外運動有助于降低剖宮產(chǎn)率,在其他一系列研究資中均有涉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設計雖然具備充分的科學性,樣本含量充分、病例記錄完成、隨訪率達標、維生素D濃度檢測時間合理,但卻同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能夠多時間點測量維生素D,無法得到其準確的集體含量變化,且對維生素D干預的作用未能深入研究,這些問題還有待于后續(xù)研究進一步分析。
總之,孕期維生素D水平檢測與GDM有一定相關性,值得在孕期檢測中合理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碩石,胡水旺,鐘梅,等.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血清差異蛋白的鑒定[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1(7):1224-1227.
[2] 羅靜,常青,王廷洲,等.新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與圍生期母兒結局分析[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12,28(9):755-758.
[3] 王美記,牛健民,溫濟英,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09,30(6):900-901.
[4] 肖苑玲,潘石蕾,陳煒,等.妊娠期糖尿病與妊娠并發(fā)癥的相關性[J].廣東醫(yī)學,2012,33(23):3575-3576.
[5] 劉溯.妊娠期糖尿病的篩查、干預與妊娠結局的關系[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12):1634-1635.
[6] 陳玲,王瑜,李革,等.孕期維生素D水平與妊娠期糖尿病相關性——meta分析[J].激光雜志,2014,(2):79-80,82.
[7] 蔡慧華,何援利,王雪峰,等.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空腹血糖檢測在妊娠期糖尿病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14,30(3):205-208.
[8] 徐家蓉,魯一兵,耿厚法,等.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發(fā)病的關聯(lián)[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30):5881-5883,6018.
[9] 馬秀萍,景雅莉,秦偉,等.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骨密度的關系[J].中華醫(yī)學雜志(英文版),2001,114(11):1213-1215.
[10] 李寧,尹倩,王艷,等.妊娠中期血尿酸水平與妊娠期糖尿病的相關性[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12):1977-1979.
[11] 車榮華,黃亞絹.妊娠6~24周空腹血糖預測妊娠期糖尿病的意義[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33(4):471-475.
[12] 姚建平,鄭淑鶯.血清25-羥維生素D水平與妊娠糖尿病的相關性[J].中華臨床營養(yǎng)雜志,2013,21(6):359-361.
[13] 唐啟斌,梁天箭,郭莉.高劑量維生素D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安全性和療效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3,22(10):725-728.
[14] 孔晶,聶敏,邢小平.維生素D與妊娠糖尿病[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2,32(8):870-874.
(收稿日期:2014-07-01 本文編輯:林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