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華
[摘要] 目的 觀察對血小板聚集功能異常所導致的復發(fā)性流產患者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2011年6月~2013年9月收治血小板聚集功能異常復發(fā)性流產患者4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肌肉注射黃體酮進行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進行聯合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結果 觀察組患者足月分娩率與治療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血小板聚集功能水平明顯降低,且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血小板聚集功能異常導致復發(fā)性流產,能夠有效調節(jié)其血小板聚集功能,改善臨床妊娠結局,具有理想的臨床療效。
[關鍵詞]復發(fā)性流產;血小板聚集功能異常;阿司匹林
[中圖分類號] R714.2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15-56-03
復發(fā)性流產在臨床上主要是指連續(xù)2次以上(包括2次)出現妊娠期間(20周前)流產,該病臨床發(fā)病率可以達到近5%,而在連續(xù)2次流產后會有近25%機率在第3次妊娠時發(fā)生流產,且發(fā)生流產的可能會隨著連續(xù)流產次數的增多而提高,因此臨床上對該病的診治是婦產科重點工作任務之一[1-2]。目前對該病的治療方法與應用藥物較多,且各有側重而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療法。本研究嘗試應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對部分血小板聚集功能異常導致的復發(fā)性流產患者進行治療,對比常規(guī)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療觀察其臨床效果,以作參考依據,現將觀察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6月~2013年9月收治血小板聚集功能異常復發(fā)性流產患者4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患者21例,年齡22~36歲,平均(26.4±5.3)歲,平均孕次(3.87±1.05)次;對照組患者21例,年齡23~34歲,平均(27.2±4.8)歲,平均孕次(3.92±0.94)次。對兩組患者基本情況進行統計學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納入標準[3-4]:因連續(xù)流產2次以上(包括2次)來院就診,根據臨床檢查結果確診為復發(fā)性流產;年齡不低于18歲、不高于40歲,屬于正常育齡期女性;空腹靜脈血檢測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高于正常水平;對患者配偶精子質量檢查無異常;實驗前對本次實驗內容有充分了解,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醫(yī)學倫理學要求。
病例排除標準[5-6]:通過對現病史、既往病史等了解,患者流產受到遺傳、環(huán)境及精神因素等影響;婦科檢查、影像學檢查、內分泌功能、甲狀腺功能、病毒全套、血型、抗精子抗體及抗子宮內膜抗體等檢查等結果顯示,具有解剖結構、感染、內分泌、血型不合溶血等相關因素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型疾病或糖尿病史患者等。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組后均實施保胎治療,每日口服葉酸(沈陽格林制藥有限公司,H21021044)(0.4mg)及維生素E(青島雙鯨藥業(yè)有限公司,H20043134)(100mg,分3次),同時應用HCG(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H44020674)進行治療,劑量為1500U/d,對患者HCG水平、凝血功能指標等進行監(jiān)測。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應用阿司匹林(BayerSPA,進口分裝企業(yè),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J20130078)進行治療,根據患者情況使用不同劑量,流產2~3次患者使用50mg/d、流產3次以上患者使用75mg/d進行治療;如出現陰道流血,則暫停用藥并實施B超與凝血功能檢測,待停藥5~7d恢復正常后再行給藥。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足月分娩、早產以及流產情況,對治療有效率進行評估(包括足月分娩與早產);同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情況,使用統計學檢驗對比分析兩組臨床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7.0軟件對所得數據實施統計學檢驗。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足月分娩率與治療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血小板聚集功能水平明顯降低,且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3 討論
復發(fā)性流產對患者影響極大,多次的流產不僅會對其機體造成巨大損失,也會嚴重的影響到女性
心理健康,常會導致患病女性處于嚴重的身心不良狀態(tài)[7]。導致該病的病因較多且復雜,如解剖因素、環(huán)境因素、遺傳因素、精神因素以及內分泌功能、凝血功能等均會對該病的發(fā)生產生一定影響,還有約40%左右患者尚無法查明具體原因[8]。這其中凝血功能(即血小板聚集功能)出現異常引發(fā)此病的臨床比例較高,在臨床上也較為重視。
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異常增強導致患者凝血功能提高、纖溶降低,在子宮螺旋動脈及絨毛血管中形成血栓并對血管內皮造成損傷,進一步栓塞血管而導致血運不暢,無法有效對胎盤進行血液灌注,從而導致胎兒無法發(fā)育而形成流產。以往臨床上多應用HCG、黃體酮等進行保胎治療,但無法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亦無法改善胎盤的血液灌注情況,因此臨床治療效果多不理想[9]。
阿司匹林屬于環(huán)氧酶抑制劑,是花生四烯酸經過代謝后形成的產物,在臨床上史被用作抗血小板的一級預防藥物。小劑量的阿司匹林,能夠通過處于乙?;钚晕稽c處共價鍵的絲氨酸殘基有效的對環(huán)氧酶生物活性形成抑制,而環(huán)氧酶是血栓烷A2環(huán)內過氧化物前位,A2則能夠促使血管有效收縮,同時是血小板出現聚合反應的引發(fā)劑。阿司匹林通過環(huán)氧酶對A2的生成形成抑制,進而可以改善血管收縮情況,減少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栓塞的形成。
同時長時間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導致新的環(huán)氧酶無法合成而使血小板形成累積失活效果,當小劑量阿司匹林維持使用達到血小板生存周期后,基本可以將血小板環(huán)氧酶完全滅活[10]。因此通過小劑量阿司匹林進行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進而對復發(fā)性流產形成治療作用。而阿司匹林進入機體發(fā)揮藥效作用后,最終水解為醋酸與水楊酸,這兩種酸均具有一定的保胎作用,可以對胚胎流產產生抑制效果,對孕產婦的機體則不會造成損傷,亦不會引起孕婦的不良反應或導致胎兒畸形等[11]。endprint
抗血小板聚集治療最常出現的臨床不良反應即是出血傾向,相關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小阿司匹林進行治療,治療前后血小板計數(PLT)與凝血活酶時間(APTT)水平均沒有明顯改變,沒有引起出血傾向及其他更為嚴重的不良反應[12]。本實驗中對患者PLT、APTT等臨床凝血指標進行監(jiān)測,亦未發(fā)現有明顯的異常,與其他研究結果相符。
由本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足月分娩率與治療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血小板聚集功能水平明顯降低,且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血小板聚集功能異常導致復發(fā)性流產,能夠有效調節(jié)其血小板聚集功能,改善臨床妊娠結局,具有理想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 陳朝麗,張元珍,李家福,等.阿司匹林聯合肝素治療抗磷脂抗體陽性復發(fā)性流產的Meta分析[J].醫(yī)藥導報,2013,32(9):1149-1155.
[2] Fouda UM,Sayed AM,Abdou AM,et al.Enoxaparin versus unfractionated heparin in the management of recurrent abortion secondary to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11,112(3):211-215.
[3] 侯曉紅,張慧娜,黃朝霞,等.復發(fā)性流產血清中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表達水平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刊,2013,48(6):87-88.
[4] 楊欽靈,米建鋒.阿司匹林聯合維生素 E孕前干預 D2聚體升高型復發(fā)性流產的臨床觀察[J].廣西醫(yī)學,2014(1):32-34.
[5] 李永麗,王飛苗.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血小板聚集功能異常復發(fā)性流產的研究[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3,35(9):857-858.
[6] 彭莉,彭艷,費秀英,等.阿司匹林聯合肝素對抗心磷脂抗體陽性復發(fā)性流產的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6):875-877.
[7] 付錦華,蘇梅.聯合環(huán)胞素A治療難治性不明原因復發(fā)性流產六例[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1,5(11):3368-3370.
[8] 胡昭怡,梁寶珠.小劑量阿斯匹林結合低分子肝素治療復發(fā)性流產95例[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醫(yī)學卷,2012,9(3):15-16.
[9] 張永紅,劉巧英.低分子肝素聯合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自身免疫型復發(fā)性流產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2):62-63.
[10] 楊欽靈,陳麗華,米建峰,等.小劑量阿司匹林聯合維生素E孕前干預D2聚體升高型復發(fā)性流產96例療效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6):2497-2499.
[11] 楊延冬,高雪蓮.阿司匹林單藥或聯合肝素在復發(fā)性流產中的應用——一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J].中華圍產醫(yī)學雜志,2010,13(3):186.
[12] 張娛,季靜娟,劉雨生,等.阿司匹林聯合潑尼松對抗磷脂抗體陽性者行IVF-ET妊娠結局的影響[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3,32(3):162-165.
(收稿日期:2014-04-01)endprint
抗血小板聚集治療最常出現的臨床不良反應即是出血傾向,相關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小阿司匹林進行治療,治療前后血小板計數(PLT)與凝血活酶時間(APTT)水平均沒有明顯改變,沒有引起出血傾向及其他更為嚴重的不良反應[12]。本實驗中對患者PLT、APTT等臨床凝血指標進行監(jiān)測,亦未發(fā)現有明顯的異常,與其他研究結果相符。
由本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足月分娩率與治療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血小板聚集功能水平明顯降低,且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血小板聚集功能異常導致復發(fā)性流產,能夠有效調節(jié)其血小板聚集功能,改善臨床妊娠結局,具有理想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 陳朝麗,張元珍,李家福,等.阿司匹林聯合肝素治療抗磷脂抗體陽性復發(fā)性流產的Meta分析[J].醫(yī)藥導報,2013,32(9):1149-1155.
[2] Fouda UM,Sayed AM,Abdou AM,et al.Enoxaparin versus unfractionated heparin in the management of recurrent abortion secondary to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11,112(3):211-215.
[3] 侯曉紅,張慧娜,黃朝霞,等.復發(fā)性流產血清中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表達水平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刊,2013,48(6):87-88.
[4] 楊欽靈,米建鋒.阿司匹林聯合維生素 E孕前干預 D2聚體升高型復發(fā)性流產的臨床觀察[J].廣西醫(yī)學,2014(1):32-34.
[5] 李永麗,王飛苗.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血小板聚集功能異常復發(fā)性流產的研究[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3,35(9):857-858.
[6] 彭莉,彭艷,費秀英,等.阿司匹林聯合肝素對抗心磷脂抗體陽性復發(fā)性流產的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6):875-877.
[7] 付錦華,蘇梅.聯合環(huán)胞素A治療難治性不明原因復發(fā)性流產六例[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1,5(11):3368-3370.
[8] 胡昭怡,梁寶珠.小劑量阿斯匹林結合低分子肝素治療復發(fā)性流產95例[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醫(yī)學卷,2012,9(3):15-16.
[9] 張永紅,劉巧英.低分子肝素聯合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自身免疫型復發(fā)性流產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2):62-63.
[10] 楊欽靈,陳麗華,米建峰,等.小劑量阿司匹林聯合維生素E孕前干預D2聚體升高型復發(fā)性流產96例療效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6):2497-2499.
[11] 楊延冬,高雪蓮.阿司匹林單藥或聯合肝素在復發(fā)性流產中的應用——一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J].中華圍產醫(yī)學雜志,2010,13(3):186.
[12] 張娛,季靜娟,劉雨生,等.阿司匹林聯合潑尼松對抗磷脂抗體陽性者行IVF-ET妊娠結局的影響[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3,32(3):162-165.
(收稿日期:2014-04-01)endprint
抗血小板聚集治療最常出現的臨床不良反應即是出血傾向,相關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小阿司匹林進行治療,治療前后血小板計數(PLT)與凝血活酶時間(APTT)水平均沒有明顯改變,沒有引起出血傾向及其他更為嚴重的不良反應[12]。本實驗中對患者PLT、APTT等臨床凝血指標進行監(jiān)測,亦未發(fā)現有明顯的異常,與其他研究結果相符。
由本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足月分娩率與治療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血小板聚集功能水平明顯降低,且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血小板聚集功能異常導致復發(fā)性流產,能夠有效調節(jié)其血小板聚集功能,改善臨床妊娠結局,具有理想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 陳朝麗,張元珍,李家福,等.阿司匹林聯合肝素治療抗磷脂抗體陽性復發(fā)性流產的Meta分析[J].醫(yī)藥導報,2013,32(9):1149-1155.
[2] Fouda UM,Sayed AM,Abdou AM,et al.Enoxaparin versus unfractionated heparin in the management of recurrent abortion secondary to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11,112(3):211-215.
[3] 侯曉紅,張慧娜,黃朝霞,等.復發(fā)性流產血清中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表達水平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刊,2013,48(6):87-88.
[4] 楊欽靈,米建鋒.阿司匹林聯合維生素 E孕前干預 D2聚體升高型復發(fā)性流產的臨床觀察[J].廣西醫(yī)學,2014(1):32-34.
[5] 李永麗,王飛苗.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血小板聚集功能異常復發(fā)性流產的研究[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3,35(9):857-858.
[6] 彭莉,彭艷,費秀英,等.阿司匹林聯合肝素對抗心磷脂抗體陽性復發(fā)性流產的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6):875-877.
[7] 付錦華,蘇梅.聯合環(huán)胞素A治療難治性不明原因復發(fā)性流產六例[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1,5(11):3368-3370.
[8] 胡昭怡,梁寶珠.小劑量阿斯匹林結合低分子肝素治療復發(fā)性流產95例[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醫(yī)學卷,2012,9(3):15-16.
[9] 張永紅,劉巧英.低分子肝素聯合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自身免疫型復發(fā)性流產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2):62-63.
[10] 楊欽靈,陳麗華,米建峰,等.小劑量阿司匹林聯合維生素E孕前干預D2聚體升高型復發(fā)性流產96例療效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6):2497-2499.
[11] 楊延冬,高雪蓮.阿司匹林單藥或聯合肝素在復發(fā)性流產中的應用——一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J].中華圍產醫(yī)學雜志,2010,13(3):186.
[12] 張娛,季靜娟,劉雨生,等.阿司匹林聯合潑尼松對抗磷脂抗體陽性者行IVF-ET妊娠結局的影響[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3,32(3):162-165.
(收稿日期:2014-04-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