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茜
【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難點。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這就要求教師在識字教學中以孩子為出發(fā)點,采取多種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教給學生多樣的識字方法,讓學生掌握方法、運用方法自己學習知識。
【關鍵詞】低段識字教學;興趣;主動識字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這句話無不表示識字教學的重要性。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更是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缎W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在小學階段中學生要認識3000個漢字,而在1—2年級中則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漢字,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由此可見,識字的任務主要放在了第一學段。
在現(xiàn)實識字教學中,教師無不在課堂二十分鐘內(nèi)對生字進行單調(diào)地指名讀、開火車讀、男女對讀、師生范讀等形式,讓每位學生充分地認讀以強化對生字的認識。久而久之,學生對識字教學環(huán)節(jié)漸漸地失去了興趣,只是麻木地、被動地去認、去記。這豈能符合新改革中體現(xiàn)學生學習主體性的要求,又豈能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對于7—9歲的兒童來說,他們主要具有以形象直觀為主,且有意注意時間短的特點。因此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生動、有趣的教學小妙招,努力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識字,愛上識字。
一、形象動畫,觸動快樂識字之火
中國漢字最初起源于圖畫,再逐漸演變?yōu)楝F(xiàn)在的抽象的符號。由此,現(xiàn)在許多象形字,從字形上看,就可以看出這個漢字的由來。低年級語文教材圖文并茂,有豐富的識字內(nèi)容。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利用圖畫及漢字在古代的字形認識象形字。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口耳目》的生字時,我先出示課文的形象而又直觀的插圖,再出現(xiàn)相對應的生字,這樣,學生就易如反掌。其中“目”和“木”是同音不同字,學生通過圖片的觀察,就能一目了然地知道“目”是眼睛的意思,而“木”則是樹木、木頭的意思,這不僅使學生了解了它們的不同意思,還為以后復雜的形聲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些字雖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各個筆畫組合在一起無不是一幅美輪美奐的圖畫。如學習“鼠”字,我就根據(jù)小學生對這個字的理解,用粉筆在黑板上簡單地把這個字生動地畫了出來:“臼”就是張大嘴巴,露出兩顆鋒利的牙齒,臉朝上的老鼠頭,而下面的部分則是老鼠的兩條半蹲的腿和一條又細又長的尾巴,這不再是一個抽象的漢字符號,而是一只活靈活現(xiàn)的小老鼠。
在有些表示動作的生字教學中,我利用肢體的動作,給它配上“身體動畫”來演練生字的形義聯(lián)系。如“看”是會意字,上面是手,下面是目。于是我就叫小朋友跟我一起學學孫悟空,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去眺望遠方?!靶荨币彩菚庾帧R粋€小朋友當?shù)巧秸?,另一個小朋友當一棵樹,當?shù)巧秸咦呃哿?,靠在樹上干什么?小朋友會異口同聲地回答:“他在休息?!边@無不詮釋了“休”的字形和字義。又如《操場上》,這節(jié)課的生字不但數(shù)量多,而且大部分還跟動作有關。于是我把動詞分成了兩組:“打 拍 拔”和“跳 跑 踢”,讓學生邊讀生字邊做動作。學生們做得不亦樂乎,而且自己還得出了一個規(guī)律。原來,表示手的動作的字一般都帶有“扌”,而表示腳的動作的字一般都有“足”。學生既記清了字形,又弄清了字義,學習起來既不費力氣又不枯燥乏味。
像這樣把一幅幅具體形象的靜、動畫與語文漢字結合在一起,學生既輕而易舉地理解中國漢字的字形、字義,又對中國漢字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觸動了學生想探索祖國文字奧秘之火。
二、神奇變身,點燃快樂識字之火
盡管中國漢字字形形態(tài)各異、千奇百怪,但都不離開基本筆畫、構字部件、筆順規(guī)則等。教師應充分利用漢字本身的規(guī)律,把漢字進行歸類集中,讓它們進行神奇大變身,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使學生盡早掌握獨立分析字形的方法。
(一)形近字
形近字,顧名思義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相近或相似的字。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對形近字容易讀錯或?qū)戝e,從而導致對漢字學習以及課文學習的影響。為了讓學生對形近字更好地掌握,我特意創(chuàng)設一種愉快、緊張的情境,比比誰是火眼金睛的孫悟空。如在教學一組“田 由 申 甲 舊”的生字時,先讓學生觀察、分析找出其異同點。學生為了爭取第一,都會睜大眼睛仔細地查找,很快找出這些字都是“日”字加了一筆神奇的豎,它能伸能縮,所變成的字也各不相同。通過比較,學生對這些字的印象也隨之加深。
(二)形聲字
形聲字是由表示意思類的形旁和表示讀音類的聲旁構成的。對于這類的字,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再運用加、減、改、換部件法來加深印象。如:教學“睛”字的時候,采用新舊知識聯(lián)系的方法,或給青色的“青”字加上目字旁變成眼睛的“睛”,或把晴天的“晴”字的日字旁換成目字旁,或把請坐的“請”字的言字旁改成目字旁等。在神奇大變身中,學生不僅可以猜測聲旁所提示的讀音,還可以根據(jù)形旁來理解這個字所表示的意義。
學生只要掌握了漢字的規(guī)律,并結合生字的音、形、義來加強記憶,讓他們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還鞏固了以前所學過的舊知識,提高了他們的識字能力,從而點燃了學生快樂識字之火。
三、豐富想象,燃燒快樂識字之火
漢字在成人的眼里只是一個小黑方塊,由橫、豎、撇、捺、點堆砌而成,冷冰冰而又了無生氣,更不用說低年級的小朋友,他們注意力集中短,如果讓他們只是單純地認字、讀字、記字,肯定無法持續(xù)長時間的,而且對識字的效果也會適得其反。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币虼?,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思維的特征和構字特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把字編成字謎或編成兒歌,讓小朋友去猜、去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提高識字的學習興趣。endprint
(一)巧編字謎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低年級學生對字謎非常感興趣,讓他們把某些字詞編成謎語,再通過猜謎來鞏固所學的知識,既識記了生字的音、形,又理解了生字的義,而且通過對謎語的綜合分析,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真是一舉多得。比如,在教學“日”字時,我首先編了一則字謎“四面都是墻,一橫在中央”,小朋友猜對后,興趣就提高了,我就趁機教“目”字,問小朋友:“誰也能模仿老師剛才編的謎語給這個字出個謎面,讓其他小朋友們猜?”這樣小朋友的思維就跳躍起來。在“日”字的啟示下,有的小朋友就快速地自編了一個“四面都是墻,兩橫在中央”的謎面。此時,整個教室已充滿了輕松、愉快的氣氛。
(二)巧編兒歌
兒歌生動活潑,富有情趣,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深受低段孩子們的喜愛。在教學生字時,也可以根據(jù)漢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讓學生對抽象的符號轉化為具體直觀去認讀,從而提高記憶字形的準確性。如教學“朋”字時,可以編成這樣一首兒歌“兩個月亮手拉手,組成一對好朋友”。又比如在區(qū)別形近字“左”和“右”時,也可以用一首“左下工,右下口”的兒歌來準確識別生字。這種方法不但易學易記,而且也妙趣橫生,展現(xiàn)了語文的趣味性。
這樣以巧編字謎和巧編兒歌的形式就為小朋友創(chuàng)造了一個快樂的學習情境,學生在快樂的情境中學習也興趣盎然,從而燃燒了快樂識字之火。
教師教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方法、運用方法自己去學習知識?!澳睦镉惺挛铮睦锞陀袧h字”,學生每天生活在一個充滿漢字的世界里,自選商場、醫(yī)院、街道、家中等都是識字的好地方。為了使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生字,我讓每個孩子都做一個生活有心人,自己去認識生字,去發(fā)掘中國漢字的人文內(nèi)涵,我還特意教他們每人設計一本生字卡片,叫他們把自己所學到的生字詞摘錄到這本生字卡片中,到指定時間學生之間進行交換,互相學習,互相促進,讓每一個人與生字成為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總而言之,只要我們以孩子為中心,從他們的心理特點、喜好出發(fā),創(chuàng)設愉快、活躍、輕松的情境,激發(fā)他們學習生字的興趣,我相信識字教學不再是一種純粹機械地認記,而是一種有趣的活動。
參考文獻
[1]胡舍囡.形象入門;輕松識字[J].吉林教育,2010(Z1).
[2]柯韓生.快樂識字—游戲法是最實用的識字方法[J].科技資訊,2012(28).
[3]朱麗麗.淺談識字教學[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24).
[4]吳金鳳.讓孩子在快樂游戲中輕松識字[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09).
[5]郭永閣.教師如何讓小學生愛上寫作[J]. 科技信息,2010(15).
(編輯:馬夢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