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軍,內(nèi)蒙古人。編輯,業(yè)余寫作,自認為活得不錯:長得不帥,但很瀟灑;邏輯不強,但很善辯;兜里沒錢,但很樂觀;學歷不高,但很能侃;文筆不佳,但很能寫;如此而已,如此足矣。
劉志軍 >>>
今天下班回家,剛上公交車就聽到司機跟一個乘客在吵架,邊吵邊開車,一車的人都籠罩在他們對罵的戾氣當中。誰對誰錯暫且擱在一旁,我想說的是在我們的社會里好多人充滿戾氣,而且有的行業(yè)這樣的戾氣更甚,就比如公交車司機,干這一行的人被折磨得都沒幾個是好脾氣的。
我是無車族,經(jīng)常乘坐公交車上下班。車坐多了我發(fā)現(xiàn)帶著笑容開車的公交車司機很少見。大多數(shù)公交車司機虎著臉,有的還愛罵罵咧咧,也有的一句話不說,把車開得飛快,常猛踩剎車,把車上的人晃得東倒西歪的。到站、停車、開門,催促乘客上下車非常粗魯,印象中他們很少給乘客好臉色好言語。我想這也是大多數(shù)人對公交車司機的總體印象吧。
然而,反過來一想,公交車司機也挺不容易的。他們每天面對的是千千萬萬的乘客,魚龍混雜,什么樣的人都有。開公交車跟逛菜市場是一樣一樣的,什么新鮮事兒奇葩事兒都能在公交車上遇到。公交車司機整天看到的世間百態(tài),甚至比電影里演的都豐富多彩,可謂見多識廣,說真的,公交車開久了不成人精都難。
所以,公交車司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待久了,自然而然就練成了一副鐵嘴鋼牙,無論何人出言不遜都能立時給頂回去。而剛開公交車的新手一般就沒這個能耐,臉皮也薄,別人對他說的話再難聽,也只能硬著頭皮受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直憋到內(nèi)傷。
我就親眼遇到過這么一位:有個老太太上車后沒投幣,司機習慣性提醒了一句,沒想到那個老太太還挺硬氣,當場發(fā)飆,沖著那個女司機吼道:“我出門坐個車怎么遇上你這么個喪門星?!蹦莻€女司機臉憋得通紅,硬是沒再說半個字。她把滿腔怒氣發(fā)泄在了開車上,那天一車的人都在她飆車與剎車中來回搖擺,有的人見勢不妙,沒到站就趕緊下了車,惹不起躲得起。
有人說,現(xiàn)在世界上最狠毒的詛咒是咒對方出門就堵車,走到哪兒堵到哪兒。這個詛咒我怎么看它都像是在說公交車司機。他們這個職業(yè)就是這樣,整天都要開車跑在路上,加上我們的城市路況又不是很好,不是這兒堵就是那兒堵,沒有一天是順利的。我們平常坐公交車最多一兩個小時也就到達目的地了,而公交車司機則不同,他把乘客送到站后一掉頭,新一輪的堵車又開始了,換了你,煩不煩?所以公交車司機的肚子里一般都充滿了戾氣,點火就著,為一點兒不值當?shù)男∈聝壕湍芤l(fā)一場爭吵。
不僅如此,社會上還有許多像公交車司機這樣的職業(yè),職業(yè)帶給了他們太多太多的戾氣,不滿、窩囊、堵心,煩躁,種種不良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就形成一個巨大的戾氣團,多得無法用正常的渠道消除,那就只能通過粗暴的方式進行發(fā)泄,把戾氣傳播給更多的人。
也有很多人在充滿戾氣的職業(yè)中保持了沉默,在有更好的解決方式之前,這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處理方法。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有的人不說話的時候九分,一開口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