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卓
教育學博士小D最近不開心。
導師在他入學第一天就諄諄教導:百無一用是書生,書生的依傍就是大師和理論。進入博士階段必須趕緊占一個學術山頭,圈地之后抓緊封山育林出成果,這樣才有希望躋身學術土豪。
董橋曾經(jīng)講過:南美印第安故事中有個少年偷了父親心愛的豬,拉到樹林里去烤。弗洛伊德學派下結論說少年愛上了母親,殺豬象征弒父;馬克思學派一口咬定無產(chǎn)階級少年和地主展開階級斗爭;列維斯特勞斯學派則認為少年烤豬是一個舍原始狀態(tài)取精神文明的過程——不同理論流派之間的差別如此之大,對文科博士來說,選擇哪種理論修行,其意義無異于學武之人選擇少林還是武當。
可入學一年多了,小D還沒找到合適的大師當靠山,反觀同屆三十幾個同窗,大家抱大師大腿都抱得不亦樂乎,從每天睡前洗漱時水房的對話就可見一斑。
有人說:“伯明翰學派我用了哈,你們都別和我搶?!闭l要是再提伯明翰, 那罪過真不在魏延踢倒七星燈之下;又有人說:“后女權主義那幾位都是我的,我先把話放這兒,誰也不許和我撞車。”那后果比女明星走紅毯撞衫還嚴重。有些強有力的大腿過于熱門供不應求,兩博士還能像菜市場買肉一樣討價還價:“你非要做福柯我也不攔著你,這樣吧,我用福柯的身體規(guī)訓,知識考古譜系學那塊兒讓給你,怎么樣?我夠兄弟吧?!?/p>
小D一氣之下,閉關三天,苦思冥想,最后茅塞頓開自創(chuàng)一套學術秘籍:誰說文科博士只能去找人文社科的理論依傍呢?
三個月后,小D博士的雄文《論量子教育學的誕生》刊于教育學頂級學術期刊上,普朗克、玻爾等物理學大神出入其中,佐以一些當今本土國情與案例調味,炒出油光滑亮的論文。
這篇文章引起了博士班上同學的大轟動,從此小D不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遠方,只要屈膝在巨人的腋下就可大道通天;不必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只要順著巨人的腳印就是光明坦途,大家無不艷羨小D獨辟蹊徑抱得一手好大腿。
沒想到天有不測風云,兩個月后,小D還沉浸在開創(chuàng)量子教育學的喜悅中,有室友神色詭異給他看最新出的那份期刊,小D目光一掃,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只見期刊上赫然印著文章的題目——《論量子教育學的終結——兼與小D博士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