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莉
[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具有極高的前瞻性,即使放在2500年后的今天,也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導意義。
[關(guān)鍵詞]孔子 教育 思想
一、孔子教育思想側(cè)重于教育的實踐意義,對今天的教育教學具有指導意義。
孔子最早提出了教學過程的階段性,認為教學的終極目標是“行”,將教學劃分為“學、思、習、行”四個階段,使知識的學習、思考與應(yīng)用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diào)獨立思維的實踐意義??鬃诱f,“先行其言后從之”強調(diào)的是“行”,即實踐的重要性。
孔子德育思想也在于實踐性。儒家教育思想將人格的自我完善通過三個環(huán)節(jié)即“自省、克己、慎獨、中庸、力行”來實現(xiàn)。下面筆者將從其中的四個方面來分析孔子教育思想的實踐方式。
1.自省,即通過隨時的自我反省來認識自我、修正自我?!墩撜Z》有說:“吾日三省吾身”,“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nèi)自訟者也”,講的都是人要進行內(nèi)心自責,進行自我反省的道理。孔門大弟子曾參“吾一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而不習乎?”,他反省的實際上是自己對工作是否忠于職守,對朋友是否信守承諾,對自己是否把學到的東西應(yīng)用到實踐中去。這是通過自省是在實踐中去認識自我、剖析自我。
我們的德育也可以從教會學生自省為切入點,使學生通過自省來明禮誠信。
2.“克己”,即通過自我克制、自我約束來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培養(yǎng)自身的能力??鬃拥囊痪涿裕骸翱思簭投Y為仁”,詮釋了人都有一定的欲望的這一思想。但如果不能克制欲望,人就會放棄道德底線,出現(xiàn)種種劣行。正如孟子所說:“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乎禽獸”??鬃訌娬{(diào):“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是號召人們使自身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規(guī)范。
今天,我們在德育滲透中,也要對學生進行這種克制教育。只有克制住自己的不正常的欲望和沖動才能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加強自身修養(yǎng)。現(xiàn)在的孩子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的恰恰是克制。而無“克制”勢力會出現(xiàn)社會不和諧音符,影響社會良性發(fā)展。所以對學生進行“克制”教育是必要的。
3.“慎獨”是儒家對個人內(nèi)心深處的一種自律要求,是一種較高的境界。它是“自省”和“克己”的發(fā)展。今天我們對學生進行“慎獨”教育,使個人獨處時也能嚴格要求自己,可以起到防微杜漸、防患未然的作用。
4.“力行”就是重視“身體力行”,強調(diào)實踐價值?!墩撜Z》中有“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時習”就是要經(jīng)常練習,經(jīng)常實踐??鬃訌娬{(diào)衡量個人的優(yōu)劣要“聽其言而觀其行”,更看重人的實踐行動。要求學生要言行一致,說:“言必行,行必果”。只有這種才能完善自我,成就不朽偉業(yè)??鬃訄猿帧傲π小钡慕逃枷朐诮裉煲彩蔷哂絮r明的時代特征。對學生進行“力行”教育,對改變學生不良習慣,進行養(yǎng)成教育具有現(xiàn)實意義。
我們的教育工作,應(yīng)當注重實踐性,將新課程的理念與傳統(tǒng)的中華文化有機結(jié)合,走出有中國特色的,并根植于古老文明沃土的行之有效的德育之路。例如現(xiàn)行教育中普遍推廣的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性教育,孝敬父母的“感恩”教育活動,提倡“創(chuàng)新思維”的新理念,都是古代教育思想在今天的新實踐、再演繹。
二、從孔子教育思想中提取精粹,從心理研究的角度去滲透德育功能,使德育更親切、自然,能夠達到“澗物無聲”的目的。
孔子很注意對學生的心理分析。他對學生的“由近及遠,推己及人”的教育方法就符合青少年與兒童的情感與認知特點,適應(yīng)孩子對親人的情感需求更易于為孩子接受。與我們今天提倡的“寓情于理,以情動人”有相同之處。但這更人性化,也就更易于實施。今天,我們將這套方法繼承下來,古為今用,從最根本的孝敬父母做起,由親至疏,最后達到“泛愛”,要比干巴巴的教條與生硬的灌輸效果更好,也更符合人們的心理要求。
孔子將學習心理總結(jié)為三個層次:想學、好學、樂學,并認為“樂學”是最高層次。《論語·雍也》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今天的新課改,要求引導學生改變心態(tài),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就是孔子這一教育思想的再認識,再提高。我們?nèi)绻麑⒅瀼氐綄嶋H工作中去,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孔子對學生的心理分析細致入微,并能夠從不同人、不同心理出發(fā)去“因材施教”,所以才能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的教育偉業(yè)。例如同是對“仁”的解釋,因樊遲魯頓,孔子只講最基本的概念“愛人”;司馬牛多言而燥,孔子告訴他:“仁者,其言也仞”,教育他說話謹慎;仲弓為人傲氣,孔子記:“出門如見大賓,使 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苯逃麑⑿谋刃牡牡览恚活仠Y德行很高,孔子就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以更高標準來教育他。而我們今天的教育往往千人一法,當然達不到教育目的。因此,關(guān)注每一位學生,科學分析不同個體的心理,研究他們不同的個性與特點,有的放矢進行教育,是踐行德育目標的有益之舉。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思維過程不同特點而施教,妙不可言。
總而言之,在當今物質(zhì)繁榮而德育弱化的形勢面前,重新認識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意義,并以之指導我們的教育實際,尤其是德育工作實踐,是具有深遠現(xiàn)實意義的。我們必須去身體力行,從中得出新啟示,走出一路行之有效的,屬于中國的德育新思路新實踐。
(作者單位:遼寧省遼陽市白塔區(qū)衛(wèi)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