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浩然
聽媽媽說,我從小就愛吃姥姥推的莜面窩窩。
莜面是張家口壩上地區(qū)的特產(chǎn)粗糧,是由莜麥加工而成的面粉,雖然表面上粗糙,顏色發(fā)污,可營養(yǎng)價值可與精面粉相媲美,其營養(yǎng)成分是其他面粉的七倍以上呢。
做莜面窩窩可是有講究的。姥姥先把莜面中倒入滾開的熱水,做成燙面,趁著熱乎勁兒揉成面團,揉面時力道要足,這樣揉出來的面才筋道,推出來的窩窩才光滑漂亮。
面揉好了,再把面團揪成小劑子。姥姥的手藝好,每個劑子的大小不差分毫。我常常對此贊嘆不已,想從姥姥那里討些秘訣,可姥姥總是說:“這可沒什么秘訣,熟能生巧唄!”沒法子,我只好悻悻地看著姥姥把揪成的小劑子放在一塊光滑的玻璃板上,壓扁,用手掌根部向前搓去,搓成一個長條的幾近透明的薄片,再用食指輕輕一挑,那薄片就在姥姥的食指上繞成圈,成了一個無底無蓋的圓柱體,被豎著放在籠屜里,一個個緊挨著碼滿一籠屜即可上鍋蒸了。每每此時,我總要趁機搗亂,跟姥姥搶一塊和好的面大展身手,可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這么精致的藝術(shù)品還需要一份可口的蘸料來做點綴,才能更好地彰顯出莜面窩窩的美味。我最喜歡吃姥姥做的西紅柿燉雞蛋。有時,姥姥也會給我們熬土豆茄子,或者涼拌黃瓜絲,這些都是絕美的配料呢。
(075000)河北省張家口市橋東區(qū)寶善街小學(xué)
【簡評】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習(xí)作3要求介紹一種美味。我們品嘗過的美味有很多種,可以選自己最喜歡的一種來介紹給大家。寫之前的準(zhǔn)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選文介紹的是一種家常面食——莜面窩窩,詳細描寫了姥姥做窩窩的過程,細致又具體,讓人讀后也忍不住想要動手試一試。結(jié)尾一段的配料描寫更讓我們讀出了濃濃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