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強
摘 要: 語文類師范生的培養(yǎng)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一個窗口,運用多種途徑提高師范生的綜合素質是語文課程教學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 師范生 語文教學 教學技能培養(yǎng) 培養(yǎng)策略
普通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如何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是高校各門學科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語文類師范生的培養(yǎng)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一個窗口,如何培養(yǎng)高質量應用型的師范生是語文課程教學的首要任務。培養(yǎng)合格的準語文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強化對《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guī)范和質量要求,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jù),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它體現(xiàn)國家對不同階段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guī)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墩Z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語文教學的基本理念、各學段目標、內容、教學實施與評價建議都有詳細說明,對《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和考核是師范生必須通過的第一關。
二、教學設計能力培養(yǎng)策略
教學設計是語文課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設計可以促使教學工作科學化,教學設計為了追求教學效果的強化,在解決教學問題的過程中,要注意把個別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升華為便于廣大教師掌握和運用的教學科學,注意把已有的教學研究理論成果綜合應用于教學實踐,使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緊密連接起來。
教學設計是系統(tǒng)解決教學問題的過程,它提出的一套確定、分析、解決教學問題的原理和方法可用于其他領域和其他性質的問題情境中,具有一定的遷移性。通過教學設計原理和方法的學習、運用,可以培養(yǎng)師范生科學思維的習慣,提高他們科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可以讓學生辨析相關“教學設計”、“教案”、“學案”、“導學案”等概念,了解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通過分析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案例、教學視頻與教學設計完成對教學設計的把握,這種分析是由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中自己領悟出來的,然后讓學生到講臺上發(fā)言,實行頭腦風暴,應用這樣的學習形式能迅速提高學生的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設計能力。通過分組合作學習方式,到語文教學專業(yè)網(wǎng)站下載語文各學段課文的教學設計方案,分析比較,擇優(yōu)模仿,最終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學設計方案。
培養(yǎng)教學設計能力,可以分步驟實施,首先教學目標的設計,分析多種類型的課文教學目標設計,熟悉掌握教學目標常用的行為動詞;其次是導語設計,掌握多種類型課文的導入方法;再次是掌握不同類型的課文的教學步驟,針對不同課文落實新課標提倡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落實聽、說、讀、寫、思等多種能力的訓練。最后是板書設計,讓學生掌握板書的重要作用和設計課文板書的策略。
三、說課技能培養(yǎng)策略
“說課”是在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或專家領導,在規(guī)定時間內,針對具體課題,采用講述為主的方式,系統(tǒng)分析教材和學生,并闡述自己的教學設想及理論依據(jù),然后由同行評議,達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種教研活動?!罢f課”可以幫助師范生更好地吃透教材,提高理論水平。
說課內容包括:
1.對教學目標的分析。
2.對教學內容的分析及處理。
3.對學生情況的分析(分析學生已有知識和能力儲備;已有知識和新講知識的差距,如何解決;以往教這部分內容時出現(xiàn)的問題,如何解決)。
4.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
5.教學方法的選擇(陳述理由,體現(xiàn)教學思想、學習特征等)。
6.恰當選擇教學資源。
7.教學過程的簡單陳述(學法體現(xiàn),重點、難點如何突破,教學資源的運用)。
8.板書設計(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思路與線索)。
要求每個學生寫好說課稿,先在小組說課,然后到全班說課,在說課中注意提醒學生說課不是復述教案,教案只說“怎樣教”,而說課要重點說清“為什么要這樣教”,說教學設計和學法指導,要具體說出操作的步驟,而不是籠統(tǒng)地說教師運用啟發(fā)式、直觀式等教學法,學生運用自主探究法、合作討論法等。教師還要對說課者的語言(音量、音調、音速)及非語言(表情、目光、姿勢)做出示范和點評,增強說課效果。說課是師范生和非師范生考教師職格證必須通過的又一難關,必須加強訓練。
四、教學方法培養(yǎng)策略
教學方法的培養(yǎng)和訓練可以通過觀看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視頻和微格教學實訓中獲得。全國著名中小學教師,像于漪、錢夢龍、魏書生、王崧舟、于永正、竇桂梅、李吉林、孫雙金、李鎮(zhèn)西、余映潮等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與教學藝術,是很好的學習范本。在觀看優(yōu)秀教師的閱讀教學、作文教學視頻中,可以適當讓學生還原教師上課的一些環(huán)節(jié)、步驟,這樣可以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并從中領悟教師上課的技巧。在微格教室進行課例還原訓練時,可以充分利用微格教室的實訓功能和錄像功能,對學生的語言和非語言要素進行及時點評和糾正。
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僅運用以上策略是遠遠不夠的,涉及教師必備的多種素養(yǎng),首先是語言素養(yǎng)。既能運用課堂語言講解,又能對教材書面語言進行朗讀,比如,朗讀做到聲情并茂,有效傳遞文章的情感,為靜止的文字賦予生命的活力。講解能做到清楚地表情達意,在準確用語言完成教學內容的流程中,使學生身心得以灌溉與滋養(yǎng)。其次是語文素養(yǎng)。主要指語言文字與相關常識。要具備一定的古代漢語、現(xiàn)代漢語、文學理論的基本知識,對于各種文體要有準確的把握能力。再次是文學素養(yǎng)。文學是語文課堂重要的組成部分,讓教師情感與語言有豐沛富饒的土地,能感染與熏陶學生,是其學習與模仿的對象。最后是學科教學素養(yǎng)。解析文本,諳熟學情,有效駕馭課堂,把握課堂節(jié)奏,科學評價等。
師范生應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優(yōu)質產(chǎn)品,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設置的各門專業(yè)課程都是圍繞這個目標的。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畢業(yè)生應該具備專業(yè)的基本條件:能寫一手好字、有一副好口才、能寫一篇好文章。前提是必須具備深厚的學識素養(yǎng),而培養(yǎng)學識素養(yǎng)的最重要途徑就是自己發(fā)自內心的讀書渴望和行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