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近年來,針對孩子的性虐待事件時有發(fā)生,父母應(yīng)教導孩子具有分辨“魔爪”的基本功,提升孩子的警覺意識,遇到想打孩子壞注意的“怪叔叔”時,能夠及時逃開……
心理學家表示,施害者向孩子進行性虐待前,通常先選定目標,然后慢慢地讓孩子相信他,讓其誤以為這是一種愛,最后才對孩子進行性虐待。例如,一個人在游樂場選定某個女孩為目標后,就會友善地向?qū)Ψ绞竞茫托┒Y物或糖果等,還會贊她聰明漂亮。如果孩子原本缺乏關(guān)愛,當遇上這樣的關(guān)心時,就會覺得有人欣賞和疼愛她,很樂意和對方親近。施害者在取得孩子的信任后,慢慢就會要求和孩子交換禮物,或者希望孩子展示不同的東西,等等。兩人的互動會讓孩子覺得這是愛與關(guān)懷,逐步陷入施害者的魔掌中,最后遭到性虐待。亞洲社會強調(diào)尊重長者,孩子們自然不會質(zhì)疑長者所說的話,如果哪個叔叔要求孩子不要張揚兩人之間的事,孩子也就不會說出來。因為孩子擔心說出來后,就會失去對方的關(guān)愛。
因此,如何讓孩子分辨正確的關(guān)懷,以及提高在這方面的警覺意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提高警惕,讓孩子懂得“說不、逃離和告知”
從心理學專業(yè)角度,家長須讓孩子擁有以下認知:
首先要讓孩子懂得“說不、逃離和告知”,以此保護自己,避免陷入性虐待陷阱。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只要覺得身體不舒服或是不對勁兒,就要說不!如果對方仍置之不理,就要選擇逃離,并且告知其他成人。這種簡單的方式,有助于孩子認清情況,學會保護自己。
以孩子的認知能力,無法分辨別人碰觸其私處的舉動是否正確,但是只要覺得對方做出的動作讓她感到不適,就要拒絕,并且趕快離開。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與人相處時,如果出現(xiàn)兩種極大差異的感覺,即“矛盾感覺”,這時就要使用上述方法——“說不、逃離和告知”。
矛盾感覺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感發(fā)生在同一個時間。例如,一個人擁抱孩子,孩子覺得開心,但前者同時觸摸孩子其他地方,讓后者覺得不舒服,這種同時出現(xiàn)兩種不同的感覺,即矛盾感覺。
雖然我們無法制止施害者的意圖,但用上述方法增強孩子的警覺意識,能使孩子避免陷入性虐待的危險。
其次是要告訴孩子,哪些地方是別人觸碰的禁區(qū)。家長若從小就教育孩子,有些地方別人不能碰,就能有效減少孩子遭受性虐待的概率。比如告訴孩子:“你的內(nèi)衣或內(nèi)褲遮蔽的地方,就是你特別的地方,沒有人可以觸碰?!边@是簡單的規(guī)則,但也最實用。
小女孩游泳時穿的泳衣,不管是三點式還是連體式,要讓女孩知道遮起來的部分,不能讓別人隨意碰觸;男孩方面,以泳褲為準,穿著泳褲的地方就是禁區(qū)。
當然,需要告訴孩子的是,當醫(yī)生進行治療,或者父母為孩子清潔身體時,可以碰觸這些地方。但是,上述情況依然是以孩子的感覺為準,一旦碰觸讓他感到不適,應(yīng)該“說不、逃離和告知”。
另外,家長須知道的是,針對孩子的性虐待別以為只針對女孩,其實也包括男孩。如果男孩遭受性虐待,情況則會更糟糕。
一般人認為,男性更強壯,更容易擁有主動權(quán),自己可以解決問題,但男孩遭受性虐待卻無法得到很好的處理。如果男孩面對性虐待而投訴無門,可能會變得非常沉默,心靈會受到更大的傷害。
當成人懷疑女孩遭受性虐待時,女孩雖然嘴上否認,但可能面露難色,大人若繼續(xù)追問,大多能從中查明真相;而男孩覺得自己需要比別人堅強,并且認為這是羞恥的事,難以啟齒,不管成人如何追問,也未必能問出實情。
施害者正是看準這一點,會對男孩頻繁施以性虐待。因此,男孩遭受性虐待的情況,可能比想象中更復(fù)雜、更嚴重。
多多關(guān)愛,讓性虐待受害者走出恐怖陰影
針對孩子的性虐待不只是身體上的侵害,例如強奸,國際上對孩子性虐待定義較為廣泛,情感和精神的侵害也屬于性虐待。
向孩子展示不是該年齡該看的性愛影片,也是性虐待。因為它屬于一種對于孩子的訓練,以便讓施害者有機可乘性侵孩子。這是一種預(yù)謀,預(yù)先設(shè)計作為性虐待的前奏。例如,一個6歲孩子,在這個天真無邪、本該快樂玩耍的年齡,當他玩著一些人偶玩具時,如果做出一些有關(guān)性方面的動作,也可視為曾被性虐待。這個年紀的孩子會做出具有性意識的動作,可能是有人給他看過這類影片,或者真人示范,否則孩子不太可能做出類似行為。
遭受性虐待的孩子,心靈受到極大傷害,只要有一個人愿意聆聽,并給予支持和鼓勵,就能幫助他們走出生命的低谷。這些性虐待“幸存者”,在其成長過程中,內(nèi)心不斷經(jīng)歷掙扎和自責,任何一個人的關(guān)愛,都會給予他們一份勇敢面對未來的力量。
美國有一個較小的地方,發(fā)生不少犯罪事件,包括販賣毒品、打架斗毆、搶劫、孩子性虐待等,罪案發(fā)生率高企,但該地區(qū)依然出現(xiàn)許多知名和成功的演藝界名人。一些專家為了研究這個現(xiàn)象,采訪了這些名人,得到的答案非常簡單:只要得到至少一個人的關(guān)心和疼愛,就能讓他們勇敢地面對一切,即使在罪案頻發(fā)的地方,他們也能從黑暗中走出來!
受性虐待者在心靈創(chuàng)傷復(fù)原過程中,得到社會支持非常重要,尤其是來自家人或伴侶的支持,更是他們走出陰影的關(guān)鍵力量。當受害者愿意向家人透露自己的遭遇時,后者的體諒與精神支持,將為受害者帶來極大幫助。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孩子性虐待受害者中,康復(fù)過程經(jīng)過許多掙扎,有人用一兩年就能找到出口,有人用20年時間,依然面對精神煎熬。一般人認為,時間可以撫平創(chuàng)傷,但這并不適合每個人。
受害者在掙扎過程中,需要有一個平臺,讓他發(fā)泄情感,把情緒哭出來,這是最普遍的方法;一些人則以寫網(wǎng)絡(luò)文章、畫畫、尋求心理專家協(xié)助,找到自己的發(fā)泄平臺。受害者發(fā)泄情緒后,就會進入接受階段,承認這件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如果沒有經(jīng)過這個部分,就無法走上心靈康復(fù)的道路。
【編輯:吳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