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周桂鈿七十歲學術年表(一)

      2014-09-19 09:22:59
      衡水學院學報 2014年2期
      關鍵詞:張岱年

      周 桂 鈿

      (北京師范大學 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北京 100875)

      周桂鈿七十歲學術年表(一)

      周 桂 鈿

      (北京師范大學 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北京 100875)

      周桂鈿,公元1943年2月15日,華歷正月十一日,生于福建省長樂縣(今為市)玉田鎮(zhèn)阡仲村周厝里。父親周生利(公元1919-2008年),母親李雪嬌(公元1923年生)。兩個弟弟:光榮、愛民。一個妹妹:鳳釵。

      1949年8月17日,家鄉(xiāng)解放。

      1952年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阡仲小學,入學上一年級。當時校長兼教師是林長祿先生。他一個人給 3個年級同時講課,所謂復式教學。給一年級講課,就布置二、三年級做練習。

      1956年,考入大溪小學上高小。大溪小學(又稱完小)校長是余澤怡先生,教學很認真,要求很嚴格,他單身,吸煙很多。要好的同學有高潮官、高兆荷、陳永杰、陳永灼、馮學松、馮國冰、卓元院、卓金平等。

      1958年,考入新創(chuàng)辦的長樂第四中學,上初中。當時沒有校舍,寄宿的學生住在破廟里,在玉田村的民居的廳堂里上課??繉W生拉磚運瓦,建教室和宿舍,同學自己種菜、喂豬,改善伙食。當時新來的 10位老師都是開創(chuàng)者。他們是陳如田、葉秋成、陳立中(我們班的三年班主任,工作很認真,字寫得也很美)、林金水、王益凱、馬亨旺、鄭松軒、曾廣饒,唯一的女老師是教音樂的黃佩華老師,還有一個管后勤的叫黃國炎先生。第一年干活多,上課很少,又到海島(平潭縣嶼頭島)洗鐵砂1個月?;匦:缶蛥⒓哟鬅掍撹F。這3年,全社會經濟極端困難,操場都挖了種地瓜和蔬菜。體育活動只有做廣播操與打太極拳,大小球都沒有人玩。很多同學浮腫。在苦難中,我寫了3篇較長的“小說”。一篇是寫洗鐵砂的,名《海島一個月》,1萬多字;一篇是評論公社化運動的,不太像小說;還有一篇是寫《老鼠王國的故事》,大概可以歸入童話。前兩篇在文革中燒掉,怕被誤認為有政治問題,那是人人自危的時代。要好同學有陳學舉、張寶升(后在長樂華僑中學教學,改了姓名)、王發(fā)鉅、鄭銀官等。

      1961年,初中畢業(yè),考入長樂第一中學。四中畢業(yè)生139名,到長樂一中上學的只有14名。在一中,我們這個班3年換了3位班主任,最后一年的班主任是李學淦老師。校長是陳竹老師。教我們語文課的是毛起珠和何可輝倆老師。我開始投稿,《老鼠王國的故事》與《鄭唐的故事》,都投過,沒有被采用。對中學課本介紹達爾文的進化論也寫過質疑文章,課本說生物變異很多,經過選擇,才遺傳下來。也就是說現有的所有生物形態(tài)都是選擇的結果。我認為無法證明5個指頭就比6個指頭好,變異也不是沒有規(guī)律的,指頭不是有過若干根,最后選擇了5根。人的膚色開始五顏六色,經過自然選擇了黃、白、黑3色。為什么綠色就要被淘汰呢?植物也應該五顏六色,最后選擇了綠色。自然界為什么有這樣的選擇?矛盾內因與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只講自然選擇,說不清楚。均未能得以發(fā)表。只有一篇散文《水》和短詩《彎彎鐮》在《閩侯報》上發(fā)表。3年中,我一直任班長。最后一年,林著建任共青團支書,學習委員是張偉志和陳其淦,文體委員是陳國榕和鄒連波(鄒廣宇),衛(wèi)生委員王如意,生活委員陳明和陳愛華,勞動和保衛(wèi)委員陳武棋。要好的同學還有王瑞霖、林衍利、陳和康、陳瑞香、姚詩殷等。初中時對文學感興趣,高中時對政治特別熱情,因為文理各科都是好成績,就選擇了哲學專業(yè),因為哲學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概括和總結。這既是與時俱進,又是跟著感覺走。后來才知道自己對這些都還相當盲目。不過,至今對于選擇哲學專業(yè)并不后悔。

      1964年,高中畢業(yè),報考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志愿上說:“有志于為國為民的政治,興趣于激濁揚清的文學?!鄙狭舜髮W,情況大變。從南方到北方,從農村到大城市,生活習慣變化很大,從熱到冷,以大米與地瓜為主食,改為以玉米與面粉為主食,蔬菜也變得非常單調,冬天只有蘿卜、土豆和白菜。好在在饑餓中度過幾年,就容易適應這種變化了。而且每天都可以吃到肉蛋之類,生活有了明顯提高。第一學期,肖明老師講馬克思主義哲學,還有形式邏輯、中共黨史、政治經濟學等課程。毛澤東在杭州講話提到哲學工作者要到農村滾一身泥巴,要走出課堂,要以社會為工廠。這對哲學界產生很大影響,對我們影響更大。

      1965年,大一的第二學期,為了響應毛主席在杭州講話中關于哲學教學改革(“哲學要走出課堂”“要下鄉(xiāng)滾一身泥巴”“要以社會為工廠”等)的號召,我們班到北京第一機床廠搞半工半讀,一周勞動,一周學習。當時北京第一機床廠的廠長是葉選平,與中國人民大學的吳玉章校長有親戚關系,所以我們到那里勞動。學習內容主要是毛澤東的《實踐論》《矛盾論》以及《論持久戰(zhàn)》和艾思奇主編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等著作。李秀林老師主講,主要自己看書,定期討論,各位老師也參加討論。跟我們一起去的老師有蕭前、李秀林、張懋澤、許啟賢、戴知賢、顧兆純 6位。同時去的還有工業(yè)經濟系的一個班。兩個班輪流下工廠。這一學期的勞動,使我們對城市工業(yè)有所了解,雖然還很膚淺。同學們都將自己的體會結合理論學習寫成短文。一些好的文章,由老師推薦發(fā)表。全班40位同學,這一年發(fā)表了文章30多篇,其中有我的一篇《少而精》,發(fā)表在《北京日報》1965年7月20日上。下半年,我們又回到學校上課學習。

      1966年3月,全班到北京郊區(qū)海淀區(qū)蘇家坨公社前砂澗大隊勞動并學習。當時是打磚坯,用來蓋房子,我們吃住都在農民家中。房子蓋了一半,文化大革命的風刮到鄉(xiāng)下,我們也開始貼大字報,接著,大家就都回到校內,住在第6處平房。開始了歷時4年文化大革命。我們班課堂教學只有兩個學期,半工半讀兩學期,原定我們哲學專業(yè)要上33門課,結果只上了16門課。沒有上過一節(jié)中國哲學史的課,只上過一次西方哲學史的課,是苗力田先生講授的。年底,吳玉章校長逝世,享壽88歲。

      1970年2月11日,農歷庚戌正月初六日,和高錦秋結婚。7月畢業(yè),學制要縮短,我們卻延長了一年。參加了不少勞動與政治運動。有一段時間校內武斗,我借閱《資治通鑒》,時間很多,看得非常仔細,最大收獲就是看書過程中系統了解中國歷史,同時學習了古漢語。這使我以后考研究生時古漢語考得 92.5分,是同期考試的最高分。運動后期,由軍宣隊辦學習班,每天坐著討論,不讓各系同學之間串聯,夏天也不讓出去游泳。到畢業(yè)后,很多同學都不知道分配到什么地方去。6年的大學生活,不是美滿的,卻是記憶深刻的。我對每個同學都有很深的感情,是在患難中培養(yǎng)的。畢業(yè)以后,交往比較多的有陳升、郭紹明、李德順、李崇富、王繼宣、郭廣升、張祥浩、侯成亞、高文淑、田曉旭、王振勛、楊建平等,有的是由于專業(yè)相同或相近,有的由于地域關系。還有幾位同學,畢業(yè)后從來沒有見過面。

      8月3日,離開北京,分配到河北省邯鄲地區(qū)魏縣工作。4個大學生(我和何紹改以及家在當地的兩名大學生)到小北關插隊。主要在梨園干活。半年后,各奔東西,我到北代固村等地當工作隊,最后到魏縣中學任教5年,擔任政治課和歷史課教學。當時有很多好學生,由于社會環(huán)境,埋沒了他們,印象最深的有郭海清,他考上北京大學化學系,后到日本留學,回國后在北京大學任教。還有劉相嶺、武士英和苗秀旺等。由于反對封資修,當時書店沒有古代的和外國的書,只有紅寶書。當時提倡讀馬列的 6本書,讓我給全校教師講《反杜林論》和《自然辯證法》,我認真看了,深入思考,然后講解。等于促進自己學習。后來搞批儒評法,書店里多了一點古代法家的書,我買了《荀子》與《論衡》。讓我給全縣教師講儒法斗爭,我自然要認真看這兩本書。這為我以后研究王充哲學做了準備。魏縣中學在縣城,同期來此插隊的有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來的大學生40多人,分散在全縣各公社,經常到魏縣中學來找我聊天,縱論天下古今,互相啟發(fā),有利于提高思維水平。還有一位忘年交李仲毅同志,他是解放初參加革命的老干部,從定了工資以后,一直只降不升,到魏縣時月薪 57元。讓他管小火車站倉庫,進口最多的是鹽,出口最多的是蔥。他自己下面條,走幾里地到市場上買幾棵蔥和一小包鹽回來,別人見了都無法理解,誰也不懷疑他虛假。這是我認識的共產黨干部中最廉潔、最正直的一員。

      11月14日,農歷庚戌十月十六日,女兒周密出生。

      1973年10月29日,農歷癸丑年十月初四日,兒子周耕出生。

      1977年調到河北醫(yī)學院邯鄲分院任哲學課教學。第一次講課結束,就有學生干部寫一紙條給我所在的教研室,說是喜歡我這樣的教師。在北京上學,思考哲學理論比較深入,又經過討論,概念范疇比較明確。在北方農村又生活幾年,結合南方農村,頗多新體會,又有真認識。一段曲折經歷,幾年反復思考,都為講課打下基礎。

      1978年,錦秋被汽車撞傷,我到北京護理,同時報考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的研究生,10月錄取在哲學系,師從鐘肇鵬先生,專攻中國哲學史專業(yè)。論文題目定為王充哲學思想研究。同專業(yè)的同學有王生平、王卡、王葆玹、姜國柱、何成軒、鈕福銘和我共7名,導師有容肇祖、王明、談壯飛、陳克明和鐘肇鵬5位。進行分工,鐘先生指導我和王生平,容先生指導姜國柱,王先生指導王卡和鈕福銘,鈕后中途退學。談先生指導王葆玹,陳先生指導何成軒。

      1979年,與王生平合作的論文《王充反孔嗎?》在《光明日報》1月11日上發(fā)表,責任編輯是張義德。

      10月10日在山西太原召開中國哲學史會議,有馮友蘭、金景芳、任繼愈、石峻、馮契等全國各省代表參加。我作為碩士生帶論文《王充天論的哲學意義》參加會議。(此論文后來收入《中國哲學史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出版。)會議中間的14日參觀晉祠、崇善寺和呂祖廟。小組討論時,馮契先生發(fā)言說他喜歡莊子,寫辭條時想給莊子寫幾句好話,結果一句也沒有寫出來。這對我觸動很大,為什么很喜歡卻又只好批評一通呢?17日會議閉幕,宣布成立中國哲學史學會全國理事會,張岱年先生被推舉為首任會長。19日到大同參觀上華嚴寺、下華嚴寺、九龍壁、云岡石窟。

      1980年5月22日,我到張岱年先生家,他主動給我的論文《王充天論的哲學意義》寫下這樣的評語:“這篇文章寫得很好,對于兩漢天文學和王充的天文學說作了較深的研究,對于王充天文學說的優(yōu)缺點進行了分析,論證詳明,文筆流暢。希望作者更前進一步,對兩漢天文學與哲學的關系作出更廣泛的研究。張岱年80,5,22?!?張岱年先生明確表示支持,對于本論文收入論文集起了很大作用。先生的忠直風格令人佩服!

      6月16日到10月8日,因心包炎病住在永定路醫(yī)院115天。

      1981年1月,《王充是氣(元氣)一元論者嗎?》在《人民日報》1月26日上發(fā)表。學術界普遍認為王充是氣一元論者或元氣一元論者,我根據王充在《狀留》篇中說:“元氣所在,在生不在枯?!闭f明植物枯后就沒有元氣,人死后也沒有元氣。所以不能用元氣來作為哲學的最高范疇。同樣他講人稟氣于天,天地合氣,產生萬物,也說明天地比氣更根本。也不能用氣作為最高范疇。關于“萬物之生,皆稟元氣”“天地,含氣之自然也”,我都作出解釋。結論:天地是氣的本原,元氣只是氣的一種。本文是鐘先生推薦發(fā)表的?!度嗣袢請蟆?月19日發(fā)表吳光的文章《王充是唯物主義的元氣自然論者》。我讀后就寫了辯論的文章,報社編輯不讓發(fā)表。后來,我將這些未能發(fā)表的意見,在論文出版時,都補充到論文中去。3月5日,我又在《光明日報》上發(fā)表《王充的元氣論》,進一步論證自己的觀點,并沒有反駁吳光的觀點。此文中沒有點名地批評馮友蘭對王充的“稟”字的片面理解。

      在天津的一些雜志上發(fā)表了一些關于北京故宮中有宮女鬼魂出現的文章,我不相信,特意到故宮去調查,故宮辦公室的李英基同志接待我,他以幾方面的事實否定了這種說法:明清兩代的所有記載中沒有這一方面的記載;故宮大殿下午4點后就全部關閉,沒有人能夠進去,誰也看不到大殿中的動靜;社會上傳聞紛紛,故宮中所有工作人員都不知道此事。顯然是外面的人炒作誤傳的,沒有任何根據。我將調查結果寫成文章寄給《科普創(chuàng)作》,該刊將我文章中有關理論內容去掉,只用讀者來信的方式發(fā)表簡單的事實,題為《探索什么樣的“未知世界”?》于第6期發(fā)表。不久,有一理論文章發(fā)表,顯然采用了我提出的一些理論。我當時覺得沒有必要去計較這些問題。其中有一編輯要我寫文章批評自然博物館的周國興的關于湘西野人的文章,我讀了那篇文章,覺得內容沒有什么可以批評的,就沒有寫。由此我覺得這一行不太光明正大,就不想涉足。至今,周國興也不知道有此一事。后來有人批評他,水平也不高。

      在《科學愛好者》第4期發(fā)表《太陽初升時為什么看起來大些?》。這一時期,我的文章題目用問號的較多。

      4月28日心包炎復發(fā)住進北醫(yī)三院。

      6月15日從北醫(yī)三院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參加碩士論文答辯。王明先生任答辯主席,委員有陳克明、田昌五、衷爾鉅和鐘先生。辛冠潔不是委員,也提了 3個大問題。因為是第一個答辯(此前有洪漢鼎提前答辯),帶有觀摩性質,參加的人有二三十人,當時任哲學所長的邢賁思也在場?!锻醭湔軐W思想新探》5票全部通過答辯。研究生3年中兩次因心包炎病住院,共約半年時間。答辯時已經公開發(fā)表6篇文章。

      9月21日在歷史博物館召開畢業(yè)典禮大會,會后到館外北邊照畢業(yè)相。當時有鄧力群、嚴濟慈等參加。

      11月到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任教。職稱是助教。本科只有一個專業(yè),沒有研究生。任家麟、魏德俊兩位老教師和我,3人只講一門課,每周3小時。

      1982年,鄭萬耕從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yè),也分配到這里。我們 4個教師共講一門課。魏任總支書記,基本不講課,有時講近代哲學部分。還是三人一課,工作量很少。從事研究的時間是很多的。當時我住在馬神廟航天部的住宅,筒子樓兩間。騎自行車到學校只要半小時。每周二上午講課,下午學習政治,其他6天都在家看書研究學術。有一天看到《鄭州大學學報》上發(fā)表馮憬遠的文章,講到漢代的唯物論思想,我有不同看法,就寫了一篇《略論漢代宇宙觀種種》寄去。這是打上門去的做法,對發(fā)表不抱太大希望。結果在該刊 1982年第一期發(fā)表了。以后往返討論,發(fā)表了幾篇文章。我對鄭州大學,對馮先生的印象都不錯。后來,我們成了很好的朋友。還有類似情況,其結果卻大不一樣。我看到有人寫《秦漢新道家略論》,其中將董仲舒也列入漢代新道家,因為他說:“天不變,道亦不變。”又說陸賈也是新道家,理由是他的《新語》第一篇名《道基》,就是以道為基礎。又有無為的說法。我一一予以批駁。文章寄到湖北去,沒有采用。這些觀點,只好在別處發(fā)表。讀了馮友蘭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出版的《論孔丘》,覺得有問題,從頭到尾是否定的,不符合一分為二的原理;他以前對孔子有所肯定,這里全盤否定,觀點也不一貫;有的地方批判也很牽強附會。特別是在認識論方面。我就寫了一篇《孔子的認識論就是唯心主義先驗論嗎?》。多年后,《湖湘評論》向我約稿,我就將此稿應付,于1993年發(fā)表在該刊第一期上,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也全文復印了。

      1983年3月30日搬家,住在豐臺北大地三里七棟14號。后在此樓內搬了3次家,先搬2 號,再搬16號、19號。航天部分給我妻子的房子,兩居室。乘公共汽車到學校需要一個半小時,路程20公里。

      6月(1985年1月通知的)定為講師。

      4月給《人民日報》編輯部寄去《是誰最早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過了3個月,沒有消息,又將此稿投給《北京日報》,7月25日的《北京日報》發(fā)表此文,而此前一周,于7月19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了署名“蘇菲”的文章《王充最早提出“知為力”》,其內容正是拙稿的摘編?!锻醭錃庹撍枷搿芳慕o一個刊物,退回。我再寄蘭州的《社會科學》,該刊在第3期發(fā)表此文,而且放在第一篇。責任編輯是鄭仲石。從此以后,我?guī)缀趺磕昙囊黄恼陆o這個刊物,直到1997年。

      11月24日,到柳州參加全國柳宗元哲學思想討論會,12月3日閉幕。我的論文《柳宗元天論研究》(與郭紹明合作,后在《中國社會科學》發(fā)表,責任編輯是何祚榕),會中參觀柳侯祠,會后到蘆笛巖、七星巖、陽朔游覽。

      1984年,春節(jié)出去拜年,跟同行談話中發(fā)現,現在需要深入研究一些具體的學術問題,不宜泛談。只有在具體研究的基礎上才能再作綜合研究。于是,寫了一篇《試析中國哲學史的研究進程》,在《光明日報》3月26日上發(fā)表。第一本學術專著《王充哲學思想新探》在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胡素卿老師告訴我說,河北人民出版社想出一些質量高的學術著作。我就將書稿給他寄去,并附一信,說明此書一些內容已經在《光明日報》上發(fā)表,有些內容得到張岱年先生的贊揚。不久收到河北人民出版社編輯許愛仙同志的回信,說如果這些都是真的話,就可以納入出版規(guī)劃。我就將張先生的信和在報上發(fā)表的文章復印件給她寄去。她回信說可以列入明年出版規(guī)劃。這是1982年的事情。1983年沒有出書。我就寫信追問?;匦耪f,內部調整,書稿交給新分到社里的李保平負責。出版的時候,責任編輯是李保平。李后來當了社長兼主編。有一天,張岱年先生告訴我,江西人民出版社的蔣佩明編輯送來《中國一百個哲學家》書稿,原來有主編,邀請一些專家進行評審,沒有通過。有人建議請張岱年先生擔任主編,所以責任編輯蔣女士就給送來了。張岱年先生計劃請4位年青人幫助審稿。我分到 25個哲學家的稿子。原稿多是一般說法,沒有太多創(chuàng)新處。有的原稿正確,卻被原主編改錯了。例如向王弼提出有無問題的是裴徽,原主編把他改為裴頠。王弼死于公元249年,裴頠生于公元267年。王弼死后18年,裴頠才出生,怎么能當面問話。后來因為有兩位沒有參預,把剩下的又分給我10幾個哲學家的稿件。搞了幾個月,全部交稿。張岱年先生曾說不愿意當掛名主編,要當主編,就要從頭到尾仔細看一遍。后來張岱年先生給我寫了封信,說這次主編這本書,“費盡心力”。過了幾年出版時,“出版說明”將我列入“熱情幫助”的八同志之一。蔣佩明欣賞我撰寫的《陸賈》和《王符》,特意到豐臺訪問我,當時我家在豐臺。

      1985年,這一年有兩件大喜事:一是美國王安研究院漢學研究獎助金,全國12名,我是其中之一。北京師范大學還有林崇德。二是校長破格提我為副教授,理論口 3個單位(哲學系、經濟系和馬列所)只有我一個人。與此同時,中文系王富仁也提了副教授,還有林崇德、陳木法、陸善鎮(zhèn)等6名破格提教授。后來,陸善鎮(zhèn)還當了一屆校長。破格很難,過了一年,到7月才正式批準通過。

      5月,我?guī)е踢M修班的幾十名到福建考察 50天,從福州到泉州、廈門?;貋砗螅覍懥艘黄堕}行隨想》,發(fā)表在《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的《未定稿》第22期上。

      1986年,全年無課。這一年集中力量研究董仲舒思想。

      2月7日,正式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名黨員。

      3月16日,李秀林老師逝世,享年55歲。我在中國人民大學時受到他的思想影響最大。李秀林老師主編《辯證唯物主義原理》是很辛苦的,因為是教研室合作的,各寫一部分,風格、思路都不一致,主編如何彌合?有的水平與認真都不夠,不用,有意見,用又大改,也有意見。彌合工作比自己寫要困難許多。合作的真正主編作了許多犧牲,別人還有許多不滿意。師娘告訴我,李秀林老師每天晚上加班到 12點,喝一瓶牛奶睡覺。有一天,我去拜訪,師娘開門,見是我。她說,別人來,我就告訴他不在家。他在里屋正忙著改稿呢!說著帶我到里屋見他。白天黑夜如此忙,腦力勞動者怎么能這樣,鐵打的身體也承受不了。為什么這么忙?這么累?一方面能者多勞,另一方面不會自我保護。有人說他因為吸煙。李德順反駁說,開放以后,死了5個人,前面 4個(范、丁、秦、X)都不吸煙。這該如何解釋呢?社會上流傳說李秀林說過“教授不如長壽”。他水平在那里,根本不為職稱發(fā)愁。是另外一位教師說的,因為他名氣大,就安到他的頭上。李秀林老師的逝世,對我們震動很大,對我的教訓最大的,就是不要在本單位搞合作研究當主編。主編是非常復雜的,有的主編,吃力不討好,累死人。掛名主編,有虛名,也有罵名。我不適合主編工作。其次,警示我要注意勞逸結合。我兩次住院的教訓,再加上李老師的英年早逝,真正認識到身體的重要性。每天平均工作兩小時,保證定稿一頁四五百字。20世紀90年代以后,內外環(huán)境有變化,時多時少,不能穩(wěn)定。

      5月29日,王安研究院院長到北京師范大學來,我和林崇德參加座談。院長問我為什么研究董仲舒?我說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哲學家有 3個:孔子、董仲舒、朱熹。研究孔子和朱熹的很多,董仲舒研究者很少。另外,影響中國歷史 2 000年的董仲舒,否定的多,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內容,沒有引起學術界的充分注意。因此,我要研究他為什么有那么大的影響以及合理因素。

      6月22-25日,在西山賓館參加中國哲學史上的人的價值學術討論會。張岱年、張恒壽、石峻、余敦康等出席,還有日本筑波大學的高橋進教授和他的學生正在中山大學留學的佐藤貢悅。

      9月21-26日到石家莊參加董仲舒哲學思想學術討論會,張岱年、張恒壽等30余位學者出席。

      1987年,發(fā)表與董仲舒有關的文章多篇。值得一提的是,我寫了一篇文章,與龐樸先生商榷。龐樸先生在《儒家辯證法研究》(中華書局,1984年)中說儒家的仁是愛人,義是殺人,仁義是一對矛盾。他還認為董仲舒講仁義及其關系,在訓詁學上,“鬧了一個大笑話”。我花了1個月的時間,深入研究這個問題,發(fā)現董仲舒沒有鬧笑話,鬧笑話的倒應該是龐先生自己。批評的語氣也很尖銳。先發(fā)表在《孔子研究》第2期上,后又收入《董學探微》。從此以后,我與龐先生成了忘年交,他是我很佩服的一流學者,我們還在撰寫《中國儒學》時合作過。

      5月25日,參加在定州召開的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華北總部會議。27日我乘車去衡水,找肖功炳(在中國人民大學時的學長)幫忙,到河北景縣、棗強縣、故城縣考察董仲舒故里,收獲很大,內容都在《董學探微》中。

      6月23日-7月1日,出發(fā)到蘭州參加王符學術思想討論會,認識劉文英、羅傳芳、黃開國等人。會議其間,我被校內選為教研室主任,學校優(yōu)秀共產黨員。

      顧明遠委托我參加中華孔子研究所在濟寧召開的第二屆年會,所長張岱年先生提出批判繼承、綜合創(chuàng)新的口號。我發(fā)言題目《“生而知之”新解》。參觀三孔、四孟,游覽濟寧古跡:太白樓、鐵塔、公園、運河古道。這次會議認識一批人,與詩人鄒荻帆在孟廟合影。加拿大的余景山 70多歲,10多次上黃山。還認識了趙馥潔、趙吉惠、夏乃儒、柯遠揚、孔繁銀、楊子彬、王世舜、孔令昭等。

      1988年,2月29日開始,到故宮博物院講課一個學期。學生 200多人,有關琪、葛愛萍、祖莪、姜德平、王建新、董志霜、張理萌、閆紅彬,后來他們與我還有聯系。還認識了篆刻家王玉書,我的贈書章就是請他刻的。通過他們,我得到劉炳森的墨寶《蘭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專著《天地奧秘的探索歷程》。劉文英教授在 1989年《哲學研究》第 5期上發(fā)表《別具一格的認識史研究》,對此書作了充分肯定。但是,哲學界真懂科學的不多,懂中國古代科學的更少,有真正科學精神的更如鳳毛麟爪。因此,此書影響不大。

      5月25-30日,在昌平縣愛智山莊參加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學術會。提供論文是《大一統思維方式的由來、發(fā)展與作用》,后收入《中國思維偏向》(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6月27-30日,再在愛智山莊參加中國哲學史的人生哲學討論會。

      9月15-19日,到邯鄲參加“全國第二屆北朝史學術討論會”,我的論文是《隋朝歷法之爭》。

      10月25日,慶祝石峻先生執(zhí)教五十年,張岱年說:“兼通華梵,博貫古今?!比卫^愈說:“坐擁石渠八千卷,出入陳蔡五十年?!?/p>

      1989年,以“金田”筆名,在科技日報發(fā)表一系列文章:《鄭和航海的歷史意義》《奸富最下》《從宏觀看五四運動》《書不純美》《信反為過,誕反為功》。在《師大周報》也連發(fā)幾篇文章:《地理環(huán)境是中國落后的原因嗎?》《大一統是中國落后的原因嗎?》《渾天說與地心說比較》。都是針對《河殤》電視片的觀點,提出批駁。實際上又都是關于中西比較的問題。

      2月9日,到山東煙臺,見到姜代曉和王治林等同學。再到萊陽,給函授生講課。一起的有劉繼岳、施建忠、周啟迪等。

      3月18日,請張岱年、石峻、方立天、齊振海、楊壽堪、于鳳梧、楊百順評審中國哲學史碩士點問題,全票通過。張岱年先生說這是全國中青年最強的中國哲學史點。

      5月9-12日,在北京大學召開海峽兩岸紀念五四運動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臺灣代表團以龔鵬程任團長。北京大學學生正在罷課游行。我提交的論文是《從宏觀考察五四運動》。

      《董學探微》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是獲得美國王安電腦公司漢學研究獎助金的項目。獎金1 000美元。全國獲得首屆獎助金者12名,在北京師范大學只有我和林崇德。此書在1985與1986兩年寫成。此書后來得教育部兩次大獎,在學術界評價較高。封面是該書責任編輯請啟功題的。出書以后,我托當時任學校辦公室主任的劉友漁同志送啟功先生一冊,并希望寫兩句董仲舒的話:“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劉友漁為我實現了這一愿望。在農村讀物出版社出版一本署“金田”筆名的《最新競爭藝術——不公平競爭》。這是在1989年,編輯任鶴找我寫的,從約稿到見書,大約半年時間。

      2004年2月25日,我與導師鐘肇鵬先生合影

      (待續(xù))

      (責任編校:衛(wèi)立冬)

      K82

      A

      1673-2065(2014)02-0001-06

      10.3969/j.issn.1673-2065.2014.02.001

      2013-12-20

      周桂鈿(1943-),男,福建長樂人,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儒學院副院長、衡水學院特聘教授.

      猜你喜歡
      張岱年
      張岱年:哲學勵志,思想強國
      名人傳記(2023年11期)2023-11-22 20:13:58
      哲人張岱年:其意心知
      《張岱年先生手跡選錄》之三封書信
      張岱年文化綜合創(chuàng)新論對中國文化發(fā)展的意義
      《張申府與張岱年研究》專欄特約主持人按語
      《張申府與張岱年研究》專欄特約主持人按語
      張岱年的“中國哲學概念范疇”研究
      知與行(2019年4期)2019-08-31 15:16:18
      淺述張岱年的天人合一觀
      張岱年:熱愛哲學,所以長壽
      人人健康(2018年5期)2018-05-10 11:55:04
      論張岱年人生信念的主要內容和現實意義
      邯郸市| 鲁山县| 瑞昌市| 佛冈县| 东兴市| 象山县| 西平县| 凤山市| 怀远县| 宝应县| 砀山县| 黔南| 梓潼县| 三明市| 肃南| 双牌县| 太原市| 双鸭山市| 绥芬河市| 洱源县| 景东| 峨眉山市| 满洲里市| 桂阳县| 兴文县| 雅安市| 原阳县| 松阳县| 汝南县| 福鼎市| 林州市| 钦州市| 侯马市| 厦门市| 南和县| 兴国县| 尤溪县| 蒙自县| 廊坊市| 临安市| 崇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