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落葉培育食用菌試驗研究

      2014-09-24 11:10:46李柯輝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 2014年11期
      關鍵詞:出菇落葉食用菌

      李柯輝

      摘要落葉培育食用菌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無論落葉占70%或50%均可正常出菇,說明落葉的有機成分可被食用菌利用和轉化,基本上1 kg混合料落葉占70%時出菇550 g左右,50%時出菇600 g左右,與純棉籽皮菌包產(chǎn)750 g接近,且食用口味無區(qū)別。50%落葉+50%棉籽皮出菇效果最好。

      關鍵詞落葉;食用菌;棉籽皮;出菇

      中圖分類號S6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1-0111-01

      落葉是秋天的一種自然景觀,是樹木保護自己度過寒冬的一種生命現(xiàn)象。每年冬季大量樹葉隨風飄落,既影響市容又破壞環(huán)境,且堵塞下水道和淤積河道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由于人們?nèi)狈Νh(huán)境意識,時常將落葉大量焚燒,致使樹葉中的C、S、N等元素以氣態(tài)氧化物的形式散發(fā)到大氣中,這些化合物大多能導致溫室效應[1-2]。另外SO2和NO2的釋放同時危害著人的健康。長期以來,城市里的落葉是每年秋季都要面對的令人煩惱的問題[3-4]。

      為了使落葉成為可利用的生物資源,津華中學生物環(huán)保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對于用落葉來培育食用菌的工作進行了大膽的嘗試。經(jīng)過構思、論證、設計試驗和全面探索等活動,取得了一些成績,掌握了第一手資料。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材料為馬鈴薯、葡萄糖(或蔗糖)、瓊脂、水等。

      儀器用具及消毒藥品:電爐、鋁鍋、漏斗、量筒、紗布、止水夾、漏斗架、切菜小刀、切板、坩堝或燒杯、捆扎繩、綿花(未用脫脂棉)、試管(18 mm×180 mm或20 mm×200 mm)、1.5 cm厚的長木條(斜面培養(yǎng)基擺放時起墊高作用)、標簽、天平、高溫高壓滅菌鍋,消毒藥品包括:高錳酸鉀、37%甲醛溶液、5%石炭酸溶液、新潔爾滅溶液等。

      接種材料用具及設備:菌種可任意選擇黑木耳、平菇、香菇母種等。超凈工作臺或接種箱、紫外線燈、75%的酒精棉球、接種鏟、酒精燈、火柴等。

      1.2試驗方法

      1.2.1制備菌種。

      (1)培養(yǎng)基。選用的培養(yǎng)基為馬鈴薯瓊脂培養(yǎng)基(PDA)。將馬鈴薯切成薄片,煮沸30 min,用紗布過濾,將濾液加水至1 000 mL,煮沸后加入以上稱量好的物品,不時攪拌,至瓊脂完全溶化后停止加熱,趁熱灌注到試管內(nèi),保證每支試管內(nèi)裝5~8 mL。煮好的培養(yǎng)液,塞上棉塞,捆成試管束,上面罩上牛皮紙,放牛皮紙的目的是防止消毒時弄濕棉塞。

      (2)消毒滅菌。采用高壓蒸汽滅菌法。在121 ℃和1 kg/cm2的壓力下維持30 min時間消毒,使抗熱能力極強的芽孢桿菌全部失活。消毒滅菌后趁熱將試管擺放成斜面,成為斜面培養(yǎng)基。

      (3)接種。接種時,用酒精燈消毒接種針,接種過程盡量在酒精燈周圍的無菌區(qū)內(nèi)操作,用接種針挑取一小塊連有少量培養(yǎng)基的菌種,接種在空白斜面培養(yǎng)基的中央,塞好棉塞,貼好標簽,放入25 ℃左右的恒溫箱內(nèi)培養(yǎng),形成的菌絲即為原種。

      (4)制備栽培種。栽培種培養(yǎng)基的成分有:消毒的棉籽皮、蔗糖、尿素和適量水分,取一定量的培養(yǎng)基攪拌后裝入罐頭瓶內(nèi),蓋上牛皮紙,扎緊,放入高壓消毒鍋內(nèi)消毒,與瓊脂培養(yǎng)基的消毒方法一樣,即121 ℃、1 kg/cm2,消毒60 min,冷卻后即成為栽培種的培養(yǎng)基。原種菌絲移入栽培種的過程也是在接種箱內(nèi)無菌環(huán)境下操作。接種后在25 ℃左右環(huán)境中白色菌絲逾20 d可長滿罐頭瓶,此栽培種可直接播種或用于擴大培養(yǎng)。

      1.2.2播種。栽培種制備好以后,開始進行落葉培育食用菌的試驗。落葉中含有葉肉組織、葉綠素、纖維素、木質素等食用菌所需的碳源、氮源、礦質元素及各種微生物的菌體和代謝產(chǎn)物,經(jīng)適當糖化和發(fā)酵后,理論上應該可以作為培育食用菌的可行性代料。

      在落葉選材上,采用常見闊葉樹種的葉子,如楊樹、自蠟樹、懸鈴木等常見行道樹葉,秋天隨處可見。做環(huán)衛(wèi)清掃時,將它們有意識地搜集起來,在實驗室內(nèi)沖洗后用粉碎機切成0.5 cm2的碎片,保濕,用石灰水浸泡后軟化1 d,然后加入蔗糖0.5%、尿素0.2%和石膏0.5%,拌入菌種制成菌包。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菌絲生長狀況不理想,出菇時間太長,且生長不旺盛。分析原因可能是落葉自身的有機養(yǎng)料在落葉前大量轉入植物體的原故,因此落葉的有機活性有效期長,發(fā)酵轉化率低。如果加入部分棉籽皮進行誘導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于是又按照7∶3和5∶5的比例分別將落葉與棉籽皮混合制成培養(yǎng)基。

      將培養(yǎng)基準備好后,播種在塑料袋內(nèi),塑料袋規(guī)格為直徑18 cm、長45 cm,先扎好一端,裝入一薄層培育好的菌種,然后裝入拌好的培養(yǎng)基。當裝到塑料袋的1/2時,壓實,撒入一薄層菌種,再裝入培養(yǎng)基,直到近袋口時壓實,撒入一薄層菌種,將袋口扎緊,貼好標簽,標簽上注明培養(yǎng)基配比和播種日期,放在25 ℃左右的室內(nèi),菌絲即在塑料袋內(nèi)生長,直至塑料袋內(nèi)長滿白色菌絲。30 d后打開袋口。

      2結果與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無論落葉占70%或50%均可正常出菇,說明落葉中的有機成分可以被食用菌利用和轉化,基本上1 kg混合料落葉占70%時可出菇550 g左右,50%時可出菇600 g左右,與純棉籽皮菌包產(chǎn)750 g接近,且食用口味無區(qū)別。

      100%落葉菌包出現(xiàn)菌絲時間太長,最早出菇天數(shù)最長,達70 d,且出菇很少。70%落葉+30%棉籽皮菌包和菌絲的生長速度也較慢,出菇也較遲。50%落葉+50%棉籽皮菌包菌絲生長和出菇情況要較前面的好。這說明棉籽皮含量的增加對于誘導落葉糖化和發(fā)酵更適于進行生物轉化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因此,將落葉∶棉籽皮控制在5∶5最適宜。此外,污染袋數(shù)的出現(xiàn),說明在消毒方面還要加以重視,各個消毒環(huán)節(jié)都要嚴格把關。

      3結論

      目前,落葉還不能獨立制作成菌包,還需與棉籽皮混合方能有用,因此在落葉的進一步發(fā)酵、糖化等原理上還要進一步研究[5-6]。

      由于本試驗目的是要通過利用落葉培養(yǎng)食用菌,這樣既解決環(huán)境污染問題,又可將落葉再利用,從而變廢為寶。初步試驗已產(chǎn)生一定效果,但是在落葉的處理上還不夠理想,今后要在完全利用落葉方面投入更多的研究,以達到真正應用到生產(chǎn)實際中去的目的。

      試驗結果表明,無論落葉占70%或50%均可正常出菇,說明落葉的有機成分可被食用菌利用和轉化,基本上1 kg混合料落葉占70%時出菇550 g左右,50%時出菇600 g左右,與純棉籽皮菌包產(chǎn)750 g接近,且食用口味無區(qū)別。50%落葉+50%棉籽皮出菇效果最好。

      4參考文獻

      [1] 中國食用菌協(xié)會.18種珍稀美味食用菌栽培[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97.

      [2] 侯立娟,姚方杰,高芮,等.食用菌菌糠再利用研究概述[J].中國食用菌,2008,27(3):6-8.

      [3] 唐秉仁.簡明食用菌栽培新技術[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4] 鄭林用,黃小琴,彭衛(wèi)紅.食用菌菌糠的利用[J].食用菌學報,2006,13(1):74-77.

      [5] 陸建明,張錫鳳.食用菌液體菌種制備的研究進展[J].中國食用菌,2004,22(6):15-17.

      [6] 周廷斌,劉海英,孟祥元,等.食用菌培養(yǎng)料不同處理方法效果的研究[J].北京農(nóng)學院學報,2003,18(2):89-91.

      摘要落葉培育食用菌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無論落葉占70%或50%均可正常出菇,說明落葉的有機成分可被食用菌利用和轉化,基本上1 kg混合料落葉占70%時出菇550 g左右,50%時出菇600 g左右,與純棉籽皮菌包產(chǎn)750 g接近,且食用口味無區(qū)別。50%落葉+50%棉籽皮出菇效果最好。

      關鍵詞落葉;食用菌;棉籽皮;出菇

      中圖分類號S6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1-0111-01

      落葉是秋天的一種自然景觀,是樹木保護自己度過寒冬的一種生命現(xiàn)象。每年冬季大量樹葉隨風飄落,既影響市容又破壞環(huán)境,且堵塞下水道和淤積河道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由于人們?nèi)狈Νh(huán)境意識,時常將落葉大量焚燒,致使樹葉中的C、S、N等元素以氣態(tài)氧化物的形式散發(fā)到大氣中,這些化合物大多能導致溫室效應[1-2]。另外SO2和NO2的釋放同時危害著人的健康。長期以來,城市里的落葉是每年秋季都要面對的令人煩惱的問題[3-4]。

      為了使落葉成為可利用的生物資源,津華中學生物環(huán)保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對于用落葉來培育食用菌的工作進行了大膽的嘗試。經(jīng)過構思、論證、設計試驗和全面探索等活動,取得了一些成績,掌握了第一手資料。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材料為馬鈴薯、葡萄糖(或蔗糖)、瓊脂、水等。

      儀器用具及消毒藥品:電爐、鋁鍋、漏斗、量筒、紗布、止水夾、漏斗架、切菜小刀、切板、坩堝或燒杯、捆扎繩、綿花(未用脫脂棉)、試管(18 mm×180 mm或20 mm×200 mm)、1.5 cm厚的長木條(斜面培養(yǎng)基擺放時起墊高作用)、標簽、天平、高溫高壓滅菌鍋,消毒藥品包括:高錳酸鉀、37%甲醛溶液、5%石炭酸溶液、新潔爾滅溶液等。

      接種材料用具及設備:菌種可任意選擇黑木耳、平菇、香菇母種等。超凈工作臺或接種箱、紫外線燈、75%的酒精棉球、接種鏟、酒精燈、火柴等。

      1.2試驗方法

      1.2.1制備菌種。

      (1)培養(yǎng)基。選用的培養(yǎng)基為馬鈴薯瓊脂培養(yǎng)基(PDA)。將馬鈴薯切成薄片,煮沸30 min,用紗布過濾,將濾液加水至1 000 mL,煮沸后加入以上稱量好的物品,不時攪拌,至瓊脂完全溶化后停止加熱,趁熱灌注到試管內(nèi),保證每支試管內(nèi)裝5~8 mL。煮好的培養(yǎng)液,塞上棉塞,捆成試管束,上面罩上牛皮紙,放牛皮紙的目的是防止消毒時弄濕棉塞。

      (2)消毒滅菌。采用高壓蒸汽滅菌法。在121 ℃和1 kg/cm2的壓力下維持30 min時間消毒,使抗熱能力極強的芽孢桿菌全部失活。消毒滅菌后趁熱將試管擺放成斜面,成為斜面培養(yǎng)基。

      (3)接種。接種時,用酒精燈消毒接種針,接種過程盡量在酒精燈周圍的無菌區(qū)內(nèi)操作,用接種針挑取一小塊連有少量培養(yǎng)基的菌種,接種在空白斜面培養(yǎng)基的中央,塞好棉塞,貼好標簽,放入25 ℃左右的恒溫箱內(nèi)培養(yǎng),形成的菌絲即為原種。

      (4)制備栽培種。栽培種培養(yǎng)基的成分有:消毒的棉籽皮、蔗糖、尿素和適量水分,取一定量的培養(yǎng)基攪拌后裝入罐頭瓶內(nèi),蓋上牛皮紙,扎緊,放入高壓消毒鍋內(nèi)消毒,與瓊脂培養(yǎng)基的消毒方法一樣,即121 ℃、1 kg/cm2,消毒60 min,冷卻后即成為栽培種的培養(yǎng)基。原種菌絲移入栽培種的過程也是在接種箱內(nèi)無菌環(huán)境下操作。接種后在25 ℃左右環(huán)境中白色菌絲逾20 d可長滿罐頭瓶,此栽培種可直接播種或用于擴大培養(yǎng)。

      1.2.2播種。栽培種制備好以后,開始進行落葉培育食用菌的試驗。落葉中含有葉肉組織、葉綠素、纖維素、木質素等食用菌所需的碳源、氮源、礦質元素及各種微生物的菌體和代謝產(chǎn)物,經(jīng)適當糖化和發(fā)酵后,理論上應該可以作為培育食用菌的可行性代料。

      在落葉選材上,采用常見闊葉樹種的葉子,如楊樹、自蠟樹、懸鈴木等常見行道樹葉,秋天隨處可見。做環(huán)衛(wèi)清掃時,將它們有意識地搜集起來,在實驗室內(nèi)沖洗后用粉碎機切成0.5 cm2的碎片,保濕,用石灰水浸泡后軟化1 d,然后加入蔗糖0.5%、尿素0.2%和石膏0.5%,拌入菌種制成菌包。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菌絲生長狀況不理想,出菇時間太長,且生長不旺盛。分析原因可能是落葉自身的有機養(yǎng)料在落葉前大量轉入植物體的原故,因此落葉的有機活性有效期長,發(fā)酵轉化率低。如果加入部分棉籽皮進行誘導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于是又按照7∶3和5∶5的比例分別將落葉與棉籽皮混合制成培養(yǎng)基。

      將培養(yǎng)基準備好后,播種在塑料袋內(nèi),塑料袋規(guī)格為直徑18 cm、長45 cm,先扎好一端,裝入一薄層培育好的菌種,然后裝入拌好的培養(yǎng)基。當裝到塑料袋的1/2時,壓實,撒入一薄層菌種,再裝入培養(yǎng)基,直到近袋口時壓實,撒入一薄層菌種,將袋口扎緊,貼好標簽,標簽上注明培養(yǎng)基配比和播種日期,放在25 ℃左右的室內(nèi),菌絲即在塑料袋內(nèi)生長,直至塑料袋內(nèi)長滿白色菌絲。30 d后打開袋口。

      2結果與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無論落葉占70%或50%均可正常出菇,說明落葉中的有機成分可以被食用菌利用和轉化,基本上1 kg混合料落葉占70%時可出菇550 g左右,50%時可出菇600 g左右,與純棉籽皮菌包產(chǎn)750 g接近,且食用口味無區(qū)別。

      100%落葉菌包出現(xiàn)菌絲時間太長,最早出菇天數(shù)最長,達70 d,且出菇很少。70%落葉+30%棉籽皮菌包和菌絲的生長速度也較慢,出菇也較遲。50%落葉+50%棉籽皮菌包菌絲生長和出菇情況要較前面的好。這說明棉籽皮含量的增加對于誘導落葉糖化和發(fā)酵更適于進行生物轉化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因此,將落葉∶棉籽皮控制在5∶5最適宜。此外,污染袋數(shù)的出現(xiàn),說明在消毒方面還要加以重視,各個消毒環(huán)節(jié)都要嚴格把關。

      3結論

      目前,落葉還不能獨立制作成菌包,還需與棉籽皮混合方能有用,因此在落葉的進一步發(fā)酵、糖化等原理上還要進一步研究[5-6]。

      由于本試驗目的是要通過利用落葉培養(yǎng)食用菌,這樣既解決環(huán)境污染問題,又可將落葉再利用,從而變廢為寶。初步試驗已產(chǎn)生一定效果,但是在落葉的處理上還不夠理想,今后要在完全利用落葉方面投入更多的研究,以達到真正應用到生產(chǎn)實際中去的目的。

      試驗結果表明,無論落葉占70%或50%均可正常出菇,說明落葉的有機成分可被食用菌利用和轉化,基本上1 kg混合料落葉占70%時出菇550 g左右,50%時出菇600 g左右,與純棉籽皮菌包產(chǎn)750 g接近,且食用口味無區(qū)別。50%落葉+50%棉籽皮出菇效果最好。

      4參考文獻

      [1] 中國食用菌協(xié)會.18種珍稀美味食用菌栽培[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97.

      [2] 侯立娟,姚方杰,高芮,等.食用菌菌糠再利用研究概述[J].中國食用菌,2008,27(3):6-8.

      [3] 唐秉仁.簡明食用菌栽培新技術[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4] 鄭林用,黃小琴,彭衛(wèi)紅.食用菌菌糠的利用[J].食用菌學報,2006,13(1):74-77.

      [5] 陸建明,張錫鳳.食用菌液體菌種制備的研究進展[J].中國食用菌,2004,22(6):15-17.

      [6] 周廷斌,劉海英,孟祥元,等.食用菌培養(yǎng)料不同處理方法效果的研究[J].北京農(nóng)學院學報,2003,18(2):89-91.

      摘要落葉培育食用菌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無論落葉占70%或50%均可正常出菇,說明落葉的有機成分可被食用菌利用和轉化,基本上1 kg混合料落葉占70%時出菇550 g左右,50%時出菇600 g左右,與純棉籽皮菌包產(chǎn)750 g接近,且食用口味無區(qū)別。50%落葉+50%棉籽皮出菇效果最好。

      關鍵詞落葉;食用菌;棉籽皮;出菇

      中圖分類號S6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1-0111-01

      落葉是秋天的一種自然景觀,是樹木保護自己度過寒冬的一種生命現(xiàn)象。每年冬季大量樹葉隨風飄落,既影響市容又破壞環(huán)境,且堵塞下水道和淤積河道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由于人們?nèi)狈Νh(huán)境意識,時常將落葉大量焚燒,致使樹葉中的C、S、N等元素以氣態(tài)氧化物的形式散發(fā)到大氣中,這些化合物大多能導致溫室效應[1-2]。另外SO2和NO2的釋放同時危害著人的健康。長期以來,城市里的落葉是每年秋季都要面對的令人煩惱的問題[3-4]。

      為了使落葉成為可利用的生物資源,津華中學生物環(huán)保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對于用落葉來培育食用菌的工作進行了大膽的嘗試。經(jīng)過構思、論證、設計試驗和全面探索等活動,取得了一些成績,掌握了第一手資料。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材料為馬鈴薯、葡萄糖(或蔗糖)、瓊脂、水等。

      儀器用具及消毒藥品:電爐、鋁鍋、漏斗、量筒、紗布、止水夾、漏斗架、切菜小刀、切板、坩堝或燒杯、捆扎繩、綿花(未用脫脂棉)、試管(18 mm×180 mm或20 mm×200 mm)、1.5 cm厚的長木條(斜面培養(yǎng)基擺放時起墊高作用)、標簽、天平、高溫高壓滅菌鍋,消毒藥品包括:高錳酸鉀、37%甲醛溶液、5%石炭酸溶液、新潔爾滅溶液等。

      接種材料用具及設備:菌種可任意選擇黑木耳、平菇、香菇母種等。超凈工作臺或接種箱、紫外線燈、75%的酒精棉球、接種鏟、酒精燈、火柴等。

      1.2試驗方法

      1.2.1制備菌種。

      (1)培養(yǎng)基。選用的培養(yǎng)基為馬鈴薯瓊脂培養(yǎng)基(PDA)。將馬鈴薯切成薄片,煮沸30 min,用紗布過濾,將濾液加水至1 000 mL,煮沸后加入以上稱量好的物品,不時攪拌,至瓊脂完全溶化后停止加熱,趁熱灌注到試管內(nèi),保證每支試管內(nèi)裝5~8 mL。煮好的培養(yǎng)液,塞上棉塞,捆成試管束,上面罩上牛皮紙,放牛皮紙的目的是防止消毒時弄濕棉塞。

      (2)消毒滅菌。采用高壓蒸汽滅菌法。在121 ℃和1 kg/cm2的壓力下維持30 min時間消毒,使抗熱能力極強的芽孢桿菌全部失活。消毒滅菌后趁熱將試管擺放成斜面,成為斜面培養(yǎng)基。

      (3)接種。接種時,用酒精燈消毒接種針,接種過程盡量在酒精燈周圍的無菌區(qū)內(nèi)操作,用接種針挑取一小塊連有少量培養(yǎng)基的菌種,接種在空白斜面培養(yǎng)基的中央,塞好棉塞,貼好標簽,放入25 ℃左右的恒溫箱內(nèi)培養(yǎng),形成的菌絲即為原種。

      (4)制備栽培種。栽培種培養(yǎng)基的成分有:消毒的棉籽皮、蔗糖、尿素和適量水分,取一定量的培養(yǎng)基攪拌后裝入罐頭瓶內(nèi),蓋上牛皮紙,扎緊,放入高壓消毒鍋內(nèi)消毒,與瓊脂培養(yǎng)基的消毒方法一樣,即121 ℃、1 kg/cm2,消毒60 min,冷卻后即成為栽培種的培養(yǎng)基。原種菌絲移入栽培種的過程也是在接種箱內(nèi)無菌環(huán)境下操作。接種后在25 ℃左右環(huán)境中白色菌絲逾20 d可長滿罐頭瓶,此栽培種可直接播種或用于擴大培養(yǎng)。

      1.2.2播種。栽培種制備好以后,開始進行落葉培育食用菌的試驗。落葉中含有葉肉組織、葉綠素、纖維素、木質素等食用菌所需的碳源、氮源、礦質元素及各種微生物的菌體和代謝產(chǎn)物,經(jīng)適當糖化和發(fā)酵后,理論上應該可以作為培育食用菌的可行性代料。

      在落葉選材上,采用常見闊葉樹種的葉子,如楊樹、自蠟樹、懸鈴木等常見行道樹葉,秋天隨處可見。做環(huán)衛(wèi)清掃時,將它們有意識地搜集起來,在實驗室內(nèi)沖洗后用粉碎機切成0.5 cm2的碎片,保濕,用石灰水浸泡后軟化1 d,然后加入蔗糖0.5%、尿素0.2%和石膏0.5%,拌入菌種制成菌包。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菌絲生長狀況不理想,出菇時間太長,且生長不旺盛。分析原因可能是落葉自身的有機養(yǎng)料在落葉前大量轉入植物體的原故,因此落葉的有機活性有效期長,發(fā)酵轉化率低。如果加入部分棉籽皮進行誘導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于是又按照7∶3和5∶5的比例分別將落葉與棉籽皮混合制成培養(yǎng)基。

      將培養(yǎng)基準備好后,播種在塑料袋內(nèi),塑料袋規(guī)格為直徑18 cm、長45 cm,先扎好一端,裝入一薄層培育好的菌種,然后裝入拌好的培養(yǎng)基。當裝到塑料袋的1/2時,壓實,撒入一薄層菌種,再裝入培養(yǎng)基,直到近袋口時壓實,撒入一薄層菌種,將袋口扎緊,貼好標簽,標簽上注明培養(yǎng)基配比和播種日期,放在25 ℃左右的室內(nèi),菌絲即在塑料袋內(nèi)生長,直至塑料袋內(nèi)長滿白色菌絲。30 d后打開袋口。

      2結果與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無論落葉占70%或50%均可正常出菇,說明落葉中的有機成分可以被食用菌利用和轉化,基本上1 kg混合料落葉占70%時可出菇550 g左右,50%時可出菇600 g左右,與純棉籽皮菌包產(chǎn)750 g接近,且食用口味無區(qū)別。

      100%落葉菌包出現(xiàn)菌絲時間太長,最早出菇天數(shù)最長,達70 d,且出菇很少。70%落葉+30%棉籽皮菌包和菌絲的生長速度也較慢,出菇也較遲。50%落葉+50%棉籽皮菌包菌絲生長和出菇情況要較前面的好。這說明棉籽皮含量的增加對于誘導落葉糖化和發(fā)酵更適于進行生物轉化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因此,將落葉∶棉籽皮控制在5∶5最適宜。此外,污染袋數(shù)的出現(xiàn),說明在消毒方面還要加以重視,各個消毒環(huán)節(jié)都要嚴格把關。

      3結論

      目前,落葉還不能獨立制作成菌包,還需與棉籽皮混合方能有用,因此在落葉的進一步發(fā)酵、糖化等原理上還要進一步研究[5-6]。

      由于本試驗目的是要通過利用落葉培養(yǎng)食用菌,這樣既解決環(huán)境污染問題,又可將落葉再利用,從而變廢為寶。初步試驗已產(chǎn)生一定效果,但是在落葉的處理上還不夠理想,今后要在完全利用落葉方面投入更多的研究,以達到真正應用到生產(chǎn)實際中去的目的。

      試驗結果表明,無論落葉占70%或50%均可正常出菇,說明落葉的有機成分可被食用菌利用和轉化,基本上1 kg混合料落葉占70%時出菇550 g左右,50%時出菇600 g左右,與純棉籽皮菌包產(chǎn)750 g接近,且食用口味無區(qū)別。50%落葉+50%棉籽皮出菇效果最好。

      4參考文獻

      [1] 中國食用菌協(xié)會.18種珍稀美味食用菌栽培[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97.

      [2] 侯立娟,姚方杰,高芮,等.食用菌菌糠再利用研究概述[J].中國食用菌,2008,27(3):6-8.

      [3] 唐秉仁.簡明食用菌栽培新技術[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4] 鄭林用,黃小琴,彭衛(wèi)紅.食用菌菌糠的利用[J].食用菌學報,2006,13(1):74-77.

      [5] 陸建明,張錫鳳.食用菌液體菌種制備的研究進展[J].中國食用菌,2004,22(6):15-17.

      [6] 周廷斌,劉海英,孟祥元,等.食用菌培養(yǎng)料不同處理方法效果的研究[J].北京農(nóng)學院學報,2003,18(2):89-91.

      猜你喜歡
      出菇落葉食用菌
      落葉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24
      杏鮑菇出菇實踐操作技術淺析
      食用菌的栽培技術(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術(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術(下)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落葉
      大灰狼(2018年11期)2018-12-15 00:16:14
      最后一片落葉
      落葉知多少
      雙孢菇出菇過程的疑難問題及解決辦法
      榆林市| 深水埗区| 龙海市| 夏邑县| 内黄县| 博客| 威远县| 天台县| 若羌县| 昌黎县| 长丰县| 泽州县| 抚顺县| 当涂县| 稷山县| 南陵县| 漾濞| 余干县| 安龙县| 绥德县| 郁南县| 江津市| 乌海市| 商水县| 修水县| 红安县| 弋阳县| 卓资县| 盖州市| 山丹县| 敦化市| 秭归县| 靖安县| 泸溪县| 汤原县| 施甸县| 出国| 嵩明县| 望谟县| 崇文区| 隆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