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晉時期弘農楊氏的歷史變遷

      2014-09-29 16:16:48王莉娜
      文藝評論 2014年4期
      關鍵詞:楊修楊氏曹操

      王莉娜

      一、楊氏在西漢的興起

      (一)楊敞及其子楊惲。楊氏著藉弘農并改變其家族發(fā)展軌跡的重要人物是楊敞,史載:“楊敞,華陰人也。給事大將軍莫府,為軍司馬,霍光愛厚之,稍遷至大司農……后遷御史大夫,代王訢為丞相,封安平候?!雹儆纱丝梢?,楊敞在政治上的走運是因為他得到輔政大臣霍光的賞識和重用。其子楊忠繼承安平侯,宣帝本始元年(前73),“以敞居位定策安宗廟,益封三千五百戶。”②楊忠的任官經歷史書中未見記載,他于宣帝元康三年(前63)去世,其子楊譚嗣位。③

      楊忠之弟楊惲是楊氏家族在西漢發(fā)展過程的重要人物。他因其兄任官,補常侍騎,他以才識聞名,顯貴于朝廷,結交的都是高士名儒。楊惲因告發(fā)霍氏謀反而得封為平通侯,遷中郎將。在任中郎將期間,楊惲興利除弊,整頓吏治,薦舉許多有才能之人為郡守,“郎官化之,莫不自厲,絕請謁貨賂之端,令行禁止,宮殿之內翕然同聲。由是擢為諸吏光祿勛,親近用事?!雹?/p>

      此時,楊氏一門二侯,是其開始興盛的階段。正如楊惲在《報孫會宗書》中所說:“惲家方隆盛時,乘朱輪者十人,位在列卿,爵為通侯,總領從官,與聞政事。”⑤但是由于楊惲氣量狹小的個性,又爭強好勝,“惲伐其行治,又性刻害,好發(fā)人陰伏,同位有忤己者,必欲害之,以其能高人。”⑥所以他得罪了一些朝中同僚,終被政敵所陷害致死,妻子徙居酒泉郡,其侄安平侯楊譚亦受牽連,被貶為庶人。楊氏的勢力遭到沉重打擊。楊惲之死,使得弘農楊氏在西漢時官僚化過程暫時中斷。

      (二)西漢時期楊氏的經濟狀況和學術始興。楊惲身居高位,權勢顯赫,而且在宗族內部也發(fā)揮著救助貧困者的作用。史載:“初,惲受父財五百萬,及身封侯,皆以分宗族。后母無子,財亦數百萬,死皆予惲,惲盡復分后母昆弟。再受訾千余萬,皆以分施。其輕財好義如此?!雹哂纱丝梢姉钍霞易褰洕鷮嵙Φ男酆?,甚至在楊惲失爵后,“家居治產業(yè),起室宅,以財自娛。”⑧盡管楊惲失去國家爵位所帶來的租稅收入,卻能治產業(yè),其產業(yè)應該是指華陰故里的祖田。楊惲在《報孫會宗書》中稱:“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園治產,以給公上,……惲幸有余祿,方糴賤販貴,逐十一之利,……”⑨說明楊惲丟掉官位之后返回華陰故里,從事農業(yè)生產和商業(yè)致富。

      伊沛霞在《征服者與統(tǒng)治者》一書中說:“一個縉紳家族通常有一個鄉(xiāng)村家和一個城市家。鄉(xiāng)村家即家族田產所在地?!雹怦R克斯·韋伯也認為搬到城里居住的有錢人仍然同鄉(xiāng)下的老家保持著聯(lián)系,因為那里有同宗祖祠,他們與出生的村莊保留著關系。(11)楊惲還將大量錢財分給族人,說明楊氏宗族人多勢眾,楊氏亦行使宗主的義務和權力。楊氏優(yōu)厚的經濟基礎為其家族走向研習經學道路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漢代世家大族形成過程中,儒學化必不可少,特別是漢武帝獨尊儒術以降,大族子弟更是由通經而入仕。在普遍重視儒學的社會風氣影響之下,楊氏也開始研習儒家經典。楊惲的母親“司馬遷女也。惲始讀外祖《太史公記》,頗為《春秋》。以材能稱?!保?2)楊惲是弘農楊氏見于正史記載中最早接受儒學之人,為其家族形成世代習儒之家學傳統(tǒng)邁出堅實的一步。有學者稱楊惲是“士人、農夫、商人的混合體”(13)是有道理的。

      西漢末年楊譚之子楊寶已經成為一位有名的儒者,為楊氏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楊寶研習歐陽一系的《尚書》,在西漢末年的亂世隱居教授,成為當時著名的儒者,他拒絕王莽的征辟而遁逃,受到東漢光武帝的贊賞。綜觀前文,良好的經濟條件使得楊氏具備接受教育從而走上仕途的環(huán)境。楊寶隱居授徒更以經濟實力為支撐。翦伯贊先生曾說:“在中國史上,所有的隱士,大半都是有教養(yǎng)的知識分子,他們原來都有足夠衣食的田園,因而他們得以從肉體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從事于文化的活動?!保?4)

      西漢中期楊氏發(fā)展已初具規(guī)模,雖然其家族勢力在宣帝后期經歷重大打擊,但是經濟實力的雄厚和開始研習儒學都為楊氏在東漢進一步發(fā)展打下重要的基礎,使得他們在經濟權力的基礎上獲得接受教育的權利,為其在東漢時成為天下名門開辟了道路。

      二、東漢時期楊氏的鼎盛

      真正使弘農楊氏成為東漢時全國一流名族的是楊震,東漢時期,“儒學已從西漢時代的提倡變?yōu)榛\罩于政治與社會之上的精神支柱?!保?5)楊寶之子楊震具有深厚的儒學修養(yǎng)并步入仕途,他年少時跟著當時著名儒學大家桓郁研習《歐陽尚書》,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從而被當時士人譽為“關西孔子”。楊震淡泊明志,屢次拒絕州郡官員的征用,年過五十才步入仕途。楊震受到大將軍鄧騭的重用,官至荊州刺史和東萊太守。楊震一生入仕二十余年,歷任太仆、司徒、太尉等高官,公正廉潔的品行使他名聲大增。當時的外戚與宦官以及安帝乳母王圣相互勾結把持朝政,楊震屢屢上書痛斥之,但安帝并未聽從。最終楊震帶著不能盡誅奸佞之臣的遺憾飲鴆自盡。

      楊震有五子:長子楊牧官至富波相。牧子統(tǒng)、馥事跡可見于《沛相楊統(tǒng)碑》:“既仕州郡,會孝順皇帝喜西巡,以掾史召見……詔拜郎中,遷常山長史,換犍為府丞。”(16)后楊統(tǒng)又歷任五官中郎將、沛相等職。楊馥的生平大致可從《繁陽令楊君碑》中窺見一斑,“方為郡功,會召見專對,克厭帝心,擢拜郎中,除右都侯……遷繁陽令?!保?7)由此可見,楊統(tǒng)和楊馥都是由皇帝直接從州郡功曹提拔為郎官,亦可說明弘農楊氏在朝中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楊震中子楊秉一支可以說是東漢最為顯赫的士族,趙翼所指的“四世三公”就是楊震、楊秉、楊賜、楊彪四世于政治上紱冕相繼,出現(xiàn)了兩代帝師、四世太尉的局面,成為當時一流的士族。

      楊秉繼承楊氏的家學,精通《京氏易》,通古博今。他四十歲被司空征辟,歷任侍御史、豫、荊、徐、兗四州刺史、任城相等職,因精通《尚書》成為桓帝老師。后拜為太尉,居三公之首。楊秉子楊賜,年輕時就聲名遠播,后被推舉為靈帝師,侍講于華光殿。后拜為司空,封臨晉侯,可謂備極榮寵。正如蔡邕所說:“三作六卿,五蹈三階,受爵開國,應位特進,非盛德休功,假于天人,孰能該備寵榮,兼包令錫,如公之至者乎?”(18)楊賜之子楊彪,因為博學多聞被征用,官至京兆尹。靈帝中平六年(189),楊彪代董卓為司空。初平元年(194),漢獻帝遷都長安,楊彪也追隨皇帝入關。后來曹操掌控政權,東漢王朝名存實亡,楊彪對漢室始終忠心耿耿,未曾改變。

      與楊秉一支相比,楊奉一支在東漢時期較為默默無聞。正史中未見楊奉的記載,楊奉之子楊敷,“篤志博聞,議者以為能世其家?!保?9)楊敷早卒,其子楊眾“亦傳先業(yè),以謁者仆射從獻帝入關,累遷御史中丞。及帝東還……拜侍中。建安二年,追前功封蓩亭侯。”(20)

      三、魏晉時期楊氏的衰落

      建安元年(196),漢獻帝遷都于許,此后,“權歸曹氏,天子總已,百官備員而已?!保?1)楊彪作為東漢有名的士族代表,自然是對曹操專權不滿的,“建安元年,從東都許。時天子新遷,大會公卿,兗州刺史曹操上殿,見彪色不悅,恐于此圖之,未得宴設,托疾如廁,因出還營?!保?2)曹操察覺到楊彪對他的敵對態(tài)度,所以對楊彪展開打擊報復,幾乎將楊彪置于死地,但其后卻極力拉攏楊氏。曹操這么做是有其政治目的的,正如徐揚杰所說:“東漢政權是一個世系大族公卿滿朝的政權,曹操奪取這個政權時不得不承認這個既成事實。為了鞏固統(tǒng)治,曹操也必須汲收一些強宗大族在朝廷任重要官職。”(23)

      建安四年(199)楊彪官拜太常,曹丕代漢后,又任其為光祿大夫。而楊彪始終堅持忠漢的氣節(jié),甚至閉門絕戶達十余年。史載:

      彪見漢祚將終,自以累世為三公,恥為魏臣,遂稱足攣,不復行。積十余年,帝即王位,欲以為太尉,令近臣宣旨。彪辭曰:“嘗以漢朝為三公,值世衰亂,不能立尺寸之益,若復為魏臣,于國之選,亦不為榮也?!保?4)

      楊彪之子楊修雖效力于曹氏,但卻對曹操并不恭順,還屢屢挑戰(zhàn)其權威。曹操平定漢中后,欲繼續(xù)討伐劉備,但又無把握取勝;想堅守漢中又難以守御。領將們不知是進還是退,曹操卻以“雞肋”傳令。眾將士不知所措,唯楊修分析說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表明曹公要回師了。楊修讓大家整理裝備準備回家,不久曹操果然班師回朝。楊修總是能看透曹操的心思,屢試不爽,遭曹操忌恨。

      楊修被曹操征用,其心志和穎川荀彧一樣,都是想借曹操之勢匡扶漢室,所以楊修堅定地支持沒有篡漢之心的曹植,周一良先生認為“曹丕曹植相爭,而子建(筆者按:指曹植)失敗,與二人對曹操決意篡奪漢朝之態(tài)度恐亦有關。……蓋操諸子唯丕有代漢之意?!保?5)柳春新在《曹操立嗣問題考辨》(26)一文中亦論證曹植沒有代漢之意。

      基于上述原因,楊修成為曹植的謀士之一,“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廙、楊修等為之羽翼。”(27)曹丕和曹植各樹黨羽,爭奪太子之位,而楊修卷入其中而被曹操猜忌。前文有論,荀彧死后,其子荀惲“又與植善”,可見荀惲也懷有忠漢之心而支持曹植。也即在曹丕和曹植爭位初期,許多世家大族將復興漢室之愿寄托于曹植身上。但是隨著曹操代漢之意漸趨明顯,一些人轉而歸附曹丕,但楊修不改其志,仍與曹植交往密切。隨著曹丕被立太子,曹植不再受寵,支持曹植而又鋒芒畢露的楊修成為曹操的心腹之患,所以就注定了楊修被殺的結局。史載:

      植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太祖大怒,公車令坐死。由是重諸侯科禁,而植寵日衰。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誅修。(28)

      以上史料說明楊修被殺與他陷入奪嗣之爭有關,而且他本身也料到會有生命危險,但是由于忠漢之心意而不肯改弦更張。楊修是楊彪唯一見于正史記載的兒子,其死必然對楊氏家族的發(fā)展造成重大打擊。

      四、兩晉時期弘農楊氏振興家族的努力

      (一)楊奉一支的發(fā)展。河內司馬氏作為士族的代表取代曹魏政權建立西晉王朝,弘農楊氏又開始活躍于政治舞臺。陳寅恪先生曾提到:“西晉政權是儒家豪族的政權,政治社會道德思想與曹操時期不一樣了,與曹操以前的東漢,則有相通之處?!保?9)楊奉一支的后人在西晉時與司馬氏聯(lián)姻,從而一度顯赫于世,其主要人物有:楊文宗、楊駿、楊珧和楊濟。楊文宗“武元皇后父也。其先事漢,四世為三公。文宗為魏通事郎,襲封蓩亭侯。早卒,以后父,追贈軍騎將軍?!保?0)楊文宗官位較低,政治影響不是很大。

      楊駿則是西晉政壇炙手可熱的人物,史載:“楊駿字文長,弘農華陰人也。少以王官為高陸令、驍騎、鎮(zhèn)軍二府司馬。后以后父超居重位,自鎮(zhèn)軍將軍遷車騎將軍,封臨晉侯。”(31)

      楊駿弟楊珧“字文琚,歷位尚書令、衛(wèi)將軍?!保?2)楊濟“字文通,歷位鎮(zhèn)南、征北將軍,遷太子太傅?!保?3)咸寧二年(276)楊駿之女楊芷被立為皇后,楊氏三兄弟隨之亦升官晉爵,權勢顯赫,史稱“駿及珧、濟勢傾天下,時人有‘三楊’之號。”(34)楊氏憑借與皇室聯(lián)姻,重振家族勢力,但是他們走上專權之路,最終失敗。

      楊駿兄弟為了把持朝政,嫉賢妒能,排斥朝中重臣。楊珧與中書監(jiān)荀勖為保持自身利益,離間齊王司馬攸,致使其離開中央政權而出任藩鎮(zhèn),這引起許多正直之臣的不滿。當時朝中元老衛(wèi)瓘頗有聲望,官至尚書令、侍中、領太子少傅,他也成為楊駿打擊的對象。衛(wèi)瓘之子衛(wèi)宣娶公主,楊駿等人在皇帝面前詆毀衛(wèi)宣,衛(wèi)瓘害怕致禍,于是上書請求辭官。

      楊氏兄弟排擠迫害朝廷重臣而逐漸走向專權之路。晉武帝臨終之前,詔令楊駿與汝南王亮共同輔政。但是楊駿通過其女武悼楊皇后趁武帝神志不清之際,奏請獲得軍政大權。隨后楊駿又排斥、逼迫汝南王亮出鎮(zhèn)許昌,楊駿之弟楊濟對此頗為擔心,他對傅咸說:“若家兄征大司馬入,退身避之,門戶可得免爾。不爾,行當赤族?!保?5)傅咸也認同此看法,認為楊駿應該調回司馬亮,與他共同輔政。楊駿的朋友馮翊太守孫楚也建議道:“未有庶姓專朝,而克終慶祚者也。今宗室親重,藩王方壯,而公不與共參萬機,內懷猜忌,外樹私昵,禍至無日矣?!保?6)但是楊駿沒有聽從眾人的建議,從而與宗室勢力結怨。

      晉惠帝即位后,楊駿又被提升為“太傅、大都督、假黃鉞,錄朝政,百官總已?!保?7)楊駿可謂是位極人臣,太子太傅張華與大臣王戎、裴楷、和嶠等因迫于楊駿的壓力而不參與朝政。楊駿既打壓司馬宗室,又排斥有名望的大臣,致使“公室怨望,天下憤然矣?!保?8)

      西晉政權是在各個大士族的支持下建立的。相較而言,外戚勢力在西晉朝中力量較為薄弱,但是楊駿肆無忌憚地獨攬朝政。他的做法顯然破壞了“以皇室司馬氏為首的士族共治天下”(39)的局面,也因此得罪了宗室和士族兩大勢力。楊駿之弟楊濟平時因多次規(guī)勸楊駿而被疏遠,但也被牽連致死,“難發(fā)之夕,東宮召濟。濟謂裴楷曰:‘吾將何之?’楷曰:‘子為保傅,當至東宮?!瘽檬?,久典兵馬,所從四百余人皆秦中壯士,射則命中,皆欲救濟。濟已入宮,莫不嘆恨?!保?0)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看出,楊駿借以聯(lián)姻皇室重振家族勢力,但是他擅權專政得不到司馬宗室和士族的支持。而在當時復雜的政治形勢中,楊軍必須聯(lián)合宗室或者士族勢力才能鞏固自身的力量。但他未能認清時局,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成為眾矢之的,從而被誅。

      (二)兩晉時期楊秉一支的發(fā)展

      西晉時期,楊秉一支的后人繼承良好的家風,在學術上趨于由儒入玄。楊修之子楊囂西晉初年嶄露頭角,“修子囂,囂子準,皆知名于晉世。囂,泰始初為典軍將軍,受心膂之任,早卒?!保?1)楊囂為官清廉,史載:“故司空王基、衛(wèi)將軍盧欽、領典軍將軍楊囂,并素清貧,身沒之后,居無私積。頃者饑饉,聞其家大匱,其各賜谷三百斛。”(42)

      楊囂之子楊準在當時享有盛譽。后因趙王司馬倫掌控朝政,可能楊準仍心懷匡復社稷,所以被外放,“或謂(孫)秀曰:‘散騎常侍楊準、黃門侍郎劉逵欲奉梁王肜以誅倫?!瘯行亲儭D準、逵為外官?!保?3)從此以后,楊準便開始消沉,“準見王綱不振,遂縱酒,不以官事為意,逍遙卒歲而已?!保?4)后來,楊準又被成都王穎所辟,史載:“成都王知準不治,猶以其為名士,惜而不責,召以為軍謀祭酒。府散停家,關東諸侯議欲以準補三事,以示懷賢尚德之舉。事未施行而卒。”(45)可見楊準因高名而被宗王所重視,正如田宇慶先生所說;“西晉末年,士族名士一般都是求仕于并且受制于宗室諸王?!保?6)

      雖然受到“八王之亂”而影響到仕途,但是楊準秉承其家族學風,并實現(xiàn)由儒到玄的轉化,與玄學名士交往密切。史載:

      (廣)少與弘農楊準相善。準之二子曰喬曰髦,皆知名于世。準使先詣裴危頁,危頁性弘方,愛喬有高韻。謂準曰:“喬當及卿,髦少減也。”又使詣廣,廣性清淳,愛髦有神檢。謂準曰:“喬自及卿,然髦亦清出?!睖市υ唬骸拔叶褐畠?yōu)劣,乃裴、樂之優(yōu)劣也。”(47)

      由上述材料可知,楊準之子楊喬、楊髦亦為玄學名士。《世說新語·贊譽》“世目楊朗”條劉孝標注引《八王故事》曰:“楊準有六子,曰:喬、髦、朗、琳、俊、仲,皆得美名。論者以謂悉有臺輔之望?!保?8)可見楊準六子為世矚目,但時局動蕩不安影響了他們的仕途。史載:“世目楊朗‘沈審經斷’。蔡司徒云:‘若使中朝不亂,楊氏作公方未已?!保?9)西晉末年政局混亂,楊氏子弟顛沛流離,其家族勢力未能得到發(fā)展。

      直到東晉初年,楊朗隨晉王室南遷,受到大將軍王敦的重用,“王大將軍與丞相書,稱楊朗曰:‘世彥識器理致,才隱明斷,既為國器,且是楊侯準之子。位望殊為陵遲,卿亦足與之處。”(50)王敦叛亂時,楊朗依然效力于他。史載:

      王大將軍始下,楊朗苦諫不從,遂為王效力……曰:“聽下官鼓音,一進而捷?!蓖跸劝哑涫衷唬骸笆驴耍斚嘤脼榍G州?!奔榷?,以為南郡。王敗后,明帝收朗,欲殺之。帝尋崩,得免。后兼三公,署數十人為官署。此諸人當時并無名,后皆被知遇。于時稱其知人。(51)

      楊朗希冀借助王敦之勢獲得政治上的發(fā)展,王敦失敗后,楊朗仍能依靠家世聲望和個人才能居于高位。但他畢竟身單力孤,沒有兄弟和朋黨相互援引,對其家族地位的提升無濟于事。楊準之孫楊亮仕于羌人姚襄政權,“先是,弘農楊亮歸襄,襄待以客禮?!保?2)后桓溫北伐征服姚襄政權,楊亮就投奔桓溫。

      楊亮曾參加孝武帝太元八年(383)的淝水之戰(zhàn),“夏五月,輔國將軍楊亮伐蜀,拔五城,擒苻堅將魏光?!保?3)楊亮之子楊佺期,果敢勇猛,是為東晉重要的將領,荊州刺史殷仲堪以楊佺期為司馬,委以軍事大權。

      盡管楊氏家族顯貴于東漢時期,但那畢竟是一百多年前的榮耀。因為楊佺期兄弟以武力受到重用,而喪失了其家學傳統(tǒng),所以他們不被其他的士族認可。史載:

      佺期沈勇果勁,而兄廣及弟思平等皆強獷粗暴。自云門戶承籍,江表莫比,有以其門地比王珣者,猶恚恨,而時人以其晚過江,婚宦失類,每排抑之。(54)

      胡三省注曰:“(楊)亮少仕偽朝,后歸晉,比王、謝諸家為晚。亮及佺期皆以武力為官,又與傖荒為婚,故云失類。”(55)楊佺期因受到士族的歧視,更想證明自己的實力,故而贊成殷仲堪附和王恭起兵叛亂,以求達到更高的政治地位。

      楊佺期鎮(zhèn)守襄陽,掌握大量的流民武裝勢力,田宇慶先生曾說:“由楊佺期率領的以襄陽為后方的流民武裝,這是荊州可用的最重要的軍力?!保?6)雖然楊佺期的軍事實力較為強大,但他一直受到殷仲堪的牽制。

      殷仲堪雖然委以楊佺期軍事,但對他仍存在疑慮,不完全信任之。史載:“佺期為人驕悍,常自謂承籍華胄,江表莫比,而玄每以寒士裁之,佺期甚憾,即欲于壇所襲玄。仲堪惡佺期兄弟虓勇,恐克玄之后復為己害,苦禁之……玄亦知佺期有異謀,潛有吞并之計?!保?7)

      楊佺期和桓玄以及殷仲堪之間“畢竟存在具有時代意義的矛盾”(58),桓玄常以門第輕視之,而殷仲堪也唯恐楊氏兄弟的勢力尾大不掉,所以他們之間不可能長期合作。

      桓玄向朝廷提出壯大自己實力的要求,而朝廷亦為了平衡楊佺期和桓玄以及殷仲堪之間勢力,有意使之內訌。于是下詔將楊佺期所轄四郡分與桓玄;以桓玄兄桓偉代替楊佺期之兄楊廣為南蠻校尉?;感u擊楊佺期從弟江夏相楊孜敬,使得楊佺期頗為憤恨。但殷仲堪卻阻止他出兵反擊,史載:

      “會姚興侵洛陽,佺期乃建牙,聲云援落,密欲與仲堪共襲玄。仲堪雖外結佺期而疑其心,距而不許,猶慮弗能禁,復遣從弟遹屯于北境以遏佺期。佺期既不能獨舉,且不測仲堪本意,遂息甲。”(59)隆安三年(399 年)桓玄騎兵襲擊殷仲堪,楊佺期及其兄楊廣被殷仲堪所騙,兵敗被殺,其弟楊思平及從弟楊尚保和楊孜敬“俱逃于蠻”(60),劉裕建國后,他們回到南方,“歷位州郡”。但三人后都因罪被誅殺,楊氏一族勢力被消滅。

      縱觀弘農楊氏在漢晉時期的發(fā)展歷程,其特點是明顯的由盛而衰。西漢中期,楊氏開始研習儒學,并有一定的社會聲望;東漢時期,楊氏形成世代習儒的家學傳統(tǒng),子弟通經入仕而達到四世三公的顯赫地位,為天下一等名門。西晉時期,弘農楊氏則主要是憑借與皇室締結婚姻(在西晉出了兩位皇后),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顯赫一時。但是楊氏專政僅僅一年就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被誅三族。東晉以后,楊氏因渡江較晚而受到其他士族的排擠。雖然楊氏子弟如楊駿和楊佺期均作了重大努力以期重振家威,但無力回天,其家族的社會地位一落千丈。在楊氏的興衰變化中,除了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文化因素即學術成就對楊氏家族影響較大。

      ①②④⑤⑥⑦⑧⑨(12) 《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888、2889、2890、2895、2890-2891、2890、2894、2895、2889頁。

      ③參見《漢書》卷18《外戚恩澤侯表》。

      ⑩ Wo lfram Eberhand Conquerors and rulers—Socia l Forces in Medieva lChina.P44.1965年修訂版。轉引自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第3篇《中古家族之變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頁。

      (11)[德]馬克斯·韋伯著,王容芬譯:《儒教與道教》,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

      (13)馬亮寬《漢代士人與社會結構》,《社會科學》,1994年第2期,第70頁。

      (14)翦伯贊《秦漢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455頁。

      (15)馬力群《兩漢時代弘農楊氏研究》,武漢大學2004年碩士論文,第9頁。

      (16)王昶《金石萃編》卷12《沛相楊統(tǒng)碑》,中國書店1985年版,第2頁。

      (17)《金石萃編》卷15《繁陽令楊君碑》,第2頁。

      (18)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后漢文》卷78《太尉楊賜碑》,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894頁。

      (19)(20)(21)(22)《后漢書》卷 54《楊震傳》,第 1769、1769、2343、1788頁。

      (23)徐揚杰《中國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92-193頁。

      (24)陳壽《三國志》卷2《文帝紀》裴注引《續(xù)漢書》,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79頁。

      (25)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5頁。

      (26)柳春新《曹操立嗣問題考辨》,《中國史研究》,1997年第4期。

      (27)(28)(41)(44)(45)《三國志》卷 19《陳思王植傳》,第 557、558、561、561、561頁。

      (29)《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萬繩楠整理,貴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頁。

      (30)(31)(32)(33)(34)(35)(36)(37)(38)(40)(42)(43)(47)(52)(53)(54)(57)(59)(60)《晉書》,第1177、1180、1181、1177、1181、1178、1178、1178、1181、2412、1255、1600、1244、2964、232、2200、2588、2588、2202頁。

      (39)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40頁。

      (46)(56)(58)田余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 192、279、310 頁。

      (48)(49)(50)(51)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卷 8《賞譽》,中華書局 2007年版,第 542、542、539-540、470-471 頁。

      (55)司馬光《資治通鑒》卷110“晉安帝隆安二年”,中華書局1956年版,第3457頁。

      猜你喜歡
      楊修楊氏曹操
      立足核心素養(yǎng) 發(fā)揮育人功能——執(zhí)教《楊氏之子》之點滴思考
      成才(2023年14期)2023-11-16 03:26:42
      中華獼猴桃新品種‘楊氏金紅50號’在河南的引種表現(xiàn)及關鍵栽培技術
      中國果樹(2020年2期)2020-07-25 02:14:34
      1800年后讀懂曹操
      藝術品鑒(2019年8期)2019-09-18 01:22:36
      曹操:一個熟悉的陌生人
      藝術品鑒(2019年8期)2019-09-18 01:22:36
      真正的聰明人
      楊修解字
      一個壞官員導致冤假錯案
      百家講壇(2016年7期)2016-08-09 18:49:42
      四歲讓梨的孔融,為何被曹操殺了
      海峽姐妹(2015年4期)2015-02-27 15:10:28
      《針灸大成》中“楊氏醫(yī)案”的灸法運用
      絕妙拆字
      固阳县| 朔州市| 湖南省| 合阳县| 溧阳市| 昆山市| 通海县| 桂阳县| 绵阳市| 卢湾区| 丹寨县| 交口县| 海淀区| 理塘县| 南汇区| 合作市| 岢岚县| 漾濞| 昌江| 赤水市| 永仁县| 长寿区| 南通市| 阳信县| 比如县| 沂水县| 时尚| 民县| 宿松县| 长阳| 萨嘎县| 临沧市| 洪湖市| 萨嘎县| 崇信县| 广灵县| 连州市| 屏山县| 汉中市| 曲麻莱县| 邵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