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繼娜
內(nèi)容摘要:成功的師生溝通,是一種成功的教育。教育中如果缺乏溝通,師生會陷入互相埋怨指責之中,教師失望,學生傷心。針對中學語文課堂師生溝通存在的問題,師生有效溝通要把握語文課堂溝通的實質(zhì);運用多種課堂溝通方法;教師評價方式多元化。
關(guān)鍵詞:教師 學生 語文課堂 師生溝通
要讓語文課“富有活力”,師生就要在平等對話的基礎上,共同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本文以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為例,分析師生溝通的必要性、存在問題與對策。
一、師生溝通的必要性
成功的師生溝通,是一種成功的教育。教育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為師生溝通。教育中如果缺乏溝通,則學生的“心事”教師永遠猜不明白,教師的“柔情”學生也永遠不懂。師生互相埋怨、指責并陷入苦惱之中,教師失望,學生傷心。其實,“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通過有效的溝通,教師得以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學生也真正理解了教師;通過溝通,妨礙師生情感交流的心墻才能被徹底拆除,完善的教育共同體才能構(gòu)建起來,教育目標才能順利實現(xiàn)。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學其道”因此,師生溝通猶為重要。
二、中學語文課堂師生溝通存在的問題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語文課堂中師生溝通存在如下問題:
(一)溝通有形式而無實質(zhì)內(nèi)涵
在當下語文課堂中,有些教師面無表情,語氣生硬,缺乏親和力。在這樣的氛圍中,雖然有溝通和互動,但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很難完成師生間的有效溝通?;蛘?,語文課堂溝通又走向了“為溝通而溝通”的形式主義,與溝通的本質(zhì)背離。比較典型的是程式化。程式化的師生互動是經(jīng)過教師特殊“包裝”過的,或者是在教師一定“控制”下的師生互動。這樣,表面看來是師生在互動,實質(zhì)還是教師的話語霸權(quán)在控制,或者說教師在預設的框架內(nèi)無法解放。
(二)溝通方法“程式化”
一問一答和生生討論的運用成了語文課堂上溝通方式的主角,這種“程式化”溝通方法成了師生溝通中的隱形“殺手”。拿討論法來說,學生為了顯示自己的獨特視角,教師為了尊重多元理解,最后交流的結(jié)果脫離文本,莫衷一是。如此討論活動不僅耗時、低效,拖散了嚴謹?shù)恼n堂結(jié)構(gòu),而且養(yǎng)成了部分同學在熱鬧中偷閑的習慣。由于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不到位,討論的成員之間分工及要求不到位,問題的設計不到位,這樣的討論形同虛設,使有價值的互動內(nèi)容失去意義。
(三)溝通評價標準的缺失
語文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實施,課堂教學任務由“雙基”變?yōu)椤叭齻€維度”,就是要在“雙基”的基礎上使學生具有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tài)度方面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但是,在針對中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的評價中,常常暴露出評價方式的不合理、沒有做到評價的恰如其分。例如教師對自己喜愛的學生的評價一般是積極的、肯定的;對自己不喜愛的學生的評價一般是消極的、否定的,這樣往往會使學生在心理上產(chǎn)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中學語文課堂有效師生溝通的策略
(一)把握語文課堂溝通的實質(zhì)
作為中學語文教師只有把握了課堂教學溝通實質(zhì)和本質(zhì)內(nèi)涵,才能真正知道如何去有效的進行課堂教學溝通。良好的師生教學溝通表現(xiàn)有:
1.使用溝通對象的語言
教師要熟悉自己的對學生所使用的語言,把信息改變成他們各自的語言再傳遞給他們,使溝通不致產(chǎn)生理解上的偏差。
2.信息量要控制得當
學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教師應避免一次溝通對象太多的信息而導致出樓,確需傳遞較多信息時,應建議溝通對象記錄信息要點。
3.信息要明確
在溝通的時候,應當將任務是什么、完成時間、配備什么資源、要達到的效果等明確地告訴學生。在溝通時,不僅要講明其然,還要講明其所以然。
(二)運用多種課堂溝通方法
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實現(xiàn)有效的師生溝通,須采取多種溝通方法。
1.平等
教師在教育學生時不能居高臨下,不能搞特殊化,不能要求學生是一套,對待自己又是一套。一定要俯下身,與學生平等相處,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學生才愿意與我們溝通。
2.榜樣
教師要努力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同時運用周圍人的榜樣力量教育學生。教師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教師不但要求學生做事認真,而且對自己的要求更是嚴格。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良好的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作者單位:河南省駐馬店市五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