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萍,呼格吉樂
(1.湖州師范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浙江湖州 313000;2.湖州師范學院,浙江湖州 313000)
大便檢查可用于了解消化道有無炎癥、出血、寄生蟲感染、惡性腫瘤等情況,并可間接地判斷胃腸、胰腺、肝膽的功能狀況,檢查糞便中有無腸道傳染病致病菌等。尿液檢查是判斷泌尿系疾病及腎臟功能最重要的指標之一,被視為“液體腎活檢”,對腎臟病患者的診斷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監(jiān)測尿量可為早期診斷急性腎損傷及判斷患者預后提供可靠依據(jù)[1]。目前醫(yī)院常用的座便器有蹲式及坐式抽水座便器、痰盂、便盆,但患者使用時無法有效實現(xiàn)大小便分離,難以留取標本及記錄尿量,文獻報道大便標本的送檢率為78.95%[2],而60歲以上老年腎臟病患者大小便標本留取的及時率僅為30%[3]。針對上述問題,2012年8月,本院腎內科開展了以“提高尿量記錄準確性”為主題的品管圈活動,并聯(lián)合湖州師范學院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研制了分離式集尿座便器,有效解決了上述問題,現(xiàn)將分離式座便器的設計和使用體會介紹如下。
1.1 設計 分離式集尿座便器外觀呈底寬、頂小的不規(guī)則圓柱體,具有很好的穩(wěn)定性,底部最大直徑60cm,高70cm,坐圈最大直徑40cm。主要包括基座、集尿容器、隔板三部分?;w積與外形類似普通的抽水馬桶,基座上設置蓋子,基座上部為糞便承載區(qū);底部為傾斜隔板,隔板上橫向設置格柵,能把部分下滑的大便攔住;隔板的前端設有通孔,孔上覆蓋有一次性濾網(wǎng);基座上分體式設置集尿容器,位于通孔下方,通孔與集尿容器相通,集尿容器可卡在基座上或從基座上取出,集尿容器上設置有刻度線和拎環(huán)。見圖1。
1.2 制作 本專利由湖州師范學院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協(xié)助制作,主要原料為硬聚氯乙烯,目前正聯(lián)系廠家,準備批量生產(chǎn)。
1.3 分離式集尿座便器使用方法 分離式集尿座便器可放置于患者床旁或衛(wèi)生間,使用時患者直接坐于座便器上,使用后小便從通孔流入集尿容器,大便則留在隔板上,可方便地留取大小便標本,并正確地觀察尿量、尿色。大便后可將隔板取出,進行傾倒沖洗。需傾倒尿液時,拉住拎環(huán)將集尿容器取出,清洗后再放回。
圖1 分離式集尿座便器結構示意圖
2013年4月至7月,使用分離式集尿座便器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60.1±2.3)歲。經(jīng)使用,小便標本留取及時率48例(96%),大便標本留取及時率48例(96%),記尿量正確率50例(100%)。向50例患者進行使用座便集尿器安全性的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使用集尿座便器的安全性調查結果(n=50)
3.1 使用分離式集尿座便器便于大小便標本留取及尿量記錄 留取尿標本時將集尿容器內的尿液倒取部分即可,保證了標本采樣的正確性;通過使用分離式集尿座便器,不僅可以實現(xiàn)大小便標本分開收集,同時尿液留在容器,24h記錄1次并棄去即可,使記錄尿量省時、省力。
3.2 使用分離式集尿座便器減少患者跌倒風險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本科住院患者中老齡人口>60%,老年人行動不便、視力下降、夜尿增多,夜間下床活動有跌倒的危險,文獻報道住院患者跌倒發(fā)生率為3~13/(1 000床位·d)[4],而跌倒患者中90%發(fā)生在夜間和凌晨,發(fā)生在廁所的病例最多[5]。分離式集尿座便器放于患者床邊,患者不需上廁所,提高了安全性。表1顯示,96.0%患者認為使用集尿座便器安全性高。有患者提出,座便器外圍再加固一圈扶手更安全,但筆者認為因座便器用硬塑料制成,整體重量較輕,若患者按壓一側扶手時會導致座便器傾斜,甚至側翻,故不設扶手更安全。
[1]陳江華.監(jiān)測尿量能否預防急性腎損傷和判斷預后[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13,22(1):43-44.
[2]徐東媚,邱彩嬋.品管圈在提高住院病人大便送檢率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2012,21(17):87-89.
[3]鄭黎.老年腎病患者留取大小便標本依從性及影響因素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8):896-897.
[4]Chen YC,Chien SF,Chen LK.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alls among Chiness hospital inpatients in Taiwan[J].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2008,9(9):670-675.
[5]徐賽珠.老年患者安全護理質量監(jiān)控的方法及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08,7(9):70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