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
摘要:該文結合高職院?!队嬎銠C基礎》課程的實際教學,對該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索和研究,闡述了對《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認識。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4)24-5711-02
Opinion of Basic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LI Kang
(Pingdingshan Industrial College of Technology,Pingdingshan 46700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computer basic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the teaching method of this course has carried on the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form of the basic computer courses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Basic computer;The teaching reform
《計算機基礎》是高職高專的基礎課程,它主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系統(tǒng)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硬件、軟件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尤其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所必須的職業(yè)技能。它本身不僅是一門應用性非常強的課程,而且對于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它也是計算機操作能力的養(yǎng)成,是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基礎,打好基礎對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才能水到渠成。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要實現(xiàn)技能的掌握與提高,因此,它的教學改革非常重要,我結合自己的實踐教學,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
1 課堂教學活躍氣氛、加強互動
我院《計算機基礎》采用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場所安排在機房,機房計算機擺放采取分組方式:每六臺或計算機圍圈擺放,采用班級授課與小組活動相結合的組織形式推進教學,班級授課主要進行理論講解和操作演示,小組活動主要用在課內實踐操作環(huán)節(jié)。要想進一步活躍課堂氣氛,加強師生、生生互動,還要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下功夫。
我院《計算機基礎》教學秉承“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理念,注重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單純的理論學習,并使學生保持興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從理論到應用,再深入到實踐,這樣課堂教學內容就豐富了很多,有目的的學習也能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才能達到活躍課堂氣氛,加強互動的目的。例如,在電子表格中使用公式和函數(shù)這一節(jié)的授課中,我首先給學生介紹Excel其更強大的功能體現(xiàn)在對數(shù)據(jù)的自動處理和計算,做理論講解,然后讓學生自主練習一個案例:求某單位某年某月的實際發(fā)放工資總額。學生們思考后知道求總額時使用求和公式(=SUM),這樣一個自主思考的過程比單純的講范例再練習的效果顯著的多。而后其他函數(shù)的應用我則是直接給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而后逆序推理“解決方案”,最終怎么解決問題呢?大家分組自學討論,十五分鐘以后再發(fā)言講解。學生在講解中提高自信心,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知識和能力的協(xié)調發(fā)展,更時而不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思維創(chuàng)新上提升層次。
2 正確運用多媒體教學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理論與實際操作緊密結,上課地點安排在機房,所以平時上課我多采用多媒體課件這樣的教學方式。課件的內容多為理論知識,并且我主要采用網狀結構圖來安排各個知識點。在課件的引導下,授課部分就能夠“講重點、講思路、講方法”,這不僅使我們的講課思路清晰明了,更能夠為學生撥云見日,變被動為主動,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引導學生了解計算機的作用如圖1所示。
知識內容清晰明了,再將日常的小例子融入其中,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才能恰到好處。
3 引導學生自己摸索有效的學習方法
教師“如何教”與學生“如何學”是兩個同等重要的問題,甚至對于一個學生來說,“如何學”更加重要: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終生受用無窮。近些年來,國內外創(chuàng)造和實施的“八環(huán)節(jié)系統(tǒng)學習法”、“單課四步預習法”、“反饋調節(jié)學習法”、“過度學習法”、以及“自讀教學法”、“自學輔導教學法”等,都是學法研究和改革的優(yōu)秀成果。這些方法不僅使學生較好地掌握教學內容,而且使他們在學習中發(fā)揮主動性。
就《計算機基礎》課程來說,它的知識信息量非常大,各個知識點之間獨立性較強,這樣的學習的難度就增加了不少,但是就每個知識點來說,難度并不是很高,而且有些知識可以進行類比學習,例如Word中有很多的功能可以比對到Excel中來進行學習。引導學生了解常用的學習方法和《計算機基礎》的課程特點,讓學生們結合自身特點適合制定出自己的學習方法,并且在教學過程中輔以必要是提醒和檢查,會有很好的效果。
4 網絡也是學習的得力工具
網絡已然是現(xiàn)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平臺功能強大,資源非常豐富,每到新學期開始,我為學生創(chuàng)建QQ學習群。在群內,老師和學生能夠討論相關的專業(yè)知識,也可以就課堂上沒有理解的知識點提出來,老師或者是其他同學來幫助解決,更可以給老師提出有關教學的建議。不僅是QQ群,還有郵箱,博客等很多平臺都可以為教學服務,這些平臺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可多人參與,通過QQ單獨聊天和郵箱方式交流,也能讓學生們大膽和老師交流。
網絡也是一個資源的寶庫,我也會不時的給學生留一些作業(yè),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查閱資料,擴大知識面。幾個學期使用網絡平臺來輔助教學,我覺得效果還是不錯的。
5 更新考核方式
多數(shù)學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考核結果參考期中+期末+平時成績,這樣的考核方式總是不能避免學生抱佛腳的心態(tài),平時不端正學習態(tài)度,考試之前加班加點,他們也可能成績合格,但是沒有學到真本事。
對于《計算機基礎》課程,我采取的考核方式為“過程式”考核:每學習完一個章節(jié)就對本章節(jié)或本章節(jié)及其之前內容進行考核記錄,不是每次都有一套完整的試卷,可能是幾道小題,可能是大的綜述性題目,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提交答卷,也會有開放性的題目,大家各憑所能提出解決方案。除每次考試之外,在小組之內,大家互評,給學習態(tài)度打分,實行每周一次,采取學號登錄打分系統(tǒng),既有分值還有描述說明,系統(tǒng)會在學生提交分數(shù)之后自動計算成績,還會將學生的打分情況匯總,便于授課教師審查。期末成績就分散到平時的學習當中,這樣的“過程式”考核公平公正,能鞭策激勵學生的日常學習,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6 結束語
對于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既要引導學生扎實打好基礎,牢固掌握知識技術基礎,又要切實貫徹教學改革,實現(xiàn)學生的有機發(fā)展。高等職業(yè)教育的教學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xiàn)的,它需要我們在教學活動注重每個細節(jié),發(fā)揮學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愛學習,培養(yǎng)學生會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現(xiàn)學生的個性,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進行高等職業(yè)教育,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高職畢業(yè)生,才能向社會交出滿意的答卷。
參考文獻:
[1] 樊明智.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計算機教育,2010(4).
[2] 湯佩錚.正確制定具體明確的教育目標是高職教改的基礎[J].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學報,1997(4) .
[3] 尹志軍.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6.
[4] 馬愛華.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分析與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