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蝦斗龍
這是我自創(chuàng)的“胡鬧菜”。上次冰箱只剩下了蝦仁、雞胸、鮮貝時,就胡鬧了一個菜,這回是特意地胡鬧了一回。蝦仁、青豆、龍利魚柳排在一起,龍利魚就是鰨目魚,龍利魚柳就是加工好的鰨目魚肉,我給起個諧音的名字就叫“蝦斗龍”。平時聽老師或者家長訓(xùn)斥孩子打鬧時,就常說這句,別瞎逗攏了,趕快什么什么之類的,這句話我給挪到我這里用了。
蝦仁和青豆自不必說了,龍利魚柳解凍后橫向切條,下開水焯熟,再和蝦仁、青豆一起爆炒,咸鮮口味,放一點(diǎn)兒料酒烹一烹,稍微的放一點(diǎn)鹽即可。顏色也好看,名字也有趣。
2.小黃花
有一種食材,經(jīng)常在超市的冷凍柜里出現(xiàn),那就是“三去魚”。所謂“三去魚”就是去頭、去臟、去鰭的冷凍魚類,都是魚肉,省得拾掇。我比較反感宰魚,刮鱗、掏膛、去鰓,滿手腥氣,而且它還會用死魚眼瞪著你,不喜歡這種感覺。
這次是三去小黃魚,回來解凍就能做了,好歹洗洗,好歹煎煎,切點(diǎn)兒薯?xiàng)l和魚一起熬,爛爛糊糊的就著白米飯一吃,吃完打幾把《使命的召喚》,哎呀,又餓了,再盛一碗飯,不,盛兩碗!
3.香酥小排
取豬肋扇軟骨,切成指條兒,開水?dāng)嗌?,撇去浮沫,加蔥、姜、大料煮熟后,搭出來控水(煮排骨的湯可以留著煮餛飩用,也可以配美極鮮和香菜直接喝),平底鍋小火溫油炸至金黃,佐以五香粉、椒鹽等香辛料食之。
大多數(shù)人都愛吃西排、大肋排,或烤、或燉亦或紅燒,我更吃這有脆骨的軟扇兒,帶勁兒。有的超市單賣這種脆骨排,更多的混著賣。曾經(jīng)有在丹麥朋友跟我說,在他們那這種軟扇兒排骨會整條剪下來降價出售,因?yàn)槿馍贈]人吃。我說他們太外行了,你千萬別告訴他們我會做這種脆排,要不他們拿我當(dāng)稀有人才引進(jìn)了,造成咱們國家人才外流,有失國體啊!
作者簡介
張宸,電臺里說話的“二伯”!廣播主持人里的烹飪愛好者。
“二伯”的由來
聽說天津相聲廣播有一位主持人叫“二伯”廣受聽眾的歡迎,小編納悶,這名字很奇怪,不像是廣播主持人,倒像是個鄰家鄉(xiāng)里的稱呼。那為什么叫“二伯”呢?有人說他聲音聽著顯老,所以叫“二伯”,那顯老不能叫“二大爺”嗎?還沒聽說過廣播員叫“二大爺”的呢!怎么說?。俊案魑宦牨姶蠹液?,我是二大爺!”你是誰的二大爺啊?關(guān)于“二伯”的由來,還是聽他的自白吧。“我解釋過很多次了,是因?yàn)槲以趶V播劇《和平里的笑聲》中飾演‘二伯這一角色而得名。”??!呵呵,原來如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