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偉
【摘要】英語聽力是英語學科中一個必不可少的教學內(nèi)容,在考試中占有重要的分數(shù),也是將來學生在與人交流中必備的能力之一。英語注重的是聽、說、讀、寫、譯,但是聽自始至終在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沒有聽,就不可能有說,而聽的能力是各項能力中最難掌握的,它需要聽者對信息在瞬間反應,并作出判斷。
【關鍵詞】有效途徑 應試指導 技能訓練
長期以來,聽力一直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英語考試中,聽力理解是學生最沒有把握的考題之一,因此,提高英語聽的能力是學好英語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必須高度重視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有效途徑,實施高效的聽力技能訓練以及加強聽力應考技巧指導。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可以采用競賽、游戲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聽的興趣。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聽懂英語有什么樣的好處,從而激發(fā)學生聽的欲望。隨著社會的國際化,和其他國家的交往日益頻繁,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英語資料、書刊、也需要用英語和其他人交流信息,像聽跟國外人士打交道、英語新聞、看英語節(jié)目等。通過這些使學生認識到聽是學好英語的一個重要因素,一開始,就應滿腔熱情、樹立信心,同時,采取靈活多變的聽音形式,如詞匯錄音、對話錄音、單句錄音、故事錄音等,并配以錄像、圖畫、動作等形象的教學手段;把競爭機制引入聽力教學,如男女競賽、小組競賽等,以激發(fā)學生的聽音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聽音積極性,讓每個同學都可以品嘗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從而收到良好的聽音效果。
二、設計好語音教學,打好堅實的基礎
語音是學習英語基礎知識之一。要提高英語聽力水平,必須從語音基本知識抓起。首先突破語音知識關,強化音標學習,打好語音基礎,尤其七年級的英語教師要對學生強化語音練習,英語語音知識主要包括:不完全爆破、意群、連讀、音的同化與失音、句子重音及語調(diào),掌握辨別單詞中的長、短元音、輔音、輔音連綴,辨認句子中的重讀、弱讀、連讀和語調(diào),每天不斷的反復,不斷的讓學生看到,聽到各種音標,長此以往,學生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對語音知識不陌生,能正確理解所聽單詞、詞組和句子的意思;另外,詞匯量的大小和語法知識不牢固也將會直接影響聽力理解效果。
三、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消除學生對聽力材料恐懼感
很多學生對聽力缺少自信心,總是認為英語的聽力很難,從而學生對聽力缺少信心,一說到聽力學生從心里就認為自己什么也不會,感覺很難,就會出現(xiàn)聽力越聽越心慌,這樣就更難進入到聽力的角色中去,最終大腦里一片空白,使得大腦里獲得的信息降至最少,獲得信息的能力降低。有些學生的聽力較好,但是在聽的時候卻掉以輕心,一知半解,在聽到難度較大的聽力內(nèi)容時,由于沒有信心,往往出現(xiàn)焦慮不安的情況。另外學生在期末考試中,聽力測試題是首題,學生還未能很好適應考場環(huán)境,擔心錄音機或音響效果不好而影響成績,又怕適應不了考試的內(nèi)容和速度,從而產(chǎn)生過度緊張的心理,影響聽力;針對這些情況,在平時教學中,應該注意與學生加強情感交流,積極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打破思維定勢,排除心理障礙,激發(fā)他們的自信心;上課時,以一種很和藹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他們的面前,通過眼神、表情、手勢等身體語言給他們信息,消除他們的緊張心理;此外,在選擇聽力材料時,堅持由淺入深、寧易勿難、寧短勿長的原則,讓他們更多地體會成功感,從根本上消除它們的恐懼感,擺脫心理障礙,增強自信心。
四、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注重學生的背誦和積累
學生聽力掌握的情況基本和學生的閱讀情況有關,資料看的多,書讀的多,對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詞匯復現(xiàn)率就越高,常用的短語就會越熟悉,使用要價錢學生的閱讀量,并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這樣就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豐富學生的詞匯量,不同內(nèi)容的閱讀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語感,了解英美文化及篇章結構,弄清它們的思維方式,同時,英語聽力題材多樣,內(nèi)容廣泛,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對知識進行積累,知識積累的最佳方法是大量的閱讀和朗誦,因為閱讀是外語學習中重要的輸入過程,也是積累過程,有了足夠的積累,才能有豐富的詞匯及背景知識;在閱讀時,應該有目的的選擇難易適中的相關讀物,這樣有選擇性的閱讀既能提高英語的分析能力,又能訓練自己的思維,平時盡量做到分類閱讀,使題材和體裁多樣化,避免單一的閱讀;此外,要加強朗讀,即出聲的閱讀,優(yōu)秀的英語學習者通常有朗讀的習慣,對學生而言,課本就是最好的材料,朗讀和閱讀一樣,貴在堅持,不可間斷,我們還要對一些重要句型和情景對話及課文進行背誦,這樣便會逐步解決語音辨別能力低,語流連貫能力弱,不同口音辨析能力差等問題。
五、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同步
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必須做到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同步,在課外實踐中,首先,教師應根據(jù)學生聽力水平的差異,指導、幫助他們制訂一個合理的中、長期學習計劃,計劃應包括:在一定時段內(nèi)要聽哪些聽力材料;如何對各類材料進行時間上的分配;在什么環(huán)境中訓練最佳;安排好哪些材料精聽,哪些材料泛聽,哪些需要做筆記,及時反饋自己所學的效果。在計劃中,教師要注意兩點:一要指導學生合理安排聽力訓練的時間,掌握好精聽和泛聽的時間比例;二要幫助學生選擇材料,可以是帶有測試性的訓練題,也可以是科普、人物、敘事等方面的聽力短文。
總之,作為一名高中的英語教師,我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實自己,要用新的教學理念來給自己充電,要有創(chuàng)新的意識,對聽力教學不斷的積極地思考和實踐,從課堂教學的實際出發(fā),注意聽力教學的教法和學法指導,以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聽英語的興趣,調(diào)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英語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