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露
【摘要】《前奏曲》是柴可夫斯基舞劇作品《胡桃夾子》中的一首樂曲,取自第一幕第一場。文章通過分析普雷特涅夫改編的鋼琴組曲《胡桃夾子》,從創(chuàng)作特征、曲式結構、演奏方式方面并結合舞劇音樂特點對《前奏曲》進行分析,以更好地詮釋舞劇改編作品。
【關鍵詞】鋼琴組曲;《胡桃夾子》;柴可夫斯基;《前奏曲》;舞劇
一、創(chuàng)作背景及特色
舞劇《胡桃夾子》是柴可夫斯基根據(jù)德國作家霍夫曼作品《胡桃夾子與老鼠王》改編而成,該作品音響效果富有夢幻及童話色彩,是西方圣誕節(jié)必演曲目之一。他延續(xù)了浪漫主義時期的創(chuàng)作手法,同時使作品蘊含了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格。俄羅斯著名的鋼琴家、指揮家米哈伊爾·瓦西里耶奇·普雷特涅夫(Mikhail Vasilievich Plernev)從15首音樂小片段中選取7首進行了鋼琴曲改編,改編后的樂曲篇幅結構相對短小,是簡化的交響樂,在保留了柴可夫斯基音樂風格的同時,用鋼琴特有的語言,再現(xiàn)了舞劇故事情節(jié)。該組曲受到眾多鋼琴演奏家的喜愛,并作為音樂會的常用血目。組曲中的7首樂曲由不同民族風格的舞曲構成,篇幅相對短小,通過主題變化、節(jié)拍節(jié)奏、旋律織體等多種創(chuàng)作手法,使鋼琴音樂達到交響化的效果。
前奏曲本是音樂的一種體裁形式,常用于器樂演奏前以一種引子的形式而存在,而《胡桃夾子》中的《前奏曲》是鋼琴組曲中的第一首,是以標題音樂的形式而存在。該樂曲選用舞劇《胡桃夾子》第一幕第一場。此樂曲主要描繪了一個快樂熱鬧的節(jié)日場景,內(nèi)容主要講述平安夜到來時,大人和孩子共同忙碌裝扮,并圍繞圣誕樹跳舞,歡度圣誕的快樂場景。樂曲與舞蹈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有異曲同工之妙,畫面性較強,即便脫離舞蹈,只聽音樂,也能夠感受到歡樂愉悅的氣氛場面。樂曲將孩童天真爛漫的性格描繪得淋漓盡致,主題旋律始終貫穿著熱鬧的場景,音樂中充滿了童趣,節(jié)奏感很強,富有舞蹈性色彩。角色的變化帶來了戲劇性沖突,富有幻想性的旋律給聽眾帶來無盡的遐想,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二.曲式結構
《前奏曲》是一首進行曲風格的樂曲,具有明顯的舞蹈氣質(zhì)。其節(jié)拍為4/4拍,在G大調(diào)上進行,曲式結構為回旋曲式,其結構為:
A—B—A1—C—A2
主部A中的樂句a是柱式和弦及柱式和弦三連音的跳動,為模仿管弦樂中的圓號、小號及單簧管的吹奏出的號角的聲音;樂句b(圖1)的高音部代表弦樂器,其連線以及休止符的恰當運用與低音部八度跳音營造的管樂形成強烈的呼應,構成一問一答對話的形式,構建出一種歡樂的音響效果。
插部B中開始小節(jié)是由主部主題的動機發(fā)展而來,其中左右手分別將高音部的倚音與低音部的8分音符跳音做了顛倒,構成不同的進行曲音響效果,與主部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在23小節(jié)處的柱式和弦三連音,預示著主部主題的再現(xiàn)。
插部C開始材料為新材料(圖2)。在e小調(diào)上進行,采用了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跑動,使音樂變得更加輕巧靈活。主部A的第三次出現(xiàn)與前兩次有所不同,管樂主題和弦不變,加入了小提琴的快速跑動,管弦樂共同進行,使和聲變得更加飽滿,從而將音樂推向了高潮。
三.演奏分析
樂曲的第1小節(jié)是休止符和三連音的結合,為了更好地符合圓號、小號及單簧管發(fā)出的號角聲音,彈奏力度要中強,速度穩(wěn)定。在第5小節(jié),更換了節(jié)奏型,左手的八度跳音代表了深沉的管樂,而右手的休止符和連線代表了活潑的弦樂。兩者之間要形成區(qū)分,就要采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彈奏不同的音色。右手采用非連音的彈奏方式使音色輕巧活潑,左手采用手腕跳音的方式演奏使低沉有力而不渾濁。第8小節(jié)出現(xiàn)的倚音,要清楚地彈出,這個和弦要加強力度,音色上要集中,并給以適當?shù)耐nD。在樂曲到達第19小節(jié)時,節(jié)奏型發(fā)生改變。為了表現(xiàn)音樂的活潑氣質(zhì),采用手指指尖跳音的方式來彈奏倚音,使聲音清脆集中。
插部二調(diào)性的轉變也帶來演奏方式的轉變,左右兩手仍然分別代表了管樂和弦樂,對于16分音符的快速跑動提出要求:時值、力度、音質(zhì)要均勻。演奏時,采用半觸鍵的方式彈奏右手16分音符,左手的半分解和弦彈的輕巧而不渾濁,從而更能表現(xiàn)輕松愉快的節(jié)日氣氛。最后主部三與主部一有所不同。在主題節(jié)奏和旋律不變的情況下,六連音16分音符、16分音符的音程以及3+5連音的快速跑動給樂曲增添不小的難度,也為演奏者帶來更大的挑戰(zhàn)。這一部分的華彩強調(diào)手指的靈活程度及音階的快速跑動,一般采用貼鍵的演奏方式。為了達到練習的效果,一般要單獨花時間進行練習。這首樂曲雖然短小,但技巧性極高,有著較強的藝術感染力。若要完美詮釋該作品,除了一朝一夕的刻苦練習之外,還需結合自身的感性體驗,將內(nèi)心的情感用琴鍵來雕刻,從而達到人琴合一的境界,這對學習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柴可夫斯基將舞劇音樂進行改革,舞劇音樂的鋼琴改編又產(chǎn)生不同的聽覺盛宴。鋼琴本身就是一個交響樂隊,利用鋼琴固有的特性進行左右手的配合,產(chǎn)生音響效果,不但提高了演奏者的演奏水平,也提高了欣賞者的審美水平。鋼琴的改編使我們能更好地理解舞劇音樂,享受舞劇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