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紅 王志建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是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本文通過對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以解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來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和應用性。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對大學生走進社會、了解社會、融入社會,提高其在社會生活中明辨是非、善惡、價值選擇能力,形成具有堅定服務社會的人生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前各高校都十分重視思想政治課理論教學,但其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方面由于定位不準確,對實踐教學的整體性和實踐性把握不夠,影響了思想政治課的實際教學效果。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對實踐教學認識不足,缺乏重視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一直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課堂、輕課外”的偏見認識,導致多數(shù)教師錯誤地認為思政課的教學就是理論知識的傳授。而所謂的實踐教學,由于缺乏認識、缺乏實踐經驗,多數(shù)教師不知如何開展實踐教學,或者錯誤地認為實踐教學只是理論教學的補充,處于無關緊要的地位,可有可無。另外,很多高校雖然都開展了思政課實踐教學,但多數(shù)高校不夠重視,對思政課實踐教學沒有詳細的教學計劃,沒有明確的考核標準和考核目標。因此,導致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有名無實或者應付了事。
1.2 教學實踐基地不足
高校思政課開展實踐教學,就必須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在校外借助實踐平臺進行教學實踐活動,這樣才能將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但很多高校由于對思政課實踐教學認識不足,或者缺乏相應的經費投入,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沒有實踐教學基地可用,導致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要不有名無實、要不流于形式。從而,造成高校由于缺乏完善的教學實踐基地,使思政課實踐教學很難實現(xiàn)。
1.3 教師實踐教學經驗欠缺,實踐教學水平低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水平的高低,不僅取決于高校的重視程度和實踐平臺的投入,而且也取決于思政課教師的實踐教學經驗。目前,很多高校的思政課是由一些非專業(yè)的行政人員兼任,由于缺乏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學習,導致理論知識不扎實甚至匱乏,至于實踐教學經驗更無從談起。而對于專業(yè)的思想課教師,一方面教齡較長的教師在傳統(tǒng)重理論教學的影響下,對實踐教學重視不夠,甚至產生抵觸心理,導致自身實踐教學經驗不足。另一方面,青年教師雖然學歷較高,但由于剛步入教學崗位不久,很多人未參加過實踐教學,甚至很少參加過社會實踐活動,從而造成青年教師缺乏實踐教學意識,缺乏相應的實踐教學經驗和能力??傊咝K颊n教師由于種種原因導致的實踐教學經驗欠缺,嚴重影響到實踐教學水平,進而影響到實踐教學的發(fā)展進程。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課是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理論教學只是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能否將所學知識轉化為有用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實踐教學。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教學,不僅可以樹立其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政治理論水平,而且通過實踐教學,鍛煉了大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3 有效推進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措施
實踐教學是高校思政課教學的一個重中之重環(huán)節(jié),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對此,作為高校思政教師在加強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通過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來豐富自身的實踐經驗,提高自身的實踐教學水平,有效推動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發(fā)展。
3.1 提高思想認識,加大重視程度
一方面,高校要高度重視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實踐模式和教學內容,制定嚴格的思政課實踐教學考核標準,加大對思政課教師的培訓力度和實踐教學基地的投入力度,確保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有序開展。另一方面,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師,更要從觀念上改變思政課教學模式,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是思政課教學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認識到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對此,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始終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相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教學水平,促進思政課教學的不斷發(fā)展。
3.2 提升教師素養(yǎng),壯大師資隊伍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能否發(fā)揮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治課教師的責任心、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因此,高校建立一支強大的思政課實踐教學隊伍,就必須采取多種形式提升教師素養(yǎng),以壯大師資隊伍。首先,高校要嚴格制定和執(zhí)行實踐教學考核標準,從制度上規(guī)范思政課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以良好的師德做一名負責任的教師。其次,高校在加強對思政課教師考核的前提下,也要做好教師的心理思想工作。畢竟思政課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較之理論教學環(huán)節(jié),要求高、風險大、責任重、可操作性低,從而造成思政課教師存在消極畏難心理。對此,高校在嚴格要求的前提下,注意對教師進行思想上的減壓,以確保他們以良好的心態(tài)和精神面貌投入到實踐教學中去。最后,高校要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采取培訓學習、調研考察、技能比賽等多種形式,全面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實踐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臨場應變和觀察能力,培養(yǎng)教師的綜合素質,確保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
3.3 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調動學生參與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點,積極開展多途徑的實踐教學活動,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如:在校內,結合思政課的內容,組織學生開展研討會、辯論賽、情景劇、觀看教學電影資料等實踐教學活動。在校外,組織學生開展參觀、考察、實習、公益活動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活動。這些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思政課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而且,也鍛煉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增強了學生對社會的了解,提高了參與社會的能力,是大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重要實踐途徑。
【參考文獻】
[1]李學勇.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2(1).
[2]陳麗明.對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2).
[3]陳友放.創(chuàng)新思政課實踐性教學模式[J].職教論壇,2010(12).
[4]張麗.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探索,2011(1).
[5]黃煥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界定[J].江南大學學報,2005(6).
[責任編輯:楊玉潔]